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河南队泥咕咕小分队【持续更新】

河南队泥咕咕小分队【持续更新】

(通讯员 张斯迪)7月5日九点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非遗调查“千人计划”第二期暑期社会实践队河南分队在村民们的指引下终于到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学峰老师的家。王学峰老师的家位于中国泥塑第一村——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杨玘屯村。
王学峰老师耐心地为我们展示他的作品并介绍作品的寓意。浚县的泥塑之所以称为泥咕咕,是因为泥塑尾部的哨洞吹起来会发出咕咕的响声。而斑鸠鸟的鸣叫声也类似于咕咕之声,因而泥塑斑鸠便被称为泥咕咕。传统的泥咕咕以黑色为底色,上面绘有淡雅的花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的变化,王学峰老师的泥咕咕创作也在求新求变。他为我们展示一组以“夫妻情”命名的一对泥咕咕,底色大红大黑。羽翼上的花纹细腻亮丽,极富现代感。除此之外,还有兽头人身的抱着寿桃祝寿的十二生肖、滚绣球的狮子、龟背过海的唐僧师徒等。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猪骑猴寓意旧时的朱侯。
下午,王学峰老师为我们详细展示泥咕咕的制作过程。做斑鸠时,首先要将泥巴揉成球形,但又要不能揉得太圆。把大拇指放在泥巴中间,让泥巴顺着大拇指转动的方向旋转,使之呈窝窝头的形状,这一步俗称“蒸窝窝”。最后边转边收口,在收口处捏尾巴,尾巴可以呈分叉状。最后,捏脖子,捏嘴巴,雕眼睛。捏泥咕咕最重要的一步是扎哨洞。一般前一天捏好泥咕咕的形状,风干一晚,第二天早上再扎哨洞。在泥咕咕的尾部用扎哨棍扎出两个一大一小的洞,两洞连通。嘴巴对准小洞,则可以吹出咕咕的声音。除了斑鸠,老师还展示了绵羊、青蛙、鸭子等动物的制作过程。几分钟之内,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诞生了。在王学峰老师看来,民间手艺最强调的是传神。也许比例不一致,但一眼就能看出来它为何物。老师捏动物时,常常同时捏好几个,比较之下才能够发现优缺点,才能慢慢发现更好的那一个。
实践队的同学们还跟着王学峰老师学习如何捏泥咕咕。老师手中几十秒内可以捏好的最简单的斑鸠却让同学们感到非常棘手,也使大家体味到民间手艺的难度与老师熟练的技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非遗调查“千人计划”第二期暑期社会实践队河南分队第一天的行程圆满结束。通过短暂的相处,同学们已经感受到民间大师的精妙技艺和为人风范。

TOP

第二天

抵达鹤壁市火车站的暴雨仿佛还在昨日,沉甸甸的行李,行色匆匆的路人,好奇与未知。在城乡道路上前行。风尘仆仆抵达浚县。泥土、灰尘、玉米地。走到杨玘村——这个泥塑第一村。以传承非物质文化泥咕咕而闻名。
一路问路走到王学锋老师家。低矮的院子,院子里晾的是几百个泥塑。老师带我们欣赏了各种泥咕咕。小时候在庙会见到的泥咕咕是黑色的,简陋又粗糙。而老师打开一个又一个箱子,略暗的屋子里仿佛一下子熠熠生辉起来。因为改进了之前的技术,在上面涂上了一层类似于透明釉质的清漆,颇有几分陶瓷的意味。各式泥塑流光溢彩,合家欢的小猪、十二生肖、骑马人、会摇头的独角兽,马上封侯等等。
下午跟老师学习做泥咕咕。有些东西不尝试去做将永远不知道有多困难,老师手指翻飞,一块朴实无华的泥巴就脱胎换骨。而自己以为很简单,做出了的却笨拙丑陋。
晚上顺着小路走回去,正是农忙时节,两边田野一望无际。
第二天清晨起床,参观王学锋老师的小展厅。走过世界各地,亚特兰大、世博会、昆明、奥运会……那一段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人心生敬畏。下午整理老师的作品年谱和获奖记录,那一项项奖状老师从未挂在心间,甚至早已遗忘在岁月年华之中。而抽丝剥茧,我们将要挖掘出那些不应该被世人遗忘的珍宝,代代相传。

TOP

期待后续报道!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第三天

(记录员 许汉权)天色灰蒙,不知不觉在浚县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三天了,也渐渐的从不习惯周围、口音到渐渐的能够和老师一起交流(虽然有时候还是听不大懂一脸懵逼),今天天气还算不错,虽有点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小分队的行程安排,一切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一步一步进行。
昨天帮老师整理了将近一天的材料,从中也获得了很多与本次活动有关的材料,因为大部分都是涉及到老师的年谱,于是我们临时稍微调整了方案,以便工作更好的进行。在和组员商讨过后,便决定上午先在旅馆整理好老师的一些代表作后,下午再去老师家进行更深入的访谈,从下午的进行来看,由于很多作品时间比较久远,但大部分还是能够比较详细的记录,这对我们进行年谱的编撰有很大的帮助,下午还主要针对老师的手艺进行了访谈,截止目前为止,基本完成了对年谱以及手艺的访谈,由于下午的内容比较多并且比较繁杂,老师最近手头也有任务,所以想在明天下午进行对手艺的补充(针对录音不清晰抑或是有缺漏的地方进行补正),以及对生平进行一个开头。
目前,河南队一切还比较顺利(想说的是我们想吃米饭了)

TOP

来几张图图 河南的馍馍吃不饱?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