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真姓不改是神农
新华网·湖北频道 时间: 2009-05-14 15:01:37 来源:湖北日报
8 日下午1时,“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大型采访团离开谷城县,经过8个多小时车程,终于在夜幕中赶到了神农架。采访团中的全部湖南记者和大部分湖北记者都是第一次到神农架。劳顿和激动之余,大家也纷纷感慨: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神农始祖来到这里,该经历了多少艰难啊!
(一)
神农架林区位于我省西北部,相传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林区1970年建制时,是由房县、保康、兴山三县各划出一部分组成的,但神农架这个名字早在明朝时就有了。”9日,年近七旬的神农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人麟见到记者,兴致勃勃谈起神农架的来历。
神农架以野人之谜和原始森林名扬全国,但其与炎帝神农的渊源,了解的人相对较少,甚至有人把神农架误为“神龙架”。陈人麟认为,神农架以神农传说而得名,但这传说有可信之处。首先,考古发现表明,神农架早在1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活动,因此,五六千年前炎帝神农来到这里完全可能;其次,神农氏搭架采药,疗民疾患,到神农架应是最佳选择,这里至今仍保有中药材2000多种,有“天然药园”之称;其三,神农架的老百姓千百年来对炎帝神农尊崇有加,保持着祭奠的习俗。
最为奇妙的是,神农架民间传唱着一部史前史歌《黑暗传》,演绎了宇宙从大气一团到人类社会出现、三皇五帝治世的漫长历程,被誉为“首部汉民族创世史诗”。它对宇宙和人类社会起源的一些解释,虽离奇却正为现代科学所证明。《黑暗传》中对炎帝神农的记载达124行,经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歌手在神农架传唱,把深深的印记刻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以,神农架是神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一点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陈人麟说。
(二)
9日上午,采访团来到炎帝神农文化园,参加林区政府举行的祭拜仪式。据介绍,这个文化园始建于1992年,如今已成为一个集中展示神农始祖功德、突出寻根祭祖主题的文化旅游区,是神农架旅游的核心景区之一。
园区祭坛内的神农塑像高耸在一座半山腰上,据称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神农塑像。它以大地为身躯,从山脚的地坛到安放头像的天坛,共有 234级台阶,象征炎帝神农的九五之尊;细观头像,只见神农双目微闭,似已沉睡,又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一对牛耳宽35米,与头像高相加共56米,象征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祭坛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了炎帝神农的八大功德。祭拜仪式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燃高香,供祭品,献牺牲,诵祭文,跳祭拜舞,许多来园区参观的游客也自发参与进来,与采访团的记者们一起,面朝神农塑像深深地三鞠躬,表达对先祖的无限感激与怀念。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区长钱远坤说,炎帝神农文化是林区最重要的优势资源之一,党委政府对弘扬炎帝神农文化高度重视,这不仅出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林区人民在新时期弘扬神农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他看来,神农倡农耕、植五谷、尝百草等,首先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而削桐为琴、合榭而居等功绩,又充分展示了神农文化注重“和谐”的一面。如今,神农架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努力遵循着先祖的这些精神。
在林区的2天半时间里,记者们考察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潭金丝猴研究基地、太子垭原始森林等景区景点,这里万木葱茏、群山竞秀、天人和谐的景象让众人折服。在大龙潭,记者们欣喜地看到,数十只金丝猴在步游道旁的树林里开心地玩耍,随着工作人员的吆喝,它们还大胆地走过来,与记者和游人亲密接触。据介绍,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一样珍贵,神农架的金丝猴一度濒临灭绝,但如今在人们的保护下重现生机,总数已恢复到 1300多只。
据说,神农搭架采药是受到猴子的启发:他看见几只猴子顺着悬崖间的古藤和树木上下攀爬,灵机一动,马上让臣民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直搭了365层,终于上到山顶,采得草药。如今,神农架人爱开玩笑说,神农老祖看到的肯定是金丝猴。想想也是,对神农架金丝猴的命运,如果先祖有知,应当感到欣慰吧?(记者王兵杨富春 特约记者 金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