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第二版)
作 者: (美)约瑟夫•吉鲍尔迪 著,沈弘,何姝 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
字 数: 445000
页 数: 462
印刷时间: 2002/01/01
I S B N : 9787301051245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推荐的学术手稿和学生论文文体被专业学术期刊、学校、大学院系和学者们广泛采用。如今有超过125个发行量在1000份以上的期刊、文学评论和通迅,以及行多大学出版社和商业性出版社使用现代语言协会的文化指南。现代语言协会的文献注释文体是美国的主要文体指南之一,它在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使用也很普遍。
自1985年出版以来,本书已成为文科研究生、教师和学者以及其了领域职业作家的标准入门书。人们翘首等侍的第2版经过大量的质新组织和改写,包含了新章节和引用因特网上原始资料,电子出版物的准则。
目录
前言
作者鸣谢
1 学术出版物
1.1 学者与学术出版
1.2 经评审和未经评审的出版物
1.3 决定提交手搞
1.4 将手搞作为期刊发章发表
1.5 将手搞作为书籍出版
1.6 制作和出版
1.7 结论
2 学术出版中的法律问题
2.1 版权
2.2 出版合同
2.3 毁谤
2.4 隐私权
2.5 进一步的指导
3 学术写作基础
3.1 听众、体裁与学术研究的传统惯例
3.2 语言和文体
3.3 拼写
3.4 标点符号
3.5 斜体字
3.6 人名
3.7 大写字母
3.8 手稿中的作品名称
3.9 引语
3.10 数字
3.11 音译和用拉丁字母拼音
3.12 进一步的指导
4 学术手稿的准备
4.1 文本的分配
4.2 印刷手稿的具体特征
4.3 供印剧出版手搞
4.4 供电子出版的手搞
4.5 对电子文件进行标识的进一步指导
5 学士、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准备
5.1 作为专业出版物的学生出版物
5.2 规定的准则
5.3 选择题目
5.4 准备论文简介
5.5 特殊的版式要求
5.6 通过国际大学缩微胶版出版公司来发表博士论文
5.7 电子出版物
6 文献、准备论文中被引用的作品名单
6.1 文献注释与沙龚
6.2 现代语言协会文体规范
6.3 被引作品名单和其他参考书目
6.4 被引作品名单的位置
6.5 条目的排列
6.6 被引用的书籍和其他非杂志出版物
6.7 引用期刊中的文间及其他出版物
6.8 引用各种印刷的和非印剧刷的原始资料
6.9 引用电子出版物
……
7 文献注释:在文本中注明原始资料
8 缩写词
附录:其他体例的文献资料注释
第3.4——5章例中例句的出处
索引
亟待正视的学术规范问题——由世界史和西学写作的注释体例谈起
书评人:彭小瑜
《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国内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中,认真的学生和学者会经常为一个技术性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如何引用外文著作。我们的世界史教学显然在这方面有缺陷。大家一般都尝试着借鉴外文著作上所使用的体例,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国际通用的“联合国文体手册”。与美国学者所常用的文体风格相比,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学术论文和专著的注释一般比较简约,比如说,通常不注明出版社,有时甚至忽略出版地。美国学者在这方面要精细严密得多,原因是他们有一些受到学术界承认的文体手册,其中包括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推荐的、人文学者通常使用的《MLA文体手册和出版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统一中文世界史论著引用外文著作的体例时,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学术水准,纠正学术腐败的风气,无论是学生当作作业的文章还是教授的学术专著都应该借鉴《指南》所提倡的严谨细密、整齐规范的作风。
格式的不统一,特别是注释体例粗放零乱前后不一致,除了让我们的一些世界史研究成果看起来不甚精细严密,还导致更深层次的学术规范问题,这里至少可以举出四点。第一,诚实的研究者在写作时首先应该向读者说明相关的学说史情况,界定自己的成果和前辈同人所作研究的关系,缺少规范详尽的注释是不负责任的。第二,学术观点的论证不是痴人说梦,必须有根据,注释既标明史料的出处,也指示作者思路的脉络。没有清楚的注释,如何分辨作者的呓语和有根据的研究呢?第三,世界史的写作引用大量外文作品,注释体例应该与国际学术界的格式基本保持一致。考虑到中文写作的特点,细部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但肯定不能完全牛头不对马嘴。简陋粗鄙的注释当是我们的研究难以和国际规范接轨的原因之一。第四,不规范的注释体例为剽窃者开了方便之门。《指南》一书有相当的篇幅介绍学术出版中的版权问题,另外还专门有一节讨论“文献注释与抄袭”,其中指出:“抄袭意味着你发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你所写的或想象的,但实际上却是别人的东西,这样做是有违职业道德的”。因此,“在写作中必须注明所借用的一切,不仅是直接引语和转述,而且还有信息和思想”。
最近各高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所使用的注释体例似乎是借鉴了《指南》的格式。《指南》对文献注释的说明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被引用的作品名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参考书目,其风格是详实严密的;另一是“在文本中注明原始资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注或尾注,在这方面《指南》所强调的是简约,因为在已经有详细书目的情况下,正文中的注释注出作者和页码就够了。不过我个人的意见是,《指南》的这一安排不太适用于文史类的论文,理由是文史论文引用的资料繁多,其中许多只出现一次,编写书目和简化文中注释的办法既增加了工作量,又不便读者阅读。《指南》的编者为照顾文史作者的需要,在“附录”中专门介绍了“其他体例的文献资料注释”,世界史的学生和学者应该给予特别的注意。
此外,注释中出版社一项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多家出版社合出一本书的情况下,《指南》的原则是将所有的出版商都写入出版信息。但是在中文的注释中,我认为,出版社实在是不必译成汉语的,有时勉强意译或音译出来,读者依然恍若在云雾之中,还是直接给出外文比较好。《指南》的中译者在这方面有点费力不讨好。《指南》对各种作品的引用格式给予了周全的说明,提及单个或多个作者的著作、丛书、多卷本、小册子、出版和未出版的博士论文等等。特别有用的是,《指南》对“非印刷的原始资料”,诸如电视或电台节目、艺术品、采访、讲座、讲演、致辞、手稿、信件或备忘录等等,都给出了引用的格式,足见对作品创作人的尊重和对剽窃行为的戒备。
由于世界史图书资料的搜寻在国内比较困难,光盘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是不无裨益的,目前需要赶紧规范这方面的注释体例。如果光盘和网络资讯来源是已经印刷出版的图书和论文,引用者首先应按上面的注释体例注明作者和出版信息,然后注明光盘来源或网址,并在网址后的方括号内写明网址、最近更新时间或上网查阅的时间(网址往往不是永恒的资讯来源)。如果网络资讯没有出处或者是首次发表的原作,引用者应注明网址、网络资讯的类型和作品发表时间,如: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Martin Luther King,I Have a Dream.August,1963.Internet on-line),见〈http;//
www.queens.lib.ny.us).〔12June2000〕.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指南》一书的第一章讨论了学术出版物的整体设计,从手稿的提交、评审到文字编辑、校对,甚至论及排版、印刷、装订和销售。所以该书不仅是学生和学者认真写作的工具,对出版社的编辑也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