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体形成机制研究
执笔:盛广耀
国内学者多从影响因素和空间集聚-扩散理论分析城市群体的形成演化。
李世超提出城市带由产业带转化而来,但转化过程取决于位置条件的优越程度。
周一星归纳了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五个必要条件:具有两个以上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崔功豪认为,城市带的形成应具备特定的区位、一定的历史演化过程、人口的聚集、产业的转换以及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等。
吴启焰从城市群和大都市带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分析了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从城市群向大都市带的演化机制:(1)经济、技术与人口的聚集是转化的动力;(2)交通走廊的形成是转化的前提;(3)农村人口的充分转化和大量流动是转化的背景;(4)从产业带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转化的实质。
阎小培和顾朝林还探讨了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群空间的影响。
张京祥则从城镇群体角度全面考察了城镇群体空间建构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把群体空间发展作为一个自构与被构相复合作用的过程,从区域与圈域两个层面对空间的演化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徐永健等从政策制度和跨国资本流动角度探讨了我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的基本原理。他认为,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可理解成交易网络扩张,中心城市将周围县(市)纳入其交易空间,共同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
刘荣增从传统因素(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交通网络和社会文化)和现代因素(信息技术、复合快速交通轴、经济全球化和其他新经济因素)探讨了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并在综合分析城镇密集区的发展演化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体制政策机制和聚集与扩散动因机制。此外,还以苏锡常和中原城镇密集区为例,从历史、区位、发展动力源、投资资金来源以及开发区建设等方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研究。
刘静玉、王发曾认为,产业集聚的驱动、产业扩散的驱动、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的驱动、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驱动、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驱动、城市功能集聚与扩散的驱动六个因素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同时他们以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为案例,对其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认为,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城市化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的差异,不但国内外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存在差异,而且每一个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也各具特色。
阎小培、薛东前、储金龙、顾朝林和张敏、官卫华等还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关中、皖江、福厦等城市群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9: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