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山六大“非遗”:从历史走向未来

佛山六大“非遗”:从历史走向未来

佛山六大“非遗”:从历史走向未来

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  申小红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走上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时期。从新世纪之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发布,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生效,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在积极举动的情势下进行。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的千年古镇佛山,历史上是全国四大名镇和“四大聚”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六项入围,它们分别是:粤剧、石湾陶塑技艺、剪纸、佛山木版年画、狮舞、龙舟说唱。
一、粤剧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弋、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各取其长,自成一格,既与传统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著名剧作家田汉将粤剧表演艺术概括为“热情如火,缠绵悱恻”。其丰富优美的唱腔;独特瑰丽的服装、脸谱;吸收了本土艺术八音、木鱼、粤讴的民间传统音乐;别具一格的粤剧例戏,精美见称的舞台布景,无不彰显岭南文化特有色彩,多达 11360个的剧目更堪称世界之最。
(粤剧剧照)
早在汉代,佛山的表演艺术已十分盛行。在明初已有“杂扮故事”、“七月七之演戏”等戏剧表演记载。佛山“琼花会馆”建于明代中叶,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至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 (1522~1566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在会馆附近的水埗头边立下一石碑,上刻 “琼花水埗”四字。
(粤剧《花月影》剧照)
      粤剧文化名人大都出自佛山。近一百年来,有辛亥革命前后对粤剧作过重要革新的黄鲁逸、张始鸣;一派宗师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名伶李雪芳、姜魂侠、新珠、李海泉、梁荫棠等,在粤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辛亥革命前,黄鲁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对粤剧进行了种种改革,培养粤剧人才,粤剧艺人李文甫等还参加了黄花岗起义。二十年代初,省港班的崛起,“薛(薛觉先)马(马师曾)争雄”,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得到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粤剧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粤剧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不但流行于粤、桂、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传播到亚洲、美洲、澳洲、欧洲、非洲,成为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石湾陶塑技艺  
石湾艺术陶器的生产始于唐代。唐代石湾窑烧制陶瓷,采用平面近似半椭圆形的馒头窑;釉色以青釉为主,酱釉次之;制作技术与工艺则轮制与手轮兼制并用;产品以日用器皿为多,常见的有碗、碟、壶和丧葬用的高身陶坛、三足香炉等。
  唐末,陶瓷器皿造型更趋简洁优美,款式多样,壶多为长流,流与柄和壶口几成平行,壶身往往作成瓜棱形,并有梅瓶、玉壶春等式样。碗有爪棱形、葵花形,而以斗笠形最为流行。
  宋代是陶瓷极盛时期,整个社会的消费时尚推动了陶瓷业的空前发展。从事陶瓷制作的窑场遍布全国,日用陶瓷、建筑园林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品种急剧增多,造型、款式日益翻新,因而后世有"唐八百、宋三千"的赞誉。琉璃瓦脊的出现确立了石湾陶艺的面貌,它既被人们珍重,又不必在密室里珍藏。宋代的釉色品种也远比前代丰富。除传统的黄釉、黑釉、青白釉之外,还创造了彩釉、花釉、窑变釉等。 装饰纹样更为新奇多样,装饰手法更加丰富多采:刻花、划花、印花、绘花、堆贴、浮雕以及运用树叶、剪纸贴饰等等。陶瓷器生产是宋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之一,外销商品中绝大多数是陶瓷器。为适应外销扩大对外贸易,陶瓷业逐渐从内地向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发展。
  当时石湾陶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交通便利和陶土比较丰富。官窑水道渐趋淤浅,水运交通中心不得不移至佛山和石湾。佛山与石湾相连,汾江和东平河直通广州,产品运往广州出口十分便利。石湾一带又有陶泥岗沙,取材方便,于是本来就有陶瓷业基础的石湾便很快发展成为岭南重要的陶器生产基地。
由于佛山历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所以这里陶塑工艺品很多,也很出名,享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称。石湾陶塑历史久远,代代艺人承先启后,佳作不绝、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明代以后,种类和题材则渐趋广泛,渔、樵、耕、读、牧、奕、饮、琴、游、戏乃至拍蚊、搔痒、挖耳等等百姓日常劳动、生活情景,各类花鸟虫鱼、野兽家畜与菜蔬瓜果等百姓熟悉的事物,以及达摩罗汉、观音、寿星、济公、八仙、钟馗、关公等等百姓熟悉与喜爱的神仙人物与历史人物,都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真实生动的表现,褒忠贬奸、扶正嫉邪、祈福求安、尊老爱幼等等百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态度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传神的体现。因此,有人称石湾陶塑题材“堪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
(“文革”时期刘泽棉的作品《大喜悦》)
(栩栩如生的“钟馗嫁妹”)
(《携手》)
三、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
  佛山剪纸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大类。其利用本地特产的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法,套衬各种色纸和绘印上各种图案,形成色彩强烈、金壁辉煌,富有南方特色的剪纸。佛山剪纸既有纤巧秀逸、又有浑厚苍劲的表现手法,按使用的需要而选材施艺。
  在古代,剪纸主要用途是节日礼品的装饰、祭祀装饰、刺绣雕刻图样、产品商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壁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
佛山剪纸艺术,在制作上有剪、刻两大类,刻纸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生产和群众的需要而兴起的。刻纸利用佛山名特产铜箔和色纸作主要原料,具有色彩丰富、苍劲豪放等独特的地方风格。在制作方法上,有材料刻纸、写料刻纸、纯色剪纸三大类,以铜衬料、铜写料、铜凿料为最具特色。
(《早春》)
  铜衬料是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出画面线条、骨架,然后根据制作设计需要,在背面衬上色纸;铜写料是绘画与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先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出画面的外轮廓,然后用胶水调粉彩,绘画画面。铜凿料与铜写料大致相同,其特点是画面或人物轮廓是用特制的凿子凿成一点点凸出的珠子般的线条,空间不需刻通,而是以粉彩绘画成金辉灿烂、色彩斑斓的画面。
  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劳动群众所喜爱的,寄寓如意吉祥的花鸟鱼兽,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如“龙”、“凤”、“鲤鱼”、“孔雀”、“四时瓜果”、“福禄寿全”、“和合二仙”、“六国封相”、“唐明皇游月殿”、“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赛龙舟”等等。铜凿料的色彩,以粉红、玫瑰红、粉蓝、红丹白等为主,和谐夺目。铜衬料的衬色以橙红、粉红、槐黄、芥黄、紫、深绿和浅蓝为主,画面鲜艳调和。
(《万象春》)
(纯色《园双龙》)
多彩多姿的佛山民俗,促进了剪纸的发展,而剪纸工艺的蓬勃发展,使佛山民俗更具地方特色。
四、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永乐年间,历经清一代的繁荣,有五百多年历史,是岭南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辞海》记:“佛山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之一,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广东佛山镇生产而得名。” 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年节必备之物,在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都有一定的影响,是华南地区年画产地的代表,佛山木版年画因在广东佛山生产而得名。“门神行,咸同此行颇盛,男女老幼恒有以钞写神相、门神、波罗符为业者,在栅下锦澜等铺尤多”。清乾隆到抗日战争前期为佛山年画生产的鼎盛时期,店铺作坊多达200多家,从业者数千人,鼎盛时单门神就日产11000多对,“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火红场面是当时佛山年画手工业繁盛的写照,成为佛山重要手工行业。
佛山年画有手绘、木板套印、木印填色三种,以线条粗犷、色彩绚丽、造型简练、构图饱满、装饰性强为特色,内容多是“神茶郁垒”、“秦叔宝、尉迟恭”、“福禄寿全”、“五子登科”、“加官进爵”、“天姬送子”、“和合二仙”、“金钱童子”以及各种神像和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题材广泛,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理想。
(《喜悦》 )
     装饰手法上突破传统,使用佛山著名特产“银珠”制成的红丹作底色,色彩强烈富丽,有“万年红”之称,适合南方日照时间长而经久不褪色的环境;人物衣饰上的花纹用线条流畅的写金描银渲染,俗称“写花”,极富民间画的韵味,为其他地区民间年画所罕见,成为佛山年画的显著特征;在表现手法上,善于结合当地风俗民情,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在形式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有门画、神相、榜边、灯画、祥符等。佛山年画在线条处理、造型格调、设色技巧、题材选择上都具有广府文化的细腻艺术特征。
佛山年画使用红丹、金银色加强画面的装饰效果,红色表示喜庆和吉利,而红丹又是佛山著名的地方特产。年画以红、桔红、黄、绿等色来套印,在人物盔甲、袍带上饰绘金银图案纹样,使神象画更显金碧辉煌。佛山年画线条粗犷,简练有力,构图饱满,富于装饰,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五、佛山狮舞
舞狮在中国,原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民间传统文体形式,经过两千多年来的嬗变发展,其形式、种类繁多,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已由一般的表演活动,发展成为一项集娱乐、喜庆、竞技和健身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体育活动,并开始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狮子的形象庄严威武,从古至今都被民间视为瑞兽。在中国,北狮讲究形似:粗眉大眼、雄健浑厚,头部硕大,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南方狮舞与北方就大为不同。南方狮重在神似:形象圆融,尖角额头,爱搔首弄姿,表情多怪而又生动活泼。
中国南狮在广东,广东南狮源自佛山。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佛山的龙狮运动更是走在国内和国际发展的前列,历届比赛一直占据前列。佛山南狮有如佛山咏春拳一样,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的传统“三星”“七星”狮,技艺精湛,神、形、态美,是难得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佛山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中,代表广东省上北京天安门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及向全世界作表演,尽显风采。
南狮又称“岭南狮” “醒狮”“瑞狮”“国际狮”等多种名称。其原因“南狮”出自中国南方的广东,广东古称“百粤”又称为“岭南”。至于“醒狮”之由来系因为清末时期中国积弱,外人欺负我国,其时外国人形容中国是一头“睡狮”。由此当时许多舞狮同道均属武林界人士,他们大部份都是爱国者,他们为了唤醒国人的爱国情操,故将“南狮”改称为“醒狮”,表示这头睡着了的狮子已经醒了。
舞动狮子---独角兽、年兽均需要很多气力,所以许多武林前辈采用“舞狮”作为练习武术的一项辅助方法,将许多武术的动作及腰马步法容入舞狮之中将“练习寓于娱乐”,使习武者大不知不觉间练得持久力和“腰、马”、“弹、跳”等功力技巧。
凡看过《黄飞鸿》电影《狮王争霸》的朋友,都为影片里展示的舞狮技艺而惊叹。事实上,在佛山舞狮活动非常普遍 ,因为舞狮和练武是融合在一起的。随着南狮活动的普及,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都有南狮的踪影。而作为佛山发源地的佛山,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期。
六、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的道具——龙舟,一般长约60厘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形象,意为避邪”,下层是十名壮汉,名叫“扒仔”,他们都正在奋力扒龙舟。龙舟上面竖有两支小红旗,正反两面分别写有“乘风破浪、水上先行”;“家家迪吉、户户安康”等16字。龙舟下方有块布衬托,意为水面。整个龙舟由一支长约1米半的木棍撑起,走村过户唱龙舟时,艺人便一手持龙舟木杖,同时扣着小锣小鼓,边吟唱边敲打。
(龙舟说唱表演的老艺人)
“龙舟”歌,俗称唱“龙舟”,以顺德腔为正宗,是粤剧、粤曲的一种曲牌,节奏自由,唱词基本为七字句。龙舟曲目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再加上说唱人自己的艺术加工混合而成。
(背着龙舟的游唱艺人)
为什么这种说唱艺术叫做“唱龙舟”呢?因为龙有龙马精神之意,赛龙舟活动向来为珠三角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唱龙舟”的老艺人都是手持一只龙舟手杖做道具。如今,“龙舟”同“木鱼”、“南音”一样已成为粤剧的曲牌名称了。
“龙舟说唱”始于清乾隆年间,一原籍广东顺德龙江乡的破落子弟首创了这种说唱体的“龙舟歌”。流浪歌者肩扛木雕龙,左手挂小锣小鼓,一边吟唱,一边敲打,很有一番韵味。这种说唱形式曾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乡镇,内容涵盖了众多广泛流传的古典民间故事与传说,被吸收成为粤剧唱腔的常用曲牌。
龙舟的传统曲目内容丰富,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如《八仙贺寿》、《仙姬送子》、《昭君和番》、《三聘孔明》、《凤仪亭诉苦》等,都颇受群众欢迎。辛亥革命前后,曾有所谓“社会龙舟”(或称“政治龙舟”)出现。这些作品。评述时局,抒发政见,对鼓吹革命,起过积极的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会龙舟庚戌年广东大事记》,歌中概述了辛亥革命前一年广东的政治事件,如抨击清廷的假立宪,揭发粤汉铁路经营的腐败、颂扬新军起义、讽刺议员包庇赌博、鼓动民众剪除发辫等等,从中可见作者的思想是相当激进的。此歌首尾两章,着重宣扬广东新军起义,鼓吹武装斗争,尤有积极意义,直接号召推翻清廷统治,这在当时是很有革命性、很了不起的。这些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龙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里,也曾出现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地区的社会生活一度极为混乱,烟、赌、嫖等为害甚烈。当时有些作者,就曾写过“除三害”之类的社会龙舟,以警醒世人,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现在要继承发展“龙舟说唱”,既要保留传统的纯唱,也要发展好说唱。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将时代信息融入“龙舟说唱”的内容,这一民间艺术才能传承和发扬光大。
佛山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岁月的风雨,已严重损坏,如果重新投入使用,需要大规模的修缮,而这需要巨额资金。政府“放水养鱼”是必要的,但仅靠政府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广泛的融资渠道,成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基金。2005年国务院已下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博物馆领域。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博物馆业,可以对国有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佛山的首批六大国家级 “非遗”从历史中走来,我们更期待它们能从历史走向遥远的未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