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当代中国学术史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启动编纂《当代中国学术史》丛书(共32卷)为建国60周年献礼
施宗伟 摄
今天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我校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当代中国学术史研讨会在校行政中心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孟昭宇,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周叔莲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赵剑英主持开幕式,校党委书记梅新林致欢迎词。
武寅强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形成和发展的6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其他学术机构共同创设“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给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建立一个充分交流、研讨的平台,激发和凝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思想智慧,倡导多学科、多角度综合性的研究,创新研究手段与方法,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与实力,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总结新中国60年来的学术发展史,在全国率先提出编撰和出版《当代中国学术史》大型从书,是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责无旁贷的任务。武寅希望“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能长期坚持办下去,希望借助本届论坛的研讨,进一步理清丛书的编撰思路,提高丛书整体质量,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发挥应有的作用。
徐辉指出,浙江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省份,但在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包括社会科学的发展显露出诸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而我省能对此加以研究和应对的高水平学术机构和高校还比较少,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水平与历史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相称。徐辉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浙江省社会科学的发展表示感谢;认为本次高规格、高层次论坛和研讨会的举办,是浙江省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在内的省属高校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的良好契机;认为60年是编撰学术史的一个恰当的时机,相信通过深入研讨并最终编撰出版的《当代中国学术史》丛书,能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徐辉希望与会专家对我省社会科学研究多提宝贵意见,进一步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杨义认为本次论坛和研讨会在出过王国维、蔡元培、鲁迅、茅盾、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等近现代名家的浙江举行,汇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在建国60周年的时候回顾和反思60年来中国学术的成就、学术思想、学术体制和我们学术上的经验、教训,适逢其地、其人、其时。杨义指出,60年的过程为我们积累了足够让我们去考察和反思的文化成果、经验教训、智慧形态,60年的结果让我们能够站在较高的思想学术高度上,从学术的本质、深层肌理梳理文化精神的谱系和脉络。杨义强调,通过丛书的编撰,我们要为自己走的道路、付出的代价、取得的成绩作出中国式的解释,更好地与世界进行平等深度的文化学术对话,展现现代大国的学术信心和风度。
孟昭宇指出,编撰《当代中国学术史》丛书的宗旨,就是要把60年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孟昭宇希望参与编撰的专家学者要以敏锐的眼光,最广泛地占有资料,对学术史展开客观公正的评价,共同完成系统梳理60年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思想界成果的历史使命。孟昭宇简要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0年的历史和“传播学术经典 关注大众阅读”的宗旨。最后,孟昭宇还劝勉我校学子,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就业和成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邵清认为本届论坛和研讨会展开跨学科对话和交流,对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观念和方法的形成,参与国际学术对话,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邵清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直以来对浙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邵清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参与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希望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在内的更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或搭建更多这样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作贡献。
赵剑英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全球性、综合性问题丛生,跨学科研究是这个时代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迫切要求。赵剑英强调,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立足中国问题,放眼全球变化,捕捉问题,聚焦主题,展开和促进学科间观念和方法的深入交流、对话和论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建构起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反映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形态。赵剑英希望,在各界领导的鼓励支持和广大学者的参与下,一定要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坚持办下去,并办好。
梅新林代表学校对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梅新林说,各位专家齐聚我校,共同总结建国60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学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对繁荣发展社会科学、加快推进学术史研究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梅新林希望,我校相关教师珍惜机会,虚心请教,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能力;各位专家对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继续关心和支持我校发展。梅新林还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和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概况。
本届论坛和研讨会旨在回顾、梳理、总结建国60年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思想发展轨迹,重大学术观点的提出及影响,重要学术流派的形成与演变,重要学术著作与文献的撰著与出版,重要学术代表人物的涌现与成长历程等,并以立项出版《当代中国学术史》大型丛书的方式,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方面的研究空白。
此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决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编纂的《当代中国学术史》丛书,主要涉及古代史、甲骨学、美学、经济学、管理学等30余个二级学科的选题,内容侧重梳理、总结、评判新中国成立60年(左右)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二级学科学术思想(思潮)的起源、形成、发展与影响的历史概貌,计划分32卷编纂,以期成为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去年推出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丛书》(共14卷)之后的重大学术成果,为相关学术领域提供重要的史料文献或教辅教材,为建国60周年献礼。我校党委书记梅新林教授、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辉教授分别主持丛书中《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两卷的编纂。
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与会者围绕“回顾与总结当代中国社会科学60年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教训”和“讨论《当代中国学术史》大型丛书的编纂方案”这两个会议议题,采取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大会发言等多种形式,展开了深入研讨。
出席论坛和研讨会的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十余家研究所,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月刊》、《文史哲》、《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界》杂志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部等学术出版机构和媒体的40多位专家、学者。我校500多名相关学科师生旁听了论坛和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