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怀群)以“西王母五论”分解宋朝陶谷《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碑文(上)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张怀群)以“西王母五论”分解宋朝陶谷《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碑文(上)

--以甘肃泾川宋朝《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碑文为例

  宋朝《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知制诰陶谷撰文,碑高283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现存泾川回山泾州三碑室。碑文如下:
                  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 (全文845字)
         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知制诰 陶谷
  祭法曰:“法施于人则祀之”。辩方之为法制也,不亦大哉!神有所职,足以垂训者,孰可阙焉。按《尔雅》“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王母事迹其来久矣,名载方册,理非语怪。西周受命之四世,有君曰王满,享国五十载,乘八马,宴瑶池,捧王母之觞,乃歌黄竹;西汉受命之四世,有君曰帝彻,享国亦五十载,期七夕,会甘泉,降王母之驾,遂荐仙桃。周穆之观西极也,濯马潼,饮鹄血,践巨搜之国,乃升弇山,故汲冢有《穆天子传》;汉武之祷灵境也,祀雍畤,幸朝那,立飞廉之馆以望玄圃,故乐章有上之回曲。呜呼!湘灵鼓瑟,虞舜二妃也;黄姑有星,天河织女也。或楚词所传,或巫咸所记,犹能编祀典,配严祠。箫鼓豆笾,豫四时之享,牺牲玉帛,陪百神之祭。岂若王母为九光圣媛,统三清上真,佩分景之玉剑,纳玄琼之凤舄,八琅仙璈以节乐,九色斑鳞而在驭。啸咏则海神鼓舞,指顾则岳灵奔走,辅五帝于金阙,较三官于绛河,位冠上宫,福流下土,则回中有王母之庙,非不经也。年纪寝远,栋宇毁坏,坛欹杏朽,蔽荆棘于荒庭,井废禽亡,噪鸟鸢于古堞。物不终否,崇之在人。太师清河公受赈建牙,三临安定,军功政事,纪在旗常。是邦也,压泾水之上游,控西戎之右坠,土宜菽麦,俗习骑射,抚之有道,则风能偃草,驭之非理,则水亦覆舟,中权失政,不可一日而处,矧三镇乎?!岁戍辰春二月,公介圭入觐,骏奔上都,天子设庭燎以延之,奏肆夏以宠之,临轩绝席以绥怀,大辂繁缨而锡命。礼成三接,诏还旧镇。公既旋所理,来谒灵庙,齐庄有感,盼蠁如答。申命主者,鸠工缮修,薙蔓草于庭除,封值嘉树,易颓檐于廊庑,绨构宏材,丹青尽饰于天姿,黼藻增严于羽帐。云生画栋,如嗟西土之遥,水阅长川,若讶东溟之浅,容卫既肃,精诚在兹。何须玉女投壶,望明星于太华;瑶姬感梦,洒暮雨于阳台。合征幼妇之词,庶尽上真之美。谷也,学非博古,才不逮时,论恩谬冠于词臣,叙事敢逾于实录,久直金銮之殿,视草无功,强窥朱雀之窗,偷桃知愧。谨为颂曰:“昆仑之墟,崦嵫之下,戴胜蓬发,虎豹为伍。是耶,非耶?怪哉!王母丹台命驾,七夕为期。云骈凤辇,剑佩光辉。倩兮盼兮,穆若仙姿。宅玄都兮知彼,降汉宫兮若是。奚灵圣之多端,骇变化之神异。考山经于竹书,故两留于前事。山之巅兮水之湄,奠玉斝兮荐金徽。白云零落归何处,黄竹摧残无一枝。抚弇山之旧石,纪泾水之仙祠。”
             天圣二年春岁乙丑三月十五日
   据《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碑阴记载,宋开宝戊辰(公元968年),王母宫由于年久失修,栋宇毁坏,后周时曾任彰义军(治所在泾州)节度使的北宋检校太师、泾州刺史、清河公张铎复镇泾州时主持重修了王母宫。重修后的王母宫殿堂栉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翰林学士陶谷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碑额“重修回山王母宫颂”。陶谷生于唐末,自小就以文章闻名于世。他历后晋、后汉、后周至北宋,历经四朝,官至刑部尚书、知制诰(相当于中央秘书长)。此碑文是对宋以前的有关西王母历史研究的概括总结。序中从《尔雅》中记载西王母说起,下及周穆王、汉武帝,引用文献除《祭法》、《尔雅》外,尚有《易经》、《楚辞》、《穆天子传》、《上之回》、《山海经》、《竹书纪年》等。内容则涉及周穆王驾八骏,宴瑶池,捧王母之觞,歌黄竹等;汉武帝祷灵境,祀雍畤,幸朝那,东方朔偷桃等。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汉代,古人就已经完成了西王母是人与神兼备的身份认定。《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刊石30年后,与智永、怀素等齐名、被称为“潇湘四僧”,陶谷赞誉“阳冰死而梦英生”的篆书大家僧梦英受邀削去“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旧字,重新书写刊刻上石。又25年后,大书法家、员外郎上官佖到泾州,认为梦英书法伪俗,便磨去僧书,用籀状斯冰玉箸之体重写,命工刊刻。身世显赫的官僚、声名显世的僧侣、名重当世的书法家对王母宫之碑的青睐,充分折射出王母宫在宋代以前厚重的文化传承。“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母宫石窟寺文管所。泾川籍著名文化学者王金生用现代汉语翻译了这篇不朽的记录西王母祖庙的文章,全文如下:
   《祭法》上说:“凡神能给人作典范的就应该得到祭祀”。辨别神的法术是一贯执行的制度,这可是很大的事啊!也就是提醒人们,所有祀之神祗,其德行足以垂法后世。这样看来,祭祀的作用不是很大吗?(所有)神灵的职能不同,都各自分管着足以让子孙万代引为范例的事,哪一个神灵也不能缺少啊,怎么能让她(他)们的祭祀有缺失呢?按《尔雅》记载:觚竹、北户、日下、西王母是中国四周的国家,由此可见王母事迹流传历史十分悠久,王母名字能载入史册,按理说应该不是神话。西周受天命立国,传承四代,有周穆王名叫姬满,践天子位达五十年;他乘着八骏马,宴会于瑶池,饮西王母献上的美酒,唱出了《黄竹歌》。西汉立国传四代,有汉武帝名刘彻,践天子位也有五十年,那年七月初七,在瑶池迎接西王母降临,品尝了蟠桃。周穆王游览直到极西的地方,他曾经在马潼洗浴,饮过鸿鹄的血,一直走到巨搜国的疆界,最后终于登上弇(yǎn)山,所以魏襄王墓中才存在《穆天子传》一书。汉武帝到天下有灵气的地方祈祷时,祭雍畤(关陇一带),拜朝那湫(泾河上游),建飞廉馆,希望访问王母的花园玄圃,所以就产生了《上之回》乐章。啊!湘水之灵在击鼓弹瑟哪,那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呀,名叫黄姑的星辰就是天河岸边的织女呀。(这些神祗)或随屈原《楚辞》流传,或被巫咸《山海经》记叙。这诸多神灵尚能载入祀典,配以庄严的祠宇、悦耳的乐章,接受万民四时的朝拜,享受丰盛的血食及美玉、丝帛等供品。他们这么多的神灵哪个比得上王母?王母为帝女圣媛,统领三十三重天神圣,身佩分剖阴阳的玉剑,足着琼玉做成的凤鞋,品赏着天地间最美的音乐,乘坐着九龙牵引的宝车,啸一声沧海之神起舞迎驾,勒令下五岳神奔走效力。王母在天宫协调五帝各尽职守,在银河考核三官(天官、 地官、水官)各司其职。王母在天堂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位居天官之首位,能给下界(黎庶)降无穷无尽的福祉。那么回中有王母之庙就不是没有史志的无稽之谈了。但此处宫观因年代久远,殿堂毁坏,祭坛不完整,杏林或有枯朽,荆棘丛生庭院,天井废弃,良禽远飞,噪鸟飞降于古墙的豁口。《易经》说:“一切事物,并非自生自灭,事在人为!”太师清河公(清河是地名,公是爵位)张铎深得圣天子恩宠,前后三次开府安定(泾川),民政军事建树良好,勋绩已载史册。泾川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里扼泾水上游,控西戎右臂,土肥水美,宜于五谷生长,民风尚武,平民多习骑射。如果教化得法,就风平浪静,波澜不兴。如果治理无道,顺民也会成为叛逆。如果失控,皇权旁落,就一天安宁也不能够取得,还谈什么管理三镇军政?开宝戊辰(公元968年)春二月,张公带职手执玉圭(笏)入朝觐见皇上,骑着骏马奔往京城,天子(赵匡胤)在金殿张灯接见,并奏古乐表示宠信,在御花园设宴款待以表示君臣无猜。并赐张公华车名马、名爵衣饰。恩宠有加,接待如仪,复传诏命,张公仍回回中,坐镇泾州。张公重新接印后,至回山王母宫敬香;他庄重恭敬的神情感动神灵,王母犹如回应,任何祈求都能得到圆满的答复。于是张公命令庙祝(官),叫他作出规划,组织民力,修缮王母宫庙宇,锄尽杂草,栽植名贵树木,更换建筑物上陈朽部件,换上好料,按原样修复,请高手画师重绘壁画彩饰,用纹饰华美的锡锻制作羽帐,以彰显天仙姿容美妙,以王者的制度、规格构建王母宫神仙雅居。看呐,王母宫山祥云缭绕,飞越过西土之境;大水流过长川,深广远超天汉、沧海。这是王母宫画景、也是王母宫圣境之意蕴。修缮后的(王母宫)庙貌、环境焕然一新,充分体现了张公的诚心。这里钟灵毓秀,从此想见玉女投壶的场景,就不必到华山去看太华明星;欲思瑶姬感梦的情愫,也无须到阳台去寻巫山暮雨。这再现了天上真人之美。应该征集绝妙好辞,才能写出回宫之美。我陶谷学识浅陋,才学不合时宜,学识不能博古通今,才能不足济世济民。凭圣皇隆恩,不自量力的居于众文士之前,作文叙事不敢有背于事实,长年值勤于皇帝左右,没建过什么功勋。伴随圣驾,自愧不如偷食蟠桃的东方朔。这里我只能(不揣浅陋地)为王母宫献上颂,曰:昆仑旧址,崦嵫山下,蓬发戴着玉胜的王母,却与虎豹为伴(这是西戎图腾面具——本书作者注),(故事)十分神奇。王母在朱红色的几案前端坐,与汉皇相约七夕重见,(届时)王母乘着彩云缭绕的凤辇,佩着霞光万丈的宝剑,美艳绝代却更显庄重而不失神仙风范。住在玄都的王母是那般模样,降临汉宫的王母却又是这般颜容。为什么王母的面貌因处地变化而迥然不同,让人们感到王母千变万化的不测神通。我考据《山海经》与《竹书纪年》,把两种历史故事版本都写入颂中(虎齿豹尾、蓬发戴胜,是戎族首领西王母上朝时的面具、章服;美艳绝代是王母的真容,也是后世心中的王母美姿。——本书作者注)。回山之巅,泾水之滨,瑶液琼浆斟满精美的金盅,当日的白云已无影无踪,风折、雨淋的飘零黄竹,也消失的难寻一根(指西王母与周穆当年会见唱和的《白云谣》、《黄竹歌》——本书作者注),我抚摩着弇山的旧石(周穆王写的“西王母之山”石刻——本书作者注),写文赞美万代流传的泾水畔的王母古宫。
天圣二年(公元1025年)岁在乙丑春三月十五日
   几十年里,闲时一知半解阅读陶谷碑文无数遍,自然而然地能够试着把碑文拆开,可以分为人类、神话、道教、民俗、文学艺术五个部分。
   全文845个字,每个部分的字数现在注明。五个部分之意,碑文并非按照顺序分段写来,而是以行文需要分解在全文当中。又因为词语含义多元,我分类的时候难免有一些句子重复出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