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非物质遗产文化----钱六姐的故事
马桥有个钱六姐
咸安区马桥镇,一个叫油榨钱庄的山村,村后两座山名二龙山,合抱后半包钱庄,屋前一条水渠,长年流水,水流犹如象鼻转槽,侧卧笔架山,钱庄就似那龙嘴的珠。这就是湖北女机智人物钱六姐的故乡,《钱六姐的故事》的“发源地”。
笔架是文才的象征,钱庄的笔架山赋予了钱六姐更多神采。
相传,钱六姐出生于明弘治二年(1488年)冬,名梅窗,在兄妹中排行第六,人称钱六姐。
钱六姐是一个出口成诗成对的女子。有道是“无诗不成钱六姐”,钱六姐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五岁便能吟诗,精通诗词歌赋。她蔑视权贵,敢于斗争,吟诗作对是她进行斗争的主要手段。
钱六姐是一个登上了家族宗谱的女子。《钱氏宗谱》里这样描述:“生有奇才,诗词歌赋无不通晓”、“天资聪明,工于诗词歌赋、至今流传不朽”。据说,钱六姐为上族谱还与写谱先生进行了一番较量,写谱先生说:“你知道宗谱为什么写男不写女?因为男儿力大头顶田”。钱六姐说:“那您知道女子为什么要上宗谱?因为女子皇帝也念好” 。写谱先生说:“男子加臼是为舅,高女一辈为舅舅。”钱六姐说:“女字加乃为奶,高男两辈成奶奶。”因此,钱六姐成了《钱氏宗谱》上唯一一个女子。《咸宁县志》上称她为“才媛”,艺文卷中收录了钱梅窗诗两首。
钱六姐是一个通过对诗选婿的女子。明弘治十五年,钱六姐14岁,父母将她许配给进士周家庆,钱六姐欲跳楼相抗,要以才择婿,父无奈,只得依她。弘治十七年,钱六姐与河南光山举人李宗乾对诗,你来我往,足足对了几个时辰,有答有对,一毫不差,引起一阵喝彩。最终,钱六姐没有对赢李宗乾,便嫁给了他。
集群众智慧于一身
面对朱姓知县请写对联,纠缠无法后,钱六姐提笔就作:“朱公不公,公难公。不公者总办公,能公者不办公。要朱公为公,除非朱公不违公。 衙门无门,门内门。有门者总有门,无门者终无门。要衙门有门,除非衙门不设门。”
面对无聊小伙,她拿起棒槌:“叫你调,叫你骂,我叫棒槌来答话。”……
这些风趣诙谐、生动形象的故事让钱六姐的“女阿凡提”形象赫然明朗。
随着年代的更迭,钱六姐的故事更多被赋予了人民的智慧。刘民说:“钱六姐是人民群众共同塑造出来的一个智慧形象。”故事中的钱六姐,源于生活原型,又高于生活原型,是一个艺术化了的形象。
比如,现实中钱六姐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自择丈夫一事,使她成为敢与封建礼教作斗争、敢与封建伦理道德决裂、蔑视传统风俗的化身。
再如,钱六姐挖苦讽刺的对象主要是知府、县太爷以及无能俗气的状元、翰林、进士、才子等,人民群众将此视为挑战权贵的象征。
今天还流传的钱六姐故事,其中加入了许多讲述者的情感和思想,也许情节变了,也许场合变了,但其中必有诗对。比如,《帮人插秧》中,奚落主人待客刻薄:“一碗盐菜堆巴尖,一直鳊鱼分两边,肉块薄得像纸片,稀饭碗内能划船。”就可看到群众语言赋予故事的特殊风格。
《钱六姐的故事》摘录:
《仙女下凡》又名《五岁吟诗 》 钱六姐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整天只会看着人笑。父母以为她是个呆子,叫家人背到村外扔掉。背出门,她见一只鸡在地上寻食,突然开口道:“地上一只鸡,脚踩两‘个’字。”家人见她开口就认得鸡脚印是“个”字,很为吃惊。过桥出村,她见桥上满是鸡犬足迹,又开口说道:“鸡犬桥上过,一路梅花竹叶。”咦!她不但认得字,还会吟诗哩。家人更是吃惊,忙将她背回家去。从此,钱六姐开口说话了,不过她说的不是诗就是对,人们疑她是仙女下凡哩。一次她爹对她说:“你明天早上起来,再吟诗作对,我不把饭你吃,叫你吃你作的诗联的对。”第二天,起床以后,钱六姐把鸡笼一放,把堂屋一扫,一声不响地坐在桌边等吃饭。她爹问:“今晨起来,你做了些什么?”钱六姐答道:“打扫堂前地,放开一笼鸡。分明是说话,又说我吟诗。”
《告状元》 有一次,朝廷新科状元打马游街把张寡妇的独子踩死了。钱六姐不平,代她写状纸到皇上那里告他。新科状元忙派师爷找钱六姐,求她撤回状纸,钱六姐不肯。师爷讥讽道:“公鸡不鸣母鸡鸣。”钱六姐回敬道:“公鸡本是母鸡生。”师爷又道:“公鸡头上重四两!”钱六姐又回敬道:“母鸡奶重育儿孙!”师爷斗不过钱六姐,只好灰溜溜地回去。
史料记载,钱六姐的故事独具特色,源远流长,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不仅在咸宁及周边各县市广为流传,湖北省内的武昌、大冶、黄石、蕲春等地也有传播,钱六姐随夫远嫁河南的光山县还遗留下了部分诗作。
民间文学界知晓钱六姐的故事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3年,咸宁县(今咸安区)群艺馆的刘民(现已退休)在经过7年搜集之后,印制了1000册《钱六姐的故事》向省和国家民间文学机构推介,这是首本关于钱六姐的故事书。随着湖北省及国家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深入发展,钱六姐的故事才被弹去掩盖其上的浮尘,随之被录入《中国传说故事大词典》、《中国机智人物故事大观》、《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汉族机智人物故事选》、《中国机智人物故事丛书》之三《装哑戏知县》等书籍。作为汉族唯一的才媛型机智人物传说故事——钱六姐的故事在整个民间文学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楚地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象征。
[ 本帖最后由 陈娟 于 2009-6-6 18: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