我的家乡-------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堰市房县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传说”、 丹江口市 “吕家河民歌”、郧县“郧阳凤凰灯舞”、竹山“牌子锣”(黄州点子)、竹溪“山二黄”、武当山特区“道教医药”和“武当山庙会”等7项,被正式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十堰市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
湖北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按照申报条件和相关标准,经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对全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及省直有关单位申报的187个项目认真评审,初步确定97项为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议名单,并经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讨论通过,于2007年4月1日—4月10日予以公示。
经公示,进一步在各地推荐的511个项目、市州人民政府公布的382项名录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委员会两次评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审议、向社会公示并就少数问题再次请专家复议后报省政府审定,公布省级第一批名录共计98项(不含国务院去年公布的20个国家级名录)。因此,省级第一批名录是坚持标准、严格评审程序、反复审议审查才产生的,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湖北省公布的第一批9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民间文学有14项、民间音乐21项、民间舞蹈15项、传统戏剧15项、曲艺14项、杂技与竞技1项、民间美术6项、传统手工技艺5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6项。其中,民间文学中有房县尹吉甫传说;民间音乐中有竹山牌子锣(黄州点子)、丹江口市吕家河民歌;民间舞蹈中有郧县郧阳凤凰灯舞;传统戏剧中有竹溪山二黄;传统医药中有武当山特区武当山道教医药;民俗中有武当山特区武当山庙会。
十堰市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市文化体育局局长赵国平、副局长王金国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李相斌、赵朝君、王平兢兢业业工作,与各县市区联系组织申报,加班赶制申报材料。
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主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省吴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鄢维新等专家多次深入房县,广泛采访传承人,研究尹吉甫及其传说,先后撰写出多篇研究文章予以发表,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袁正洪和十堰市民俗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陈吉炎 教授,满怀一腔热血,不辞劳苦,趟过泥石流,冒着山体垮方的危险,顶酷暑、冒严寒,多次深入房县山村挖整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的传说,在上面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先后三次敖夜20多天,赶写尹吉甫传说项目申报材料和《电视专题片》。
房县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榔口乡党委、乡政府等有关领导十分重视支持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传说”的挖整。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故里房县榔口乡党委书记、镇长周明国、常务副乡长雷虎等多次陪同专家学者采风“尹吉甫传说”,组织尹吉甫家庙所在的齐心村挖整“尹吉甫传说”资料和保护文物遗迹,并积极支持“尹吉甫传说”项目名录申报。
在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申报中,一批民俗民间文化专家学者凭着对保护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腔热忱,不辞劳苦,无私奉献,为十堰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