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毛巧晖,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主要从事民间文学学术史、民俗学研究。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媒介不仅构成了我们的环境,且维持着这种环境的持续存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行业的业态,亦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在民众的生活和意识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微信已成为个人微观叙事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并如电视一样,彻底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此语境下,传统清明节的仪式空间发生了转移与重新建构,有关清明节的叙事表达亦出现新的变迁。微信中对清明节的叙事,与国家话语表达保持了大体的吻合,除了“节气养生”外,像“先烈、传统文化、安保、环保”基本一致,从中又能看到另一层面,即逐渐开始恢复了清明节节日与节气合一、户外活动为主、哀思与欢乐交融的传统。
关键词:微信;清明节;文化空间;民间叙事
网祭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从2003年3月我国第一家网祭网站创建至今已有14年。从2016年开始,随着微信的迅速发展,微信朋友圈兴起了“祭拜类”公众号。微信祭拜主要是通过“创建电子纪念馆,既能永久性的保留逝者生前珍贵的照片、音频、视频等以寄托情感,又能在纪念馆中为亲人故友祭上贡品,只需较少花费,贡品就可一触即达。而每一个纪念馆都有唯一的二维码,人们可以打印并粘贴在墓碑、灵牌、骨灰盒上,以实现天人通灵,让你的哀悼之感和情思,传达至远在天堂的逝者。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微信发送祈福馆到朋友圈,让散居各地的亲朋好友,都能够随时随地为逝者点烛、上香、祈福,一同表达哀悼……”对于清明节的研究,学者已经关注较多,近几年研究视点转向“社会与文化变迁”引起的节俗变化,大家关注到随着城市化进程,清明节俗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变迁与调适,但是尚没有专门阐述媒介变化引起的清明传统节俗之变迁。
一、“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融合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就像鱼并没有意识到水的存在,媒介对于我们亦是如此,“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为人们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姿、信息爆炸的文化空间。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互联网”,最早一篇为杨利、周兴明撰写的《并行计算机互联网与包寻径算法》,刊发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3年第1期,这时的互联网还只是计算机领域的科技名词,到了21世纪,互联网的触角逐渐深入日常生活领域,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它改变了传统行业的业态,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态,后来就引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以及经营、生活理念。
“互联网+”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11月,当时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发言中提到对“互联网+”的理解,他认为“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统摄了工业、金融、商贸、通信、交通、旅游、医疗、教育、政务、农业等,也就是几乎所有行业以及民众的全部生活都已经纳入其中,因此说互联网重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不为过。对此,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进行了详尽阐释:“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近年来,传统文艺和网络直播均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也各自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文艺难在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有序传承发展。网络直播则难在提升节目内涵。如今,传统文艺与网络直播有了新的契合点,网络播布传统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或称为“自媒体”的出现,更是进一步影响或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空间与文化形式。
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撰写的“We Media”研究报告中指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关于技术变迁与社会的关系,技术领域也极为关注。如:科技哲学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已形成专门的“社会建构论(Social Shaping ofTechnology)”,探讨社会对技术的影响和塑造。技术人类学关注不同文化的技术现象,探究技术革新与人类学文化选择的关系。白馥兰则认为:“制作者被制作所形塑,应用者被应用所形塑。”
二、微信对清明节仪式空间的重构
2007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0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其中“清明节放假”一天,至此清明节回到了国人的节假日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清明节习俗发了很大变化,“传统清明祭祖的仪式空间由户外转向室内,参与仪式的主体由个体家庭转为群体,仪式目的从传统的思亲报恩扩大到了具有公益性质的慈善事业”。可见“仪式空间”的改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而到了微信时代,仪式空间亦发生了相应变迁与重构。
此外,网上祭奠的方式也逐渐得到更多市民的认同。作为倡导文明祭扫的先行城市,今年深圳市殡葬管理所在微信上开通了“深圳微祭奠”互联网祭奠平台(微信公众号),将墓园、树葬、海葬等实景网络化,让扫墓的市民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微信上为逝者创建纪念馆,通过献花、送礼品、留言、点音乐、转发朋友圈等形式,寄托对已故亲友的哀思。据了解,该微信公众号近期刚刚推出,就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使用。
《南方都市报》这一报道,目的在于推广“绿色祭典”,这是“网祭”的一个重要标签。网祭的优点在各媒体逐步推出,如:网上扫墓可以避免烧纸钱等带来的火灾隐患;网上扫墓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让常年在外地的人避免来回路上的劳顿;也可以减少高速公路的拥堵;网上扫墓不但环保、低碳,而且更富个性化、艺术化,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些优越性紧密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的流动性增强,生活空间日新月异,传统农业社会的稳固性发生极大变化。清明节产生于农业社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其信仰仪式及节日风俗经过自我调适在变迁中得以传承。而微信祭拜恰恰弥补了“流动性”,突破了“时空限制”,尤其是空间上的突破。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说:“时间和空间是社会生活‘环境’(environment)。这一观点在某些方面帮助加强了学科的划分。因而时间可能受到历史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空间可能受到地理学家们的关注,而社会科学的其他部分则极大地忽略了这些方面。我认为时间和空间对于社会科学是极为基本的问题。”随着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是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空间转向,仪式研究中的“空间”面向成为一个重要维度,正如朱狄所说:“神圣空间并非完全靠神庙的围墙建立起来的,它还需要祭礼仪式去加以充实。”而当互联网、微信等自媒体开始普及以后,这种“物理”空间更是进一步被突破,正如微信祭拜一样,在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成为了“仪式”的存在场域,亨利·列斐伏尔曾经指出:“空间从根本上是一种与人的创造性相关的主观空间,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构想的又是想象的‘生活空间’。”微信祭拜恰是在网络“构想与虚拟”的“空间”中,通过“祭奠仪式”构建了“仪式空间”。
传统清明节节俗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祭祀祖先、亡人;饮食习俗和娱乐互动;农事祈丰,祭神;折柳等习俗。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俗活动单一化、简单化、均质化。当下节俗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祭奠先人,抒发哀思”,祭祖扫墓成为清明节俗的主体,且它有显著的仪式感。微信通过虚拟祭奠,重构了传统的祭祖扫墓之“仪式空间”。传统社会“祭祖”“祭亡”“扫墓”都有特定的仪式空间,一般而言,这一空间主要包含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传统乡村社会清明祭祀祖先、亡人,都是在清明前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个体家庭与家族要在特定的日期祭拜,祭拜者都会到坟墓或者祠堂。从仪式空间而言,坟墓或祠堂就是祖灵、神灵居住的区域即精神空间,但是随着城市化变迁,这一空间渐趋被取代,如香港就转换为“道观祖堂”,很多城市的祭祀空间则变为公墓等,微信祭拜则转换为“电子纪念馆”“祈福馆”。传统乡村社会,清明节为了祭祀,要制作大量供品,如晋南一带,要制作大量的花馍、纸钱、元宝等,供品的制作空间主要是自己家、客厅、院落等日常活动区域,这些承载供品生产的物质空间,到了微信祭典仪式中,已经基本消失。
清明节传统祭奠仪式中,供品制作、购置以及展示,都是以人、家庭、家族、邻里为单位建构起来的。詹姆斯·凯瑞曾指出,仪式传播“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村落、社区恰是传统清明祭祖仪式的社会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空间在压缩或迁移,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传统村落的家族、邻里关系渐趋淡化,他们构成的社会空间也逐渐消解。微信祭奠中,这一空间在网络上重新构拟起来,朋友圈将散居各地的亲朋好友重新勾连,共同在微信圈随时随地祈福上香,甚至赠送花篮、水果等,各种供品在鼠标点击的瞬间一触即达,这就重新将传统仪式中的“社会空间”建构了起来。也就是说,在微信祭奠仪式中,传统的物质空间消失了,但是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同构并存,在这一空间中,祭奠仪式得以传承与表达。
三、清明节民间叙事的微信表达
在微信时代,清明节俗的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民间叙事表达的重构。传统清明节习俗有各种起源传说,在2008年清明节进入国家假日系统之前,这些起源传说更多以“民间叙事”自在存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时间。当然,从唐代到当下,清明节俗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在民国时期就曾以“植树节”“民族扫墓节”“音乐节”等形式出现。只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介子推传说几乎成为清明节节俗“标准化”的口传叙事。随着清明节进入公众假期系统,有关清明节的叙事,从新闻媒体开始发生了转变,以《新闻联播》为例,从话语上而言,主题主要有缅怀革命先烈、节日安保、群众祭典活动、节日风俗、节日服务信息,通过这些话语,一是宣传传统节日文化;二是通过对先烈、英雄的集体悼念塑造民族精神;三是为“假期经济”提供一定服务,当然这也进一步拓展了清明节俗的“活动习俗或延展范围”。
微信时代,国家话语或公共话语会迅速转化到民间(或民众)叙事文本之中。在过去,媒体传播较慢,民间接受公共话语相对滞后,在滞后的这段时期,文化的选择性就较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礼失求助于野”,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民间文艺是对传统的存续,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民间文艺与主流话语实现了同步。微信中的“清明节”叙事与主流话语系统或者说“国家话语”保持同时同步。在微信中,清明节的叙事表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养生介入清明习俗叙事中。“节令养生之清明”“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均将“清明”视为节气的转换,同时又将清明节令食品加以推广。一般的叙事模式为:
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也是养生保健十分重要的节气之一。那么清明节如何养生?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养生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朋友圈会出现大量相关养生帖,衣食住行均有涉及。从饮食到出行,各地叙事在朋友圈交替出现。尤其是各地清明节令食品起源传说,可以说是遍布朋友圈,一般而言,不同地域会转送传播自己地域的清明食品及其起源传说,这就使得清明饮食叙事多元化起来。
二是传统文化的推广。据纯真网推出的一篇《清明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素材》分析,主要涉及清明诗词、清明节的佛教意义、清明节中的寒食节俗等。《光明日报》利用H5技术推出《清明炫融特刊·大美华夏礼仪》,此文主要介绍传统射艺、服饰、音乐知识,“截至4月6日下午1点,该媒体产品在微信朋友圈的阅读量已经突破21.1万次”;微口网、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也相继推出《老祖宗原来是这样过清明的,学着点!》《“小新”版〈清明节日手册〉良心出品》等,追溯“清明弄柳”“踏青”等习俗及其源起,这就使得清明节俗起源叙事渐趋打破仅仅关注“寒食”“扫墓”等习俗源起叙事的“‘归一性’特点”。
三是英雄先烈的事迹叙述,追思先烈的伟大贡献。在当下微信叙事中,普及范围增强,将过去局限于学校或课堂的知识进一步普及,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先烈的范围,从解放战争的英雄,到抗日英雄,再进一步到了扬中华民族威名的“远征军”等。这一文化叙事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四是对“文明”“安全”“防zap”等“当下”叙事的关注。2016年3月30日,在“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关于“清明”,你必须知道的事儿》,这篇帖子涉及了清明的时间、文明祭扫、公共治安、旅行、防zap等,尤其是旅行中“高速公路安全事故”以及“zap”在微信圈广泛传播,转发率极高。
清明节这几日也是“春光无限好,旅游踏青忙”。踏青出游的人日渐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可能随之增加。要提醒大家:清明出行莫忘安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8日发布预警,清明假期请广大群众注意出行安全,自驾车请勿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员载客,乘车出行时应选乘合法营运客车。
踏青习俗在当下社会逐渐转为旅游,但是“旅游”的活动半径大大超越传统“踏青”习俗,再加上当下社会交通方式的改变,“交通安全”成为附着于“踏青”习俗的新叙事。zap则更是因为当下社会环境以及媒介改变而生发,如:
几天前,南京市民李先生收到了一条信息,内容是邀请他参加王某的葬礼,而巧合的是,李先生恰好是有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王某。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民警介绍,李先生因为清明节期间不在南京,没有办法去参加告别仪式,就说转个份子钱表示慰问。很快,对方提供了一个账号,李先生转了2000元过去。随后,李先生向另一位朋友提到王某的事情,可这位朋友说,刚看到王某在更新朋友圈。这时,李先生才意识到被骗了,于是立即报警求助。
类似zap帖子在清明节的朋友圈,成为了“另类”叙事,但这也是利用了清明节快到了,中国人传统的追思哀悼以及“逝者为大”的文化心理。这些本与清明节俗无关的叙事,在微信中,成为了清明节俗的附带叙事。民众在清明节俗变迁中,进行自我文化调适(adaption),正像杨·范西纳(Jan Vansina)所说“大量的神话都完全是对现存的世界与社会做出解释”,民众的清明节叙事虽然不是神话,但它也是要适应当下,将日常生活转入清明叙事;同时,它也基本与国家话语契合。
小 结
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微信已成为个人微观叙事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不仅清明节的传统仪式空间发生了转移与重新建构,而且微信中对清明节的叙事,已经成为个人微观叙事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并如电视一样,已经“彻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正如罗杰·西尔弗斯通在《电视与日常生活》对电视的分析,电视已经进入日常生活而获得日常性,微信中的民间叙事与国家话语表达基本一致,除了“节气养生”外,像“先烈、传统文化、安保、环保”等主题基本一致,从中又能看到另一层面,即逐渐开始恢复了清明节节日与节气合一,户外活动为主,哀思与欢乐交融的传统。
文章来源:《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Who4BopVbxV_fuMjppq6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