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周星、王霄冰《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民俗主义·本真性·公共民俗学·日常生活》

周星、王霄冰《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民俗主义·本真性·公共民俗学·日常生活》

      
       周星认为,民俗主义的概念及其相关的学术讨论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它很好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无数民俗文化事象的常态。脱离了原先母体、语境和意义、功能的民俗或其碎片,在新的语境中被消费、展示,被重新组合,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由此产生的民俗文化现象,就是民俗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各国现代民俗学的起点,正是对民俗主义现象的常态化的正视与接受。
      
       本书共分为六个单元,依次为民俗主义与德国民俗学、民俗主义在日本、民俗主义在中国、民俗主义与本真性、公共民俗学、追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前三个单元分别介绍了民俗主义在德国、日本、中国民俗学界的情况。囊括了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多位学者的相关见解。后三个单元以民俗主义、本真性、公共民俗学与日常生活为关键词,多位专家学者阐述了自己的心得与理解。

       第一单元“民俗主义和德国民俗学”,由7篇论文组成,简要介绍德国民俗学对民俗主义的界定及相关讨论的经过与成果。其中包括汉斯·莫泽1962年和1964年的两篇论文,它们在德国民俗学界率先集中地指出了民俗主义(Folklorismus)现象的大面积存在及其意义。而赫尔曼·鲍辛格则使莫泽的民俗主义概念得以普及,并促使有关民俗主义的讨论更具学术价值。海尔曼·斯特洛巴赫的论文代表着东德民俗学者对西德相关民俗主义讨论的回应。美国学者古提斯·史密什在其1999年的论文中对民俗主义概念进行检讨。最后,第一单元以中国学者王霄冰的论文作结。

       第二单元“民俗主义在日本”,由10篇论文组成。河野真将德国民俗主义介绍到日本,并进行应用与具体分析。八木康幸的论文也对民俗主义进行了讨论。滨田琢司的论文集中讨论了日本民艺运动与民俗主义的关系。香川雅信的论文提出了“作为民俗主义的乡土玩具”的表述。山田慎也以民俗主义的观点对当代日本都市的丧葬礼仪进行了分析。川森博司讨论了日本民俗学对于观光的认识。西村真志叶的论文则是向中国读者介绍日本民俗学关于民俗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菅丰则代表日本年轻一代民俗学者,尝试为日本民俗学探索新的道路。

       第三单元“民俗主义在中国”,由10篇论文组成,大概可以反映中国民俗学的民俗主义相关研究在当前的实际状况。西村真志叶和岳永逸合作发表的论文是最早明确论述民俗主义问题的中文学术文献。杨利慧的论文对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做了进一步梳理。於芳指出,我们已经处于民俗主义时代。王杰文认为,民俗主义在当下中国仍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王霄冰认为,在当下的社会转型中,中国民俗学者应该介入社会现实进行研究。刘爱华、艾亚玮、周星、胡慧、杨曼等以民俗主义的视角对具体事例进行了审视。最后本单元以周星的研究报告《民俗主义现象在当代中国》作结。

       从第四单元“民俗主义与本真性”第五单元“公共民俗学”,反映了美国民俗学经由对民俗之真伪的超越,学院派和应用派民俗学的和解,逐渐确立了其公共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民俗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对话。

       第六单元,也就是最后一个单元,“追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由6篇论文组成。当下,不同国家的民俗学对生活者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取向之一。岩本通弥非常赞同将日常生活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学。周星对当下过度弥漫的乡愁情绪进行了批评。王杰文基于实证研究,回应了如何研究当代日常生活的问题。户晓辉则重新思考了作为民俗学工具概念的“生活世界”。高丙中认为,当下的中国民俗学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理论转向和方法创新,并将成为现代国家经世济时的基础学科。最后是周星的一篇关于近年东亚民俗学者参与的重要研究的综述文章。

       本书以民俗主义为线索,希望通过民俗主义的研究视角帮助中国民俗学进行反思和内省。对于希望较为全面把握当下世界各国民俗学科研究动向与视角方法的读者来说,本书可以作为了解各国现代民俗学交流对话的指路牌。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iZADwwTa3QruHQ_aCLaLQ

TOP

前沿好书。虽然讨论的话题是十年前的热点,但是学界还真没有普遍地认真对待这几个话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