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4月15日
专家学者在“五四的精神遗产”座谈会上提出
五四运动研究仍然大有可为
--------------------------------------------------------------------------------
本报讯 90年来,关于五四运动及其相关的“新文化运动”乃至那一特定时期历史的学术研究,都已取得极为丰硕的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历史过程就把握得清楚了,实际上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壁垒。”在“五四的精神遗产”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认为,五四研究的一些成果是低层次重复的,回忆录也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
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和《历史研究》杂志主办,郭沫若纪念馆协办的“五四的精神遗产”座谈会在北京郭沫若纪念馆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弘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与会专家学者就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研讨。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庞卓恒认为,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中最重要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继承“五四的精神遗产”就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坚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对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也正是这份精神遗产的当代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李长莉提出,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文化重建,即建立新文化,以此来取代以往的与旧的社会制度、旧的社会结构、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对比现在另一轮社会转型以及文化重建,虽然处在不同的阶段上,但是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们是有相似性的。”面对90年来丰富的五四研究成果,今后的五四研究仍然大有可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黄兴涛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以‘概念史’的方法来整体研究五四时期的历史,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福春说,从新文学研究唯一或是主要的载体——书刊报来说,90年,已经临近阅读的极限,很多书刊报早就已经无法翻阅。他呼吁,为了新文学史料研究工作,“救救正在消失的文献”。
据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年来共发表20余篇关于五四运动的研究论文。2008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份全国性的综合性理论、学术大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近日将推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专刊。《历史研究》也将刊载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系列笔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