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冰:民俗学的学科定位与当代转型——“学术之光”系列讲座第七场
9月9日晚,中文系“学术之光——中西碰撞与交融”系列讲座第七场在中文堂105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中文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王霄冰教授。王老师以“民俗学的学科定位与当代转型”为题,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围绕民俗学的学科史展开,提出对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困惑和思索,并分为“中国民俗学的困惑及其背景”、“学术史的简要回顾”、“学科转型与未来展望”三个部分。王老师首先介绍了民俗学发展的三个困惑:一是传统“田野”的消失;二是民俗学的学科话语权偏低的尴尬;三是民俗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消解”趋势——倒向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王老师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民俗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乡村“田野”正在急剧消失。传统的乡村社会其实有良好的秩序,例如人们所知的“耕读传家”文化和乡土士绅阶层,都是乡土社会的精英元素。如今,村民对许多“神灵”感到陌生。这是一种民俗学意义上的失落。
随后,王老师展示了民俗学发展的历程。民俗学起源于德国,是一门研究民族文化的学科。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始于歌谣研究。1927年,中山大学成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民俗学因此定名。王老师提出,在现代中国,民俗学依然是“初生的婴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民俗学必经的成长阶段。中国民俗学发展还有许多值得努力的方向,例如,应有更好的创新鼓励机制,人才培养和教材编写都需要强化。
最后,王老师提出了自己对民俗学今后发展的理解。现代民俗学不应是“人对物”的研究,而应该是平等的“人对人”的研究。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可以在田野调查中形成对话。此外,成熟期的民俗学应该成为中国的学问,而不是依赖于西方影响;民俗学可以向人类学学习,多发展学科分支。
王老师的演讲给了同学们很多有益的启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作者:陈雨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