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英】瑞爱德著、江绍原译:《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

【英】瑞爱德著、江绍原译:《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

[英]瑞爱德著
[民]江绍原译
出版日期:1923年
出版单位:上海中华书局



软件下载: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viewthread.php?tid=3995&extra=page%3D1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江绍原,(1898-1983)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和比较宗教学家,安徽旌德人,1898年农历正月二十日生于北京。他聪颖好学,博闻强记。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预科,不久即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求学,后因病回国。191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作旁听生。1920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比较宗教学,1922年在该校毕业后又在意林诺大学研究院哲学专业学习一年。1923年会国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当时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容肇祖先生曾听过他的哲学课。1927年应鲁迅之邀去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院英吉利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兼任国文系课程。1927年“4·12”大屠杀后离穗去杭州,靠卖文度日。以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北平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上海中法孔德研究所、河南大学、西北大学等处任教、编纂或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山西大学英语系教授、中国科学出版社编审、商务印书馆编审等。1979年被聘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1983年被聘为中国民俗学会顾问。

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


朱自清


谣俗与谣俗学都是英国字 Folklore 的译名。这个字普通翻作民俗学,江 绍原先生说是“从日译”。他说“日本人所谓民俗,虽有时是民间——俗间 的意思,移植到中国来,却颇有被误解为民间风俗之危险”;(三○六面) 所以他始则提议改为谣俗学(谣俗二字连用),江先生据刘向《上山海经》 表及王充《论衡·四讳》篇(见十五面),再则提仪改为民学。《说文》云, “民,瞑也,盲也,盖皆愚昧无知之义”,吴稚晖所谓“昏百姓”便是。“民 学之民,正取此义”。(三二四面)“民学者,研究文化虽已升至较高的平 面然不是普及于一切分子之社会,其中民阶级之生活状况法则及其物质的经 济的基础,观念形态情感表现??,及此等事实之来源,变迁和影响者也。”
(十八面、二七六面)这条略说是编者的主要意见。 本书以英国谣俗学会会长瑞爱德(A·R·Wright)所著《现代英吉利谣俗》的译本为主文,加上八个附录,附录只比主文少五十面光景。译者序里 说:“主文各章为一种富于趣味的谈料和研究英吉利民族现状之一助外,当 能引起国人对于我们自己前后左右的活谣俗发生??兴趣,于是相帮把它们 记下录来以供国内外学人研究;后面的附录??则在系统的谣俗学通论出与 国人相见之先,必值得留心此学的全般面目及其由来和现状者拿起一读也。” 说得非常明白。主文分九章。附录一,英国谣俗学的新领土,即瑞爱德就职 演说。附录二,谣俗学的由来和分部,译十三版大英百科全书。附录三,晚 近谣俗学研究的趋势,译十四版大英百科全书。附录四,各辞典中的谣俗学 论。附录五,书目拾遗。附录六,谣俗学诸次国际大会。附录七,关于 Folklove,VolksKunde 和民学的讨论。附录八,关于民间文学的改造和“幸 福连索”等等。这些附录,实在比主文重要得多。
中国谈谣俗学(从前称民俗学)也有十五六年了,却还没有正正经经的关于谣俗学(不是谣俗)的介绍与讨论,不要说“系统的谣俗学通论”了。 江先生说,“对于西洋各国民俗学的范围和旨趣做较广的考察和试探确定中 国学人应采取的民学新界说和应担任的新任务”,是始于本书所收的各附录。(三三九面)

这是公道话,上文说附录重要,便是为此。所谓民学应担任的新任务,江先生在序里指出五种,他说至少也该有人做这五种工作。前四种 是初步,包括搜集与介绍种种资料;末一种是“分析和考定层次的工作”, 是“科学工作”,民学之能成为学,便靠这个。附录四里有编者的按语,将 前四个附录里的教训分条举出讨论,最为有用。附录七也多编者自己的意见。 江先生所定民学的界说,范围较 Folklore 原义为宽。Folklore 本义为 “民众旧传”(三面),一八四六年间 W·J·T-homs 所创。“用以包举文明 国中未受文化陶养的诸阶级之成说成规,风俗和迷信(二二四面)以及野蛮 人的风俗和信念,但除外民间各种美术和技艺的研究。”(一九二面)后来 大陆上研究这种学问的人觉得僵死的信念、成规等遗留物之外,还有活的近 代的谣俗。再则民众的信念,心灵精神等等之外,还有他们的生活的实际状 况,就是他们的物质生活,不应存而不论。——据编者的意思,离开后者, 就不能了解前者。所以民众美术与民众技艺等正该包括到谣俗学里去。英国 渐渐也接受这种影响。这样谣俗学的范围便广了。但包括野蛮人的风俗、信 念一层,还有不同的意见。英国谣俗学前辈 G·L·Comme 说这种材料只可供 比较之用,不应包入谣俗学内,这原该归入类学的。(二四八面)编者也说,民学的“民”既只指“民阶级”,“这阶级在野蛮社会中尚未完全形成,则 我们大可以说有些野蛮民族是几乎没有 Folklore 供人研究。”(二五九面) 这一点编者的意见比 Comme 更进一步。相信与中国一般人关于谣俗学的见解 相左,其他是对的,他不反对野蛮社会的资料作参考,但“民学的焦点,民 学的始点和终点,既不是文化的胚胎,也不是文化的花果,而是民阶级所能 有的文化或非文化——民阶级自身。”(二六八面)

关于“现代英吉利谣俗”,编者说英国谣俗学已决计扩充而新添了“艺 术”与“活谣俗”两种货物,本书便是第二种新货的头一批货样。(二○四面)编者颇重视现代谣俗研究,他说这种研究“能促进将文化普及于群众中 之必要感,以及帮助普及文化者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