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外专家研讨文化线路遗产保护

中外专家研讨文化线路遗产保护

中外专家研讨文化线路遗产保护
----东亚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遗址保护新模式

作者:刘修兵  

文化传播网  发布时间:2009-04-14 08:58

   

    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09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4月10日至11日在江苏无锡举行。来自国内外文物保护界的140多位领导及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问题。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出席论坛。

    1994年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线路”概念。2008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6届大会暨科学委员会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城召开,大会通过了具有标志意义的《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资源,构成多种文明荟萃、各种文化融合、各种宗教并存的历史文化长廊。近年来,随着对这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一些重要的文化线路遗产相继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丝绸之路(中国段)、大运河等则进入了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开幕式上,单霁翔分析了我国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现状,阐述了保护文化线路遗产的时代意义,指出文化线路遗产保护有利于整合文化遗产资源,有利于提升文化遗产价值,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发展,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待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各民族大团结。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我国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及“编制保护规划,实施整体保护”“制订专项法规,健全管理机制”“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知识”等课题进行研讨。论坛闭幕时,形成并发布了《关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倡议》呼吁,要提高对文化线路遗产的重视程度,各级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应不断加大对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在经费、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基础研究,鼓励以建立科学研究机构、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召开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开展更大范围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完善文化线路遗产的评估、保护、管理和修缮体系;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文化线路遗产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调查,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和管理规划,探索文化线路遗产整体保护的方法;建立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协调机制,解决保护中的重大问题,控制破坏速度,减少因开发和忽视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采取法律措施、多学科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保护实践,促进不同地域间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又讯 2009东亚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4月11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60余名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古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对策等展开研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研讨会。
由南京博物院和无锡新区共同主办的“2009东亚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共享东亚各国古遗址保护的成果与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古遗址保护尤其是高温高湿地区古遗址保护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并探讨如何建设人文、活力、体验、和谐的遗址保护新模式。

TOP

文化线路遗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

作者:廖翊  

文化传播网 发布时间:2009-04-13 13:37


   
    4月10日至11日,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会聚无锡,在古运河畔首次举行以“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为主旨的论坛,并将论坛共识形成的《关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向国内外发布。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文化线路遗产保护是一个全新概念,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迈向现代化的中国而言,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条朝圣路线拓宽人类遗产关注视野

    1993年,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卡姆波斯特拉朝圣路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无形的历史宗教线路成功申遗,可谓前无先例。在次年于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将“路线作为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线路”的概念。

    自此,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拓展,保护对象由遗产本体扩展到周边环境、视线走廊,遗产的规模由点状发展到线状和面状,遗产类型由静态向动态和活态发展。

    在这一全新概念的启发和激励下,许多隐性文化遗产浮现于世,一系列无形的“文化线路”相继申遗成功,引发世界关注:法国米迪运河、奥地利塞默林铁路、印度大吉岭铁路、阿曼乳香之路、日本的纪伊山脉胜地和朝圣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秘鲁的印加之路……

    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6届大会正式通过了《文化线路宪章》,成为国际文化线路保护的基础性文件。

    丝绸之路、大运河——中国文化遗产丰富性再认识

    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认为,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资源,其中既包括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古代栈道、藏彝走廊、邮驿道路、豫晋朝拜之路等,也包括代表了近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成就,并将影响对我国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京秦铁路、成昆铁路、川藏公路、青藏铁路、红旗渠等。

    这种认定,确立了今后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新视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大型文化线路遗产的整体保护研究的力度:2006年5月,京杭大运河列入了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同年12月,依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审世界遗产的工作程序和规程,国家文物部门完成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工作,将“大运河”列入其中。

    2007年9月,国家文物局确定了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申报推荐项目名单。丝绸之路有望成为我国首个与他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学者丁援认为,线路遗产最重要的特征是“有文化意义和整体文化意象的线路”。自有了大运河的通航,就有了贯穿中国南北及辐射广泛的商路、邮路、文化、艺术等往来及行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长廊,大运河可谓中国文化的“交融之路”、“认同之路”;将于2010年申遗的丝绸之路则以文化线路类型申报,完全抛开了丝绸之路的道路实体,以历史上丝路经过的中国及中亚48个地点为申报主体,“对话之路”是其最大遗产。

    当运河失去故事:线路遗产保护充满挑战

    “文化线路遗产往往首尾相连千百里,形成历史千百年,是一条条见证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长河,是一部部展示中国辉煌文化的百科全书。加强文化遗产线路的保护,有利于文化遗产集群的抢救,有利于整合文化遗产资源。”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强调文化遗产线路保护的时代意义。

    在本次论坛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支持,加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影响,以及因对遗产认知不清导致的人为破坏等,我国文化线路遗产普遍面临生存威胁,相关遗存正不断消失。

    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对线路遗产保护造成冲击。仅就大运河而言,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并开发这条“黄金水道”的经济效益,作为流动的文脉,大运河承载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及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大运河渐成失去故事的河流。

    为此,本次论坛提出了“进行资源调查,开展科学研究”“制定专项法规,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多学科参与的体系”等前瞻而务实的具体措施,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