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会召开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

中国民俗学会召开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

中国民俗学会召开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

——发言要点摘录


题图画作:林帝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中午12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为推动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探讨专业学会如何在今后的履约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民俗学会于2016年12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召集本会从事时间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与来自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专家们一道就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展开专题研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副处长赵瑾、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王应德先后在嘉宾致辞中对中国民俗学会参与二十四节气申报和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今后的保护工作和履约举措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里,我们仅就学会代表的发言摘要摘录如下。
  构筑多元行动方的保护机制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在欢迎词中以“迎接新的驿程:构筑多元行动方的保护机制”为题,从如何担纲起中国民俗学会在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和如何承担起共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两个方面,强调了二十四节气保护的群策群力问题。他说,多元行动方不仅涉及到申报材料述及的10个社区、两个群体和9位传承人,因为申报材料的编制皆以代表性来加以表述,而非穷举。而根据《公约》精神及其对保护的定义,政府部门(如文化部、教育部、农业部等)、大众传媒(如今天到会的媒体代表),乃至社会各界(包括许许多多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区协会、专业机构、研究中心、中小学等等)都应当纳入多元行动方,其中基层社区、年轻人和儿童更是确保该遗产项目代际传承的重要力量。因此,这次会议不是简单的学术探讨,而是走向“保护”的又一次出发。按钟敬文先生的一部书名来说,“新的驿程”才刚刚开始。进而,他表示,中国民俗学会将根据文化部的部署和要求,从人力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上,考虑在学会的二级机构和专家学者之间组建保护二十四节气的共同行动工作组,同时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和河南省登封市、内乡县,湖南省安仁县、花垣县,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遂昌县、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贵州省石阡县,广西天等县等相关社区一道积极探索,共同努力,以利构筑多元化行动方协同增效的保护机制。
  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价值与意义
  与会学者一致强调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施爱东指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会让我们唤起许多已经日渐丢失的传统文化,比如年和岁的差别。这些重要的知识,早就已经在历史的传承中被模糊和淡化了,大家日渐混为一谈,混沌难分。这种知识的混沌状态,会让我们以为古人吃饱了饭没事干,生出这么多意义重复的字词,我们对于古人的许多误解,其实都是缘于我们遗失了理解的钥匙。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能让我们拣回不少类似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未必是今天物质文明发展的必备武装,但是,理解它们,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祖先多一点敬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诗意、更加丰满。
  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指出: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有意义的。它除了增进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之外,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青年一代对于以二十四为代表的中国农耕传统的了解和热爱,二十四节气中所体现的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时偕行、天人和谐的传统智慧也会因其与现代生态思想的呼应而更加深入人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在书面发言中谈到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价值与意义时指出,“冬至快到了,我们在冬至这样的大节气谈论二十四节气,特别有意味。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国人对自然时序的理解有关。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一套思维方式,比如阴阳五行的观念,主要用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来理解时间的流转。”二十四节气维系着中国人乃至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价值,“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代表一种文化归属。在每个节气点,通过共同的仪式活动以及食物,带来一种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认同感。马来西亚为什么搞二十四节令鼓?因为他们意识到二十四节气作为华人族群的文化标志,所能带来的文化认同的精神价值。”
  在当代人的生活世界中理解二十四节气
  与会学者强调指出,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人生活中地位重要。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长期关注中国古代岁时研究,并撰写过《端午》等相关著作。他认为,二十四节气申遗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重要。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历法的阳历的部分。它的功能不是用来记日的,而是中国人顺应自然方式的根本框架。中国古人强调顺应自然,人的行为与自然变化相一致。因此二十四节气规定了中国人四时的行为标准,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山东大学王加华教授是《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的作者,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的民众日常生活中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应用与指导价值,即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指针作用,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二十四节气也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生产进程的基本指针,而基于农业生产在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农事节律也即农事进程又决定着民众社会生活的节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十四节气亦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指导性时间节点,传统的月令类农书就是这种时间节点作用的最重要体现。二十四节气在民众社会生活中还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内涵,如变身为节日,有丰富多彩的节令活动,产生了诸多有特色的饮食习俗等,与民众的娱乐、饮食、仪式活动、身体养生等紧密相关,深深融入了人们生活之中。实用性与节点性、事件化与生活化,可以说是理解二十四节气特点的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彭牧在发言中指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基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的时间知识和实践的体系,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生命观。节气不仅仅是人对于自然宇宙的观察与体认的结果,更是人作为自然与文化共同的产物,在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中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洞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包括人类历史上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时间观念与经验,其目标在于增强遗产的活力与持久的存续力。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在早已实行公历时间的中国,除了那些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的民众,这样一套时间经验和实践体系意义何在?二十四节气是否只是日历上公历日期的附注?基于同样的宇宙、自然和生命观,中医关于二十四节气与生命节律和养生的理论表明了个人身体经验和宇宙自然节律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十四节气体现出在标准化的世界时间中,民众身体所保持的不同的时间节律与时间经验。

  加强学术研究,重视遗产表述,确保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准确传播
  与会学者认为,要应当以申遗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促进有关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知识的准确传播。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指出,要使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抑或保护和应用,首先要正确理解二十四节气,包括其起源、功能、文化内涵、现状等等。比如按照自然节律(天文、物候)安排农时是各农耕民族的普遍现象,因此,节气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尽管接受了夏历的节气之地,但有些民族仍有自己因地制宜的农事节气制度。所以,将节气宣传为华夏民族所独有,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并赋予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涵义,是有违自然常识和历史事实的,不值得提倡。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指出,与申遗成功相伴随,报刊杂志开始出现很多相关的研究和文章,这是可喜可贺的。但也有一些说法欠缺科学依据,比如有人在报纸上发文章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对于“十二”这个数字的神圣化,这既不符合二十四节气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古代人的认识方式。他分析了二十四节气的内部结构,指出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以圭影测日、到发现夏至冬至、再到认识两分两至,并进一步细化到“分至启闭”(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最后结合以月像观察为主要标志的一年为十二月的月数知识,最后形成的就是由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结构而成的二十四节气的过程。科学而准确地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是今后保护和推广二十四节气最核心的环节。他倡议中国民俗学会应当负起责任,主动承担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组织撰写相关书籍和文章的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在发言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特征,旨在厘清某些认识上的误区。他认为,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理念和实践的保护,更在于推广和深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理解。同许多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不同,作为一项贯穿一年四季、遍及大江南北的知识系统与生活实践,二十四节气至今鲜活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是人们理解自然变化并据以安排日常行动的重要参照。它的这种特征,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把非遗同“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却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即“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也就是说,一种传统文化事象究竟能否成为非遗,能否列入代表作名录,同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关键的,反而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传承。这一点,是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在纠正相关认识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它对于在我国各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度关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创造力及其在当下的“再创造”
  对于申遗后如何做好相关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与会学者也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张勃研究员认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相当不易,但二十四节气保护成功是比申遗更为艰难的工作。当前,我们需要深刻认识、解析二十四节气的生存危机,抓住保护工作的重要转机,以促成它的生机重振。她指出,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表记功能以及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均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与此同时中国人宇宙观和月令思维模式的变化,使许多人不再相信天象、物候、人事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二十四节气习俗活动大量消失的重要原因,加之20世纪以来历法变更以及传统文化失忆,造成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普遍不足,珍视程度不够。
  曾长期在日本留学的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毕雪飞从二十四节气对日本的影响这一角度切入问题,她指出,二十四节气随着历法于公元552年传入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而已渗透进日本各个领域,成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二十四节气依然引导着日本人农事,影响着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对日本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有的被列入国家法定祝日,更多的则在民间节日(节气)中得以传承实践,其他领域,如文学等方面也有对二十四节气的大量表达。从日本的经验看,国家层面的立法,民间层面的践行,媒体与商业宣传推动,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指出,应当高度关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创造力及其在当下的“再创造”:在现代条件下,尤其是现代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条件下,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用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涵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让这项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借以安顿现代人的“文化乡愁”,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这一工作,不是单靠民俗学者或农业史学者所能完成的,更需要艺术界、文化创意界、传播界的共同参与。就民俗学者而言,首先应该做的,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节气文化全面的整理、认真的研究,为公众和各界提供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利用学科专长参与节气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创意之中。

  如何让“五年保护计划”落到实处
  “二十四节气”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然成为二十四节气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意味着二十四节气迎来了生命史上的一次重要契机。申遗成功,势必要求国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从而积极履行申报文本中业已提出的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详见《文化部举行“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发布会》,人民网2016年12月8日),这无疑将对今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激发人们形成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自信和传承自觉,从而切实地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
  朝戈金会长在发言中提出,目前需要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进行考量的话,主要有6个环节:(1)立足《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基本精神,运用民俗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结合十多年来我国“非遗”领域的相关保护实践和国外典型案例,厘清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现状及其面临的风险;(2)结合各扩展项目既有的保护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近期的保护数据,就保护计划的实施步骤、调整方略、创新性措施(委员会近年所强调的)及其必要性做出评估;(3)综合考量近年来我国及相关缔约国的履约实际,针对传统知识和实践类的非遗项目现状和国家文化安全等重要问题,对保护计划进行综合分析和适时调整;(4)对五个年度内的具体措施和可采取的工作模式和实施步骤进行确认,以探索组织多元行动的多向可能性进路和最佳策略;(5)对目前乃至未来我国申遗、履约和保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横向问题做出预判,对国际同类项目的整体发展走势形成前瞻性研究,以防止保护的不当。(6)为第一份六年定期报告做出前瞻性规划,或可采取年度或双年度定期报告的措施,责成相关保护单位针对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形成对策性建议,以便为第一份六年报告乃至下一个周期的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进而为国家文化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专业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则强调要“确保社区在保护工作中的中心作用”。她指出,“社区”(community)是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系统中的关键词之一,指的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某一或一系列非遗项目的施行和传承、并认同该非遗项目是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人群。社区的规模可大可小,具有非固定性和非均质性的特点。根据《公约》及其基础文件的精神,社区以及构成社区的群体和个人才是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他们不仅应当最大限度地参与从认定、清单编制、保护措施的规划和实施以及申请进入各类名录的整个过程,而且应当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成为所有保护措施和计划的中心以及列入名录之后所获利益的受益方。她认为,二十四节气主要流布于中国北方,并辐射至全国各地,为多民族所共享;因此,其保护工作所涉及的社区不仅幅员辽阔,而且人数众多。进而她呼吁从《公约》的立场出发,在二十四节气的保护过程中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在保护其所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应发挥主要作用;第二,该非遗项目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应使社区成为受益方;第三,在代表性社区之外,还应注意对社区的多样性及其相关实践的多样性予以保护。
  如何进一步保护与传承节气文化?萧放认为,借助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契机,全社会需要进行二十四节气知识的普及与价值功能认识的再动员,实现其在社区、家庭、学校的落地生根。我们应该利用节气文化,开展不同的活动,让人们直接感知与节气相关的东西,从而把节气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它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节气不仅与农时、养生相关,也不仅是一般饮食,还与许多花花草草,与生活中审美的东西联系在一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成为一种生活仪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二十四节气才不会仅仅是过去留下来的传统遗产,而是成为一种不断再生产的文化资产,成为我们生活中天道与人道互相感应的周而复始、循环不绝、永葆生机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康丽长期从事性别民俗研究,她认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应当关注相关知识体系的异质性与性别实践的多样性:探讨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不能离开200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立场:“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体系在社区民众的不断再造与实践过程中,能够为其享有、传承和实践的群体或个体提供文化认同感和持续感,才是该遗产项目存续力的当代展现。基于这种立场,我们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应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护工作中,体现出对“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的异质性及其所反映的不同社区文化特性的尊重?二是,作为教科文组织总体战略框架中的全球优先事项,“性别平等”自2013年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如何在非遗保护中权衡好推进性别平等与尊重社区性别实践多样化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会影响“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
  有的学者则从微观入手讨论具体的保护措施。翻阅会议提供的“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其中就“加强系统化建档”有如下陈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二十四节气调查,记录该遗产项目的存续现状,全面搜集口头资料(包括相关的传说、歌谣、谚语、民俗资料等)、文献资料(包括古今文本)及与之相关的实物资料等,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建档和保存。”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在书面发言中针对这一措施,提出“直观展示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生活方式”的如下观点:在上述系统化建档的基础上,建议为各个节气提炼出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事项,囊括其生产、生活、信仰乃至政令规训诸面向,制定出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传统年中行事表》,这是一个总表。而中国幅员辽阔,二十四节气在东西南北不同地方对民俗生活的指导作用差异很大,这个总表也可以根据形态学分布分割为几个大的区块,形成几个系列。这是学术总结性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应上述“年中行事表”制作一部权威的《二十四节气生活》教学仿真片,完全用电脑手段制作,用以直观展示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生活方式,重点揭示其中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变迁。既可以在公众媒体上播放,也可以作为各类专题博物馆里的常设展示,尤其是在进入大、中、小学及社区巡回展出时,有此一片,效果应该更加理想。

  发挥专业学会在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中应有的咨询服务作用
  中国民俗学会作为国家一级专业学会,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直肩负着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会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的咨询机构(2012年6月认证),也是审查机构成员(2014年11月任命,任期为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就如何发挥专业学会在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中应有的咨询服务作用,简略回顾了中国民俗学会在非遗领域的既有实践和经验,并强调了老中青三代学者的人文情怀和代际人才梯队的能力建设。她总结说,中国民俗学会老中青三代学者长期深度地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乌丙安、刘魁立等老一辈学者更是毕一生之功为国出力,堪称年轻学人的楷模。近年来,学会在时间民俗、岁时节令、传统知识及仪式实践,乃至非遗主要领域都形成了学术梯队,积累了相应的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而成立于2015年1月的“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评审团队”(下称“评审团队”)通过切实参与委员会审查机构2015-2016两个年度共95个国际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其中中国项目全程回避),稳步推进学会自身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在发现、储备和培养掌握《公约》话语系统和工作语汇、具备国际评审经验,同时深度参与国内非遗保护实际工作的专家队伍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巴莫认为,在国际层面上,通过审查机构项目评审工作的具体实践和实际操演,能够对《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和委员会的工作方法形成更透彻的理解,对缔约国当下的非遗保护现状、公共政策制定和履约能力形成更广泛的了解,从而拓展学会和相关学者参与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实践和能力建设的可能性进路,为中国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带来国际化的理论视域和可资借鉴的工作方法和操作经验。而在地方和国家层面,今年1月以来,受文化部非遗司和外联局的邀请,学会依托评审团队的骨干力量正式成立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履约报告课题组”,协助相关社区完成了7个急需保护项目和30个代表作项目的履约报告撰稿工作。在定期报告的数据采集、分析、汇总和表述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及其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形成了更为切近的理解,由此对传达《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话语系统和工作语汇也有了更为深细的认识。因此,学会这支非遗团队为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公约》实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业务咨询奠定了可靠的学术力量,他们也是参与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的智力资源。
  最后,巴莫也指出,通过二十四节气保护计划的具体实施,学会从事时间民俗和从事非遗研究的专业力量也当形成一定的整合,进而在《公约》框架下,结合中国国情和项目自身的属性,在保护实践中寻找最佳方略,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做出专业学会应有的贡献。
  在会议专题发言结束后,与会学者与媒体记者围绕共同关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Page=1&NewsID=1537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