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行為背後或許都有著明確的動機,從沈陽到鄭州,從鄭州到廣州、珠海,幾乎縱貫整個中國,這麼長的行程,加上長江中下游的強降水等客觀因素以及其它各種安全考慮,父母都很擔心,并勸說不行就不要來參加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支撐你排除種種困難、跋山涉水參加此次暑校呢?
首先是因為人類學課堂上導師要求選譯2015年《人類學年度評論》上的一篇論文:《the archaeology of ritual》,比較符合此次暑校考古、信仰等方面的主題;其次是正在參與著一項文化部社科基金委託項目,對民間信仰有一定的關注和思考。
也許是因為自身中文和民俗學的專業背景和知識結構,在這場以考古為主題的暑校,能夠與各位老師、同學對話的無外乎儀式、信仰以及形式分析等方面;話說回來,也積累不少考古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了一些從事學術研究的方法,并培養了跨學科研究的意識。
具體來說,比如民俗學一般將"deposits"譯為“遺留物”,而考古學則譯為“遺存”;民俗學將"contextual"譯為“語境”,而考古學則譯為“情境”;民俗學將"peformative"譯為“表演”,而考古學則譯為“展演”等等。研究方法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郭靜雲老師“白紙法”“自行不取名”以及研究當中的問題意識。“白紙法”就要對教科書等上面的觀點進行懸置,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保持好奇心和持久的熱情;“自行不取名”是與學界進行對話的基礎;而問題意識則體現出寫作的學術價值與貢獻,別人隱藏了什麼、誤解了什麼,自己又有哪些新的論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堂和小組討論中分別向孫隆基教授、郭靜雲教授和周廣明研究員提了四個問題,張江華教授、劉志偉教授由於時間等問題,沒來得及發問。
孫老師“古印度文明的二度奠基”講座中提到了朝聖節的時候,不同種姓、上千萬人一起到恆河洗澡,孫老師感覺有點矛盾。在當晚的小組討論中有幸和孫老師交流了一下觀點,就是伊利亞特將世界分為“神聖”與“世俗”兩個方面,在神聖世界的時空範圍里,世俗世界的等級、財富等界線均被抹除,所有人享受著暫時的平等,有種狂歡的性質。在之後的討論中,還有同學提到了特納的閾限理論,包括脫離、轉變與合入等三個階段。孫老師最後還是認為有種不潔的成分。
二是在小組討論中關於形式分析向郭靜雲老師請教的問題。普洛普在《故事形態學》中通過對民間故事的研究歸納出7個角色和31種功能,黃咨玄老師“藝術即語言”的講座中也提到了對於埃及墓室浮雕的分析,問題就是有沒有類似現成的框架對圖像進行解讀?郭老師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出其中的核心成分與多元成分,并推薦閱讀《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一書,黃老師在講座中也提到了三本相關書目:《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視覺的轉向(that visual turn)》和《art as language: Wittgenstein Meaning and Aesthetic Theory》。
另外,還在課堂上向郭老師請教了一個關於“信仰”的問題。一方面,郭老師講到商王祈求避禍……掌握事物的正道;另一方面,民眾基於對自然和人生的認識,設立了一些配合自然規律的信仰與禁忌。問題是官方與民間對於信仰的認識有何不同?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比如根據民俗學者的研究,官方逐漸將龍神聖化、王權化,皇帝也被稱為“真龍天子”,而在民間,龍則有善惡之分(白龍、黑龍),民間的社火也廣泛存在舞龍、舞獅等現象,似乎是對龍的輕蔑和不敬。郭老師認為明顯的階層區分出現在漢代,有大量的文獻可供考證;在上古時期,貴族的信仰更有器物可考且流動性更大。在之後的問答中,有老師推薦了《不同維數時空和生命的美》一書。
在周廣明研究員“關於考古學的另一種解讀”講座中,老師提到不同行為在考古遺存中的物質編碼問題,也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會被編碼。聯想到《the archaeology of ritual》一文,核心觀點就是思考考古學對於人類學基本理論"ritual in its own right",從物質過程的角度對儀式進行研究。因此就向老師請教如何通過物質編碼反觀人類的行為及儀式?有沒有具體的路徑可尋?周老師推薦了倫福儒《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還有一本《考古學思想史》。
張江華老師以及劉志偉老師的講座是印象最深刻的。張老師講題是《“福”的生產、交換與分配——廣西壯族社會中的集體與個人》,首先引入斯科特《農民的道義經濟》一書,指出農民掙扎在生死線上,追求的是風險最小化,并形成相應的互助互惠原則。張老師通過福的生產、交換與分配,指出在一般社會中,也存在著道義經濟:認為自己的成功歸結于集體的“福”;當其他人落難的時候,自己則有責任提供幫助。沒來得及問的問題是考慮到國家的非遺等建設,學者、官方的介入對於當地信仰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為老師擔心儀式可能會消失。據自身經歷可知,兩者的介入可能會使儀式更加完整。
劉老師講座中多次提到了民俗學,感覺終於找到了“同道中人”;“透物見人”“從俗看民”,考古學與民俗學對於民眾生活、民眾欲求、民眾習慣等方面的關注似乎具有某種很強的相通性。
7月12日於珠海盛龍酒店
10月23日修改於B3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