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一九七七年以前的泾川县城(3)
安定街
现在来到安定街也叫新建街,当时泾川县城只有中山街和这一条街。西门是1945年才打开的,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出进方便、逃难方便才打开的。西门一走进来,就是现在教育局的地方,当时有供电所,里面校对电表,做一些简单的供电的产品,人是非常牛的。再过来就是私人的一些店铺,小饭馆,中药铺。教育局对面是酱菜厂、食品厂,做的酱菜、大头菜、饼干、点心、月饼、张口饺子太好吃了,张口饺子不是饺子,实际是一种点心和鸡蛋糕混合的糕点,是民国以前泾川县城的有唯一性的品牌点心,陕甘有名。 一直羡慕当这样的工人能吃饱,能吃好,能够偷着吃。再过来就是有名的中药铺子培厚药铺,由此到十字街口,是青瓦戴帽的白墙,里面是百货公司的库房。
过了中街十字路口,新华书店过去是传统的老式店铺,1980年以后这里成立了五金公司,自行车就在这里卖。过去是泾川县广播站,每天的县城、公社街道、大队部、农民家的大喇叭、广播匣子的声音是从这里传出去。过来就是马号,民国时候的民众教育馆,解放以后的泾川县文化馆,前面是一个窄窄的院子,右手边有一排坐西向东房子,是杂志报纸阅览室、儿童阅览室。迎面一排横着的房子挡着你,那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后面有用柏树罩起来的四合院,有两座地基很高的很古气的房子,西为碑房,元朝的巴思八文碑、南石窟寺碑、宋朝的陶谷碑在此,门是常年锁上的。东是会议室。东边是一排很小的房子,50年代所建,房顶是相通的,一个人说话,七八个人能听到,西边一排房是60年代建筑,红瓦。最后面是一个高台,台上一排房子是库房,一直不开门。背后就是电影院。这里真正是马号原址,马号就是古代衙门养马的地方。
文化馆过去是私人的院子,相连白墙以内的泾川县招待所,没有店铺,1976年拆掉一排一排的平房,盖起了临街的那一座楼,那一年就盖起此楼和食品公司楼,泾川县城就有了这两座楼,也就是多层建筑。当时民间传说泾川地基是黄土,不易盖高楼大厦,实际是科技水平的局限,现在盖100层楼都可以。紧接着,是泾川县供销社,他们的门点也销售百货。供销社越过农林路南路,往东是私人的标准店铺,商业局修起了楼,实际是半边楼,1楼是小商店和饭馆,现在是政务中心。1960年代,它的后面是泾川监狱,有一座又高又厚的墙壁的大院子,东北方向开门,大门关的紧紧的自生森严,由于大墙遮挡,看不见里面的监房。监狱过去,东城墙就出现了,这里是泾州城的东南角。农林路南路,相临安定街,是建行的一个小院子。过去,是一片庄稼地,向北走完庄稼地,上一个台子,是县人民医院,有两层楼,施红瓦,可谓洋气。公社一级的小学生如同见到上海南京路的心情来参观,洋楼上面是搞化验的。连接着的是泾川县粮食局,城关仓库,高高大大的仓房。向东就是面粉厂,全县城里人吃的面粉都在这里磨出。这已经到城墙外面啦,再向东就是泾灵路。
安定街东端掉头,南侧是泾川县农业局、泾川县水土保持局、泾川县林业局、泾川县种子公司,都在这两个大院子里。那些干部不声不响,出出进进,看见领导都很害怕的样子难掩。大院子过来就是一大片芦苇,通到了西南公路上。芦苇地的边上是县委大院,全部是平房,大门是缩进去了一块,门楼是一堵高高的白色的墙壁,让青砖和红门镶嵌成了大门的轮廓。进了大门。中轴线上有一座横着的房子,是档案馆,两面可以走进,出现两排坐北朝南的房子,宣传部在东面第一排,组织部在第二排。西面两排是统战部、工会、妇联、团县委。后面又是东西向对称的房子,中间是一个不小的院子。中轴线上,出现工字房,中间是会议室,两边是县委书记和副书记办公室和宿舍。院子里的常青树有特色,清净中很有神秘感,几乎没有人影,干部走到这里都是忐忑不安的。汭丰渠从院子中心穿过。西墙连着泾川县人民委员会后来叫泾川县革命委员会、泾川县人民政府所在。
泾川县人民政府大门是两个柱子的合页连着大门,进去是宽阔的大院子。大会议室在中轴线上,大院东面是坐东向西、西面坐西向东一间一间的干部宿舍。后门出去就是泾川县畜牧兽医站、泾川县人民武装部。
县政府实际上在县城的城墙外面,城墙外面有水渠,农林路贴着水渠,水渠流着常家沟的水。农林路拐向西,进了安定街,是一排私人的住宅,现在的农业所在。接着是县公安局、人民法院。南北向的营门街,清朝也叫差院,也就是现在的寡妇街出现,穿过去是邮电局、财政局、城隍庙,1969年前后,电影院在此,城隍庙门关的紧紧的,前檐挂着很大的银幕,钢琴伴唱《红灯记》在这里放映,人们心情澎湃或者叫激情满怀观看,院子里是一排一排的圆木头,买票以后坐在上面,春节期间那个冷啊,当时的人就是不怕冷。城隍庙西是一排传统店铺,后面盖满了两层楼,或者是有上房、有厢房的一座座院子。街面的店铺外挂着泾川县第一接生站的牌子,是我亲眼见到的。后来,生字下面一横被孩子们用小刀刮去了,或者是自然脱落,长时间城郊和城内的青少年们传曰泾川县第一接牛站。接生站一带在60年代末期成为中街食堂。70年代末,西侧还有冷荤酒家,实际在食堂的山墙处,门向西开,凉肉的品种特多,也有小炒,以品小菜和小酒为主,下午到晚上划拳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泾川县城标准的酒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不是酒吧。食堂和工商连接。
“寡妇街”
清朝时候,这里的水渠有不可替代性,南门上的水、页(横)街子、背街子水,县城里下暴雨以后的水汇集在此,向北流向城墙,城墙有一个小小的洞,把水排出城外,洞叫小水门。后来这里修起了一条小巷,在邮电局的东手,小巷成街,后来叫寡妇街,西面是一条完整的青瓦戴帽白墙,东面私人的住宅很多,门楼保存不少。二层传统木楼也有,印刷厂已经建了起来。接着是一排一排平房,是城建局建设的出租房。没有什么单位,一直连接到西南公路上。
历史时期,这一带叫营门上,是高完家地产,“高完家,有钱家”,府第连肩,出身高贵。高家据传是高闯王的后裔,高闯王就是高迎祥,是李闯王的岳父。完家是完颜阿骨打也就是金兀术的后裔。高完家定居泾川,原因是改朝换代的需要。
寡妇街原叫营门街,80年代这条街上都是服装店、裁缝店、化妆品店、理发店、装饰品店、纪念品店,店主基本上是女性,而且大多数是小寡妇,人漂亮,脑子灵,本事大,民间称为寡妇街,至今很难正名。寡妇街南端东拐,叫学院街,简称学街子。当年这里修过木质的标准的哥特式教堂,在全世界可以有一席之地,外国人做总工程师,他先领着泾川水泉寺村的史姓木匠去美国等地学习,归来开工。1950年代被火烧毁,当时省文物局正要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可为仅有。学院街的西端,叫公社路,两面都是标准的古代留下来的两层楼房、店铺,里面有上房,大多数都是砖房,历史悠久,富人之居。南面,福音堂或基督教会就在这里。紧接着是城关人民公社,院子很大,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过去是佛教寺院、女子学校、书院所在。名气不小的马家滩面积很大,都是私人修的楼房,1960年代城建局盖起了几排住房,一排有十几间,公社书记、局长的家属报上城市户口以后,租赁住宿。北边,都是私人房子,小门楼很多,西端有两层店铺。马家滩、公社路实际是在南城墙外,直到南城门洞为止,和河子沟街垂直。
农林路
已经在城墙外了。
古代,这里没有路,是东校场,军队操练的地方,后来有很宽阔的水渠。1958年开辟了农林路,始建泾川县政府和中共泾川县委大院。农林路西面是还存在的城墙,城墙和寡妇街之间,公安局、法院的北面,有反修广场,1968年前后,城关公社的四类分子被集中起来修建的广场和一座坐北朝南的大舞台,大门朝南开。1980年代改为人民广场,大门向东开,也就是泾川县总工会大门。1968年到2000年左右,这里不断的召开公判大会宣判要枪毙的人,上演过革命样板戏,全县农村宣传队会演、全县全体机关干部工人群众大会、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大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行大会、泾川县物资交流大会西安易俗社秦腔演出、泾川县文明县城命名大会、国庆三十五周年庆祝大会和游行的出发点、外地的马戏团杂技团演出、全县职工学生运动会、几千城市居民学习气功在此。广场的东南角,是一个篮球场大小,四面七八级台阶作为座椅的灯光球场,这是县城里第一个现代化的球场,晚上可以比赛。70年代和80年代相当年份,只要是春夏秋,经常有篮球赛。军队的篮球明星郑海霞来打过篮球。
广场的南小门出去,就是泾川县幼儿园。农林路的东边,是清一色的青瓦戴帽青砖墩子白墙,没有店铺和住宅。农林路北起人民武装部,南至商业局家属楼即原来的监狱。
泾灵路
泾灵路起于党校桥头,连接高峰寺山根。当时是通达灵台县的汽车路,西面是青瓦戴帽青砖墩子白墙,墙内是泾灵路中学和物资公司。东面是泾川县汽车运输公司、农业机械化公司、红专学校、县委党校,都是在一个坑里,此间最早是泾川拖拉机站。开车或步行通过泾灵路,可以到达高峰寺。
两个供水点、两座楼房
最醒目的供水点有两个,农副公司南侧街面、文化馆对面,各有一间小房子,窗子外面有弯曲的两个水管,窗户有一个小口,可以递进去水票,居民们挑着两个铁桶,两个管子里的水流淌进两个水桶,但是水桶的水一直溢不出来,桶满,赶快挑走,下一个人接上。窗户里面有人无声的开关,收水票,大家都不说一句话,也很少有人见到这个人的真面目。几千人口,几百个户,吃水就这样解决。这就是泾川自来水公司的前身。每个机关单位的后院或者有打的一口水井,水质很好,单位食堂和职工饮水由此汲取。城市居民当中还有房产的人家小院子里,有一部分也有自己打的井,相当的居民没有自己的房子,当然没有水井,就只能担水于街道的供水点。
1960年代初,县城里只有一座高层建筑,就是文化会堂,这个高层的概念不是指现在30多层高的楼房,它其实也还是一层,能高出平房的一两倍。紧接着,就是泾川县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坐东向西五六间两层楼,门开在山墙上,木质的楼梯,木质的地板,苏联风格,60年代初建设,施大片的红色机瓦,2000年后拆掉。在整个县城里,这两座高层建筑鹤立鸡群。村社的学生,第一次进城的少数的有一点点文化的人,有兴趣来参观。所谓的高层建筑,其实不过比全城平房高出一层。
当时,全城都是清朝至民国的青砖、青瓦平房,还完整的存在。只是把北门、南门城楼拆掉了。一条中山街,一条新建街,就这两条街道,都是被压的实实的黄土街道,也都是步行街。如果有汽车来往是躲不开的。如果把这座古城保存下来,和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古城是一模一样的。就凭这样一个遗产,加上王母宫,全县人民不费吹灰之力,不用搞这个产业化,那个产业化,也不用搞什么工业化,泾川县就会是全国的富裕县、文化旅游强县,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可以和深圳人的收入相比,在80年代就能实现。但是,这个无价的在1974年至1975年被全部拆掉了,全国都在拆掉,这是拆除的人没有念下书的原因。一切愚昧、愚蠢、无知,根子都是读书太少。当时把这座古城保留下来,另外修一座新城,才叫科学发展。现在不就是如此发展吗?但是在当时,土地如命,为了吃饭,每一寸土地,首先要考虑它能种粮食,耕地怎么能拿来建城市?其实,这个古城仅仅有0.3平方km。1975年拆建扩张以后,成为全国著名的卫生小镇,也只有1.5平方km面积。现在,从何家坪到汭丰镇,整个城北,都已经就地城市化。2010年的时候,城市面积达到6.25平方km,之后,整个城北的4.7平方公里已经实现城市化。县医院2020年以前已经修到了汭丰川里,至2023年县城总面积至少在11平方公里以上。是古城0.3平方km的30多倍。唉!怎么说呢?怎么比呢?真让人脸红。当时就是为了0.3平方km土地,把一座元朝始建的古城拆掉了。
从清朝到2021年,县城的变迁,大小细微,王金生先生能说的清清楚楚。王金生先生这样水平的人是亲眼看见变迁的,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古代到现代蜕变这一段完整的历史。应该用录音机,让他讲述一两个月,能说出一本书的内容,这就是《泾川县城变迁口述历史》,但是他一辈子以默默无闻为乐。
[ 本帖最后由 张怀群 于 2023-2-28 09: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