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郭于华 博士毕业。博士论文的重心放对民间丧葬仪式的研究上,就是民间如何办丧事,怎么埋人的问题。她的导师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她要选择这个主题。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正处于文化热的阶段,丧葬无疑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郭于华觉得一个民族对于生死的观念和理解,实际上是这个民族性格当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如何用仪式来体现对于生死的看法就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里有信仰的存在。
研究民间丧葬仪式问题必然要往田野跑,往农村跑,在农村调查有关葬礼的种种信息。在这一过程中,郭于华对乡村社会了解的越来越多,逐渐地对农村问题产生了强烈兴趣。得知社科院的社会学研究所正在招人,于是就选择到社科院工作,继续进行有关方面的研究。
待到去社科院的第一天,郭于华就遇到了社会学所的所长陆学艺。老陆当即邀请她跟着自己出差,前往东北做粮食增收与农民利益状况的调查研究,因为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增产不增收。
打这开始,郭于华和农村的联系就没有间断过,因为她一直都在这一领域进行着相关研究,一面想维护农民的利益,一面力图解决乡土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
到了92年前后,中国的学界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一些学者选择出走,下海经商,也有不少人都实现了财富上的成功。留在学术圈的人虽然清贫,但学术气氛还算热烈。同一时期,中国的农民工流动问题成为凸显的社会现实。如果将转型的视野扩大,城市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等就应运而生了。譬如,东北失业下岗工人的处境;业主维权与社区自治等问题,都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
这些问题无一不在表明,中国正在经历剧烈的社会转型,而社会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能给国家转型提供有益的建议,寻找一条合适的转型方向,这也是郭于华一直以来的期冀和诉求。
在寻找国家转型出路的同时,郭于华 并没有将底层遗忘,相反,她早就发现中国的社会史研究中其实缺少了最普通的人,那些植根于乡土中国的村民村妇,所以必须要倾听底层的声音。自下而上的研究才能拨开社会学问题的迷雾。
郭于华和其他学者选择了四个村子进行口述历史的研究,她主要负责的陕北骥村,研究时间从97年一直持续到2013年。这个研究过程好似抢救性挖掘文物,从年纪最大的村民开始,从土改的历史讲起,进行口述历史的记录。随着老人的故去,历史的记忆也如黄花萎地,不知所终。谁能说,郭于华用学者的独特眼光记述了一段复杂的历史,是无意义的呢?这些都是她发自内心的学术关怀。
在研究过程中,郭于华发现,村民也好、失业工人也好、农民工也好,他们都成为了所谓的社会底层,他们遭受了太多苦难,甚至有人被剥夺殆尽。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了他们的困境?怎样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这是一个社会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一个涉及正义的问题。如果,不用口述历史或某种研究方式关注他们,这个问题将永远没有答案。
诚然,郭于华在研究历程中遇到了个人难以逾越的困境。在书籍出版上,她的口述历史专著《倾听底层》长期受阻,一直被遮蔽的历史不容掀开大布。这就是所谓“研究无禁区,出版有纪律”。
现实的困境并没有使郭于华颓丧,她认为,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一个学者,首先必须保持独立的人格,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绝不附权力,绝不去抱权力的粗腿。其次,你需要收获深厚的学养,不断学习精进,给社会提供真知灼见。再次,你需要坚持一种情怀,一种社会关怀之心,承担更多的责任。最后,你需要恪守一种内省意识,明白“知无知”的重要性。郭于华坦言,这正是中国学者做得最差的一点。
如果这个社会明白人多一点,正常人多一点,总归会使这个社会逐渐变好,郭于华如是说。
中国社会可以没有社会学吗?从清华社会学系26年建系,50年代取消,再到1999年恢复重建的经历来讲。这个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现实中,社会学研究并不是不存在困境,有些阻碍甚至会让学者呕心沥血之作无法开花结果。当遇到这种情形时,失落与沮丧难免的,但也许是因为郭于华那代人经历比较丰富,所以她天生带着韧性,总可以在困境中坚持下来。
社会学的春天在哪?郭于华回忆起一件往事:早几年时,有社会学的权威人士受邀到中央给高层授课。回来后,去的人就高兴地传达这次经历,甚至有人说社会学的春天到了。郭于华笑言,如果学术的兴废寄托于官方是否青睐,那么学术既不是独立的,也不是自由的,遑论学术价值?如果一个学术是独立的话,又何必沽名钓誉?
尽己所能,无愧于心。郭于华帮助得尘肺的农民工进行维权,给国务院写过信,并以曲折的方式递了进去。几个部委的最终作用体现在开了一堆座谈会,抱怨了一些苦衷,事情并没有多少进展;再后来,郭于华与其他九名学者联合为农民工母亲遭遇进言,结果是进言学者挨个被谈话。一向无所畏惧的郭于华说,排除学者身份,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公民,她也应该发声,应该有所行动,才能不负良心。
你觉得我们还有路可退吗?郭于华在最后发出的疑问不仅针对个人,更针对整个社会。
来源:于华看社会微信公众号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52_oSEb1qzaST7OJd74N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