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连山:悲情的民间文学

陈连山:悲情的民间文学

陈连山:悲情的民间文学



( 《中国图书商报》2001/01/11 )



    2000 年12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邀请十三位学者会聚在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的策源地kk北京大学,共同研讨当前民间文学研究面临的危机,以及走出困境的方法。与会者主要围绕传统民间文学研究的缺陷、未来该学科如何定位、中文系是否需要民间文学研究等问题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的陈连山认为,由于当前民间文学研究面临严重危机,必须认真反思、批判,才能为该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吕微从学术史的角度展开分析。他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间文学研究具有文化批判性,因此胡适、顾颉刚、周作人等都介入到民间文学研究之中。他们的著作建立了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并对整个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放后,民间文学研究适应了国家意识形态,从而发挥影响。随着反传统社会思潮的过去和意识形态的衰落,当代民间文学研究陷入低潮。目前,民间文学基本理论比较陈旧,未能和现代完全接轨,没有产生学术经典,令人对学科前景产生悲观情绪。艺术研究院的刘祯认为,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过去把民间文学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而忽视了文学本身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董晓萍认为:民间文学研究面临的问题正在于它是交叉学科,如果单纯走文学化的道路,民间文学研究不能和传统的文学研究相抗衡。北京大学的陈平原认为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几个方面:在文本和田野的对照阅读方面,不太重视田野调查;在雅文学、俗文学的关系方面,未能兼顾;在“打通古今”方面也有欠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孟繁华批评当前个别研究实际上是“满足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想象”,仅仅是“跟着说”,今后应该是“对着说”。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也批评了某些学者的“汉学家心态”。

    陈平原又论述了民间文学研究面临的巨大转机。他认为,全球化格局会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文化传统,越来越关注那些底层的“乡土意识和民间情怀”,这是中国学者必须面对的。我们需要在全球化中重新自我定位。关注民间文学是关注传统的一种方式。

    中文系是否需要民间文学研究?温儒敏认为:当今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有日益远离文学研究,走向民俗文化研究的趋势。中文系设立民间文学教研室的大学本来就不多,如果民间文学研究完全变成民俗学,那么它在中文系教学体系中如何定位就是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与会学者从民间文学研究在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论证了该学科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陈平原认为:传统文学史只从文本来,根本没有深入现场了解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对民间文学的调查研究将会颠覆我们的文学史想像。刘祯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傅承洲分别以目连戏研究和话本小说起源研究为例,说明:没有民间文学田野作业,就无法解决问题。孟繁华认为:中国文学有三个传统kk史传传统、诗骚传统和民间传统。完整的中国文学研究必须研究民间文学。陈连山和彭牧都认为: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与经典的书面文学共同构成人类文学现象。只有综合研究这两种文学表达方式,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文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