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 易小松:民歌、民谣与文人创作
2019年10月31日18点30分,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易小松副教授受我院之邀,作了题为“民歌、民谣与文人创作”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民俗学老师孟令法博士主持,侯明喜副院长、研究生教学秘书任志凤老师、社会学系徐珍老师以及本院民俗学硕士研究生一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易老师介绍了民歌民谣自由自在、即兴创作的特点,更亲自为大家举例演唱了多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歌谣,这使我们充分体会到民间歌谣的韵律,了解到民间歌谣创作的生活情感,感受到民间歌谣的朴素艺术特征。易老师既讲述了民间歌谣与文人创作的不同,但也认为民间歌谣和文人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并由此指出文人需要植根于民间艺术,在民间歌谣中注入情感,如屈原、刘禹锡、王洛宾等古今文人通过学习歌谣,才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具体而言,易老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民歌、民谣与文人创作”的关系。
一、歌谣的实意
易老师谈到歌谣起源于劳动,是一种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民歌是一种主观热情的表达,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极具抒情意味;民谣则注重客观描述,只说不唱,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歌谣标志着人类艺术的起步,是最早的文学,有着悠长的历史。从最早的歌谣与舞蹈相关联,到隋唐的繁荣,不断发展至今,广为流传。同时歌谣的种类繁多,如普遍流传于汉地的“花儿”“爬山调”“薅草歌”等,更多的是极富民族特色民歌类型,如土家族“摆手歌”、蒙古族“长调”、苗族“古歌”、侗族“大歌”等。
二、民间歌谣的美学特点
易老师认为,自由自在是民间歌谣最基本的审美特点,代表了人类原始的生命力,表达了人们的爱憎欲求,它虽是野性的,却有着适应民众生活的存续逻辑与法则。易老师强调,民间歌谣是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其将民间精神寄于其中,且与文人创作具有三个不同的特点:1、口语化,是其本质特点。通过口耳相传,充满感情,自然而生;2、生活化,主要表现于日常言行和交际(以歌代言、以歌明事、以歌传信、以歌达情等),既具文化特点又有民俗习性;3、集体性,民间歌谣往往没有作者(匿名),是人民集体创作、共同享用并流传的口传艺术形式。
三、民歌民谣的艺术传统
易老师通过演唱《刘三姐》电影中的部分歌谣,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民歌民谣的艺术传统。具体而言,民歌民谣的艺术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真切朴实的情感。好诗贵在情真,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对于美的理解在于旺盛健康,朴素取胜。
2、情感的比兴原则。通常以物喻情,表达内心所思所想,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树缠藤,藤缠树》《木叶情歌》等。
3、构成音乐美的艺术手法。如创作中的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等修辞手法,而较长的叙事歌,尤其是史诗,通常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口头程式结构。
四、民间歌谣与文人创作的关系
易老师讲到,“原生态”的民间歌谣是第一性民间歌谣;经文人改编(或再创作)的“民间歌谣”为第二性民间歌谣,它在民间的传播就会被相应的固定下来,成为难以再度“回归”口头创编的一种词曲模式。易老师认为文人要把民间歌谣成功改编创作为“流行歌曲”,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文人需要冲破传统束缚,到民间中去,植根于民间艺术。
2、进行民间采风,开展田野作业。民俗学者在进行田野作业时要有科学的态度,在资料收集时要遵循“全面收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适当加工”的原则。有时还要对演唱语境做详细描述,包括演唱人和听众的动作、表情,当时的天气状况、周围气氛等,当然也要关注研究者自己对演唱者和听众的影响。
3、民间歌谣的传播。对民间歌谣要再创作需要文人融入自身的情感。于此,易老师特别举列了刘禹锡和王洛宾的例子予以说明。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孟令法博士对易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谈及当代民俗学对民歌民谣的研究趋于弱化。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民间歌谣的在地化传承不足,而受旅游等外部因素影响,民间歌手所掌握的传统曲库也在逐步缩减,并由此向同学们提出是否需要进行“新新民歌运动”——从“歌谣运动”(1918)到“新民歌运动”(1958)再到“新新民歌运动”(当下)——等问题。
薛凡玥同学们问道,现代传媒是否对民间歌谣的传承和传播有所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歌民谣是否能通过现代传媒互相影响、有所促进?易老师回答道,现代传媒对于民间歌谣肯定是有影响的,它能更好的传播歌谣,且没有彻底影响到民歌民谣的集体性,例如现在很多民歌群就是典型代表,其群成员虽不全是同一文化圈(或同一地方)的人,但在民间歌谣演唱传统相同的地区(哪怕跨省),他们在数字信号的语音传递中,是能很好保持既有民间歌谣演唱传统的。不过,当代人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也需要我们研究者注意。
对此,孟博士补充到,不同地区的语言以及民歌韵律是不同的,音律的变化也会导致意义的变化,所以民间歌谣是带有一定区域性的。因此,当民间歌谣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时,虽能在歌手间的互相采借中增进他们的演唱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民间歌谣在同一舞台相遇时,就能得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民众的接受,毕竟文化语境是有时空差异的,因此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语言(歌词)的“普通话化”实现互通。
最终,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交流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