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汉秋:中华传统节日的奥妙——生命的时序 人伦的仪典

李汉秋:中华传统节日的奥妙——生命的时序 人伦的仪典

时间:2015年01月1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汉秋

中华传统节日的奥妙——生命的时序 人伦的仪典

  李汉秋  著名人文科学学者、教授,编审,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评价李汉秋:“《外史》《红楼》深解味,汉卿实甫真知音”。1989年获首届全国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年起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一方面致力于推进道德建设,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专家组专家,编撰《新三字经》,为“仁义礼智信”恢复正名,倡导新三伦五常。另一方面致力于建设中华节日体系,倡议清明、端午、中秋、除夕传统节日放假以及设置中华人伦诸节。还担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会长、中华父亲节促进会会长。2007年获文促会首届“弘扬中华文化”奖,2008年获首届“节庆中华奖·个人贡献奖”。
  一、建设新三伦五常
  习总书记2014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这道出了中华文化的崇德特点和优长。
  在精神文化层面,西方文化重宗教,中华文化重人伦。中国是无“国教”,而有“国德”:没有国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而有国人普遍崇尚的伦理道德。西方提到信仰,一般指宗教信仰;儒家提到信仰,首推纲常伦理。最明显的物态表现,如西方传统的村镇设教堂,我国传统的村镇有祠堂。祠堂记录着血缘传承、伦理次序,是伦理文化的载体,尤其在我国南方如广东非常发达,年轻人成婚要进一下祠堂。
  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赐予的,死后又见上帝去。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是娘生父母养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敬祖意识、“祖宗崇拜”。华人的人生价值观之一是光宗耀祖,至少不辱没祖宗,不做对不起祖先的事。连祖宗都忘了,叫“数典忘祖”,这是不齿于人的。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生发出来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与生命意识血肉相连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比那种以利益为权衡的感情要崇高得多。这种意识代代相传,不断强化,积淀成了伦理型的中华文化。由这种人伦文化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华人的血液中,铸成中国心、中华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永远保持着中国心,永远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华人都同种同祖、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华人把祖传姓氏放在个人名字之前,而不像许多其他文化那样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前头,这也是华人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而死后如果有魂灵的话,也不离开家庭,而是世世代代地坚守住家庭,护佑着子子孙孙,至少逢年过节必回家与子孙团聚、接受子孙的供奉。所以,传统家庭里都设祖宗的牌位,让祖宗有个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里有先人的位置;逢年过节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伦理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优长。伦理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我们以伦理道德作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在彼岸的天堂,而在此岸的天伦。天伦之乐,这是华人的“福”、华人的天堂。
  西方哲学家很早就对此有所谈论:17至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中国“有一个极其令人赞佩的道德”,“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大觉醒!”斯宾格勒把道德灵魂当做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达尔文说,相对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更具有典范意义。
  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和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中国自古便是以“家庭(家族)”作为社会的细胞。现代中国的家庭结构已经过历史巨变,《红楼梦》时代、巴金《家》时代的家长制大家庭已经解体,绝大多数小家庭只有直系的亲子关系和一对夫妻关系,培育子女成为谋生之外的家庭生活中心。
  人之初,从家教始。亲子之互爱出于人的自然天性,是不计功利的,是不计“支出”“收入”的,与市场上的买卖交易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亲子间的天然关爱和无私慈孝精神,是其他人际关系所无法比拟的,这是人类爱心的最初种子,是起点和基石。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也是道德启蒙的起点和基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之心、博爱精神,都是这种爱心的推衍和升华。《孝经·天子》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中华文化“立爱自亲始”,但从来不停留于“亲亲”。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以家庭和血缘为主导的“亲亲”扩及“仁民”,再扩及“爱物”,乃至具有“民胞物与”的胸怀。(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礼记》说“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人早就把家这个基本关系扩大了,把人类的爱心和德行由本义属于家庭的亲子之爱,推广到对所有的人、乃至天地间所有的物的更为广泛普遍的爱,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从爱亲走向“泛爱众”,从家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爱是道德的基础,珍惜这种爱亲的情感体验,把它培育起来、推展开来,就会养成健康发达的爱心和德性。以此为根而繁衍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应是天然而富有人性的。情感是构成人性的基本元素之一,如果没有这种淑世情怀,而让单纯“以利相交”、让以利益为取舍的处世原则主宰人世,那么,见利忘义的世风就难拂去。
  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二战之前,欧洲学者曾经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屹立至今。他们的结论是“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
  家庭是培育爱心和德性的全天候学校,受益的却不仅是家庭,而是全社会,因为家庭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如果说我们现在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的话,其原因不是人伦道德多了,而其原因之一,恰恰是人伦道德削弱了。
  我们的传统美德本来就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伦常之中,我们的道德建设应当继承传统美德的这一优良传统,从百姓日用人伦抓起,从每个人自小怎样待人接物抓起,下大力气建设新伦常规范。
  我们要建设的人伦关系,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双向互惠互动的伦理关系。我提出,现代应优先建设三大人伦关系:亲子关系(血缘伦理)、夫妻关系(婚姻伦理)、师生关系(层级伦理)。构建和睦共荣的血缘关系、和美共生的婚姻关系以及和谐共进的层级关系。具体而言,可落实到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我们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大力建设好当今的三伦。
  二、人伦情怀是传统节日的灵魂
  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中华传统节日就是培育人伦道德的沃土,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我国1951年订的节假日制度,传统节日只有一个春节,2003年我向中央有关领导人当面建议重视传统节日。2004年我就正式以全国政协提案建议: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重要传统节日应作为法定节日放假。当年回答提案的职能部门对此婉拒了,而中央有关领导人却重视了,几次批示中宣部进行研究。到2005年中宣部等五部委制定发表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到2006年回答提案时就已肯定我的意见,2007年就公布清明、端午、中秋放假的方案从2008年起施行。
  人伦情感是传统节日的灵魂。我们的传统节日无不灌注着浓浓的人伦情义,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
  中华传统节日都是因天时地气而立,孕人伦精神而丰。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和谐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几十万年的阴阳转化化育人类,人身上有着大自然的密码,人类和自然界有统一性。《易传》就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也就是人要与自然的“四时合其序”,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精神设立的,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阳,人也要讲究阴阳的消长平衡。这种理念明显地体现在传统节日体系的形成中。
  传统节日体系是传统社会人们生活的时间表,是按照自然的时序安排的,又与生命时序、人生的自然阶段相对应:春生、夏长、秋成、冬享(农耕是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各有当令节庆、合令节俗。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注入人伦精神,使其成了以自然时序为背景、以人伦情怀为灵魂的节日。所以,传统节日的公式是:“天人和谐+人伦情义”。
  春生
  中华文化重视“生生之德”,《易·系辞》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春天正是草木初生、万物化生的最佳季节,宜有体现生命精神的节日。
  清明节:中华感恩节
  清明节才是名副其实的气候学上的春节,把春天的三个大节日都融汇在一起了。首先是清明,它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考虑太阳视运动的结果,与阳历的关系相对稳定,所以每年清明总在阳历4月4日、5日时。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或作‘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
  其次,寒食节总在清明前二三天,其时要禁火,只能冷食,故谓之寒食。火对于远古人类极其重要,遂有火崇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还有隆重的火把节,奥林匹克运动还有火炬传递,我们还说“薪火相传”。钻木取火伴随人类很长时间,古代先民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例如“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换季改火时要禁火寒食,遂成礼俗。因与清明相连而相融。
  再次,上巳节是农历三月三,至今三月三仍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的隆重节日,有的就叫它“迎春节”或“祭祖节”。寒食节跟火的关系很密切,上巳节则跟水的关系很密切。很有名的“曲水流觞”源出于水上祭祀。沐浴踏春也是重要习俗,蛰伏一冬之后与大自然拥抱,投入江河洗濯沐浴,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把这看做最快乐的事情。到唐代盛极,杜甫的《丽人行》一开头就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当时的曲江池畔仕女云集,热闹非常。三月三邻近清明,也就是在唐代,已完成了与清明、寒食的融合。王维的诗《寒食城东即事》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连诗题,寒食清明上巳都融汇一起了。
  可见,清明节的内容非常丰富,然而,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和已故亲人,是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典型表现。它的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
  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悬疑,这是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清明时节,抚摸亲人的墓碑、骨灰盒,犹如抚摸亲人的身体、灵魂,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一面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灵魂受到洗礼和净化。因而,清明节就试图来处理生与死的联系、连接、沟通,接触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中华传统节日。
  清明的生命精神还体现在:人与自然同迎生机。在天人和谐相应的宇宙观里,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上巳节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欲与大自然亲近、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也表现了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生机的尊重、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清明节,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所以,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以及插柳植树活动。少数民族的三月三是最富有春天气息的欢乐节。
  清明节的仪式、载体、方式方法正与时俱进地发展着,而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始终是缅怀和感恩。西方的感恩节宗教色彩很浓,感恩主、感恩神。清明节堪称中华感恩节:感恩赐予我们生命的先人和居于生命链条上游的列祖列宗以及为民族造福的先烈先贤,感恩养育人类的天地大自然。在感恩情怀中追求生与死的精神沟通、天与人的和谐。
  中华母亲节:报答三春晖
  母亲节是最重要的人伦大节。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流淌着自己民族文化的血液,承载着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母亲节应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民族精神底蕴。五月第二个礼拜天的美国母亲节,是美国文化的产物,并非“世界的”。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78个国家设立了自己的母亲节。并无国际组织或国内党政机构宣布美国母亲节是“国际母亲节”,把国人引入误区的是媒体误导、日历误标、商家误炒,切望改正。
  中华民族是最重视家庭伦理的民族,理应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华母亲节有双向互动的两方面:一面是母爱、母教,一面是爱母、孝亲。
  先讲第一方面。爱子必然教子,母爱必然提升为母教,落实在母教上。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母亲教育是民族素质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始性、长久性的基础。亟须重建母亲意识,发扬母教传统,振兴母教文化。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了“孟母教子”的中华传统。2004年我在全国政协会上提案创设以孟母为主要形象代表的中华母亲节(基准日是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2007年起7年中,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已有三百多人次提此议案、提案。2011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中国网、新浪网联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0.9%的人赞成过中华母亲节(见《中国青年报》2011年4月26日第7版)。
  再讲另一方面。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都直接以弘扬孝亲为核心内容,是践行孝道的良好契机,是弘扬人伦的重要载体。这是异质文化的母亲节、父亲节所无法取代的。人类的美好感情,包括体验和感受感情的能力,需要精心保护、有意培养。如果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太阳”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对亲情已经麻木,不会感知爱,那就不懂亲情回报,不会报答爱。从小以个人为中心、不懂得孝亲,长大后就是自私的人、不懂得奉献。
  有人说我们天天都在行孝何必专设个节呢?设立中华母亲节,就是为了让天下父母的爱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让人认真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个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的节日。
  学校是开展中华母亲节的天然好场所。许多学校举办“中华母亲节主题班会”时,都让学生请母亲来一起过,专设一项“跟妈妈说句知心话(或悄悄话)”的活动。说什么呢?有位小学四年级的男孩,郑重地对母亲说:“妈,我长大了一定要让您享福!”对于他,这是个许诺,也是个誓言,颇有小男子汉的气概。我问西方朋友,他们的孩子会向母亲说这样的话吗?回答说,不但没有这样的话语,而且没有这样的观念。这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中华母亲节有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特色,不是异质文化的母亲节所能取代的。2014年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孝道》微电影选题研讨会上,我介绍了这个“小男子汉”对母亲的孝心。后来,这个故事被拓展成公益广告,由倪萍出演,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第一景,年轻的妈妈抚摸着孩子说:“等你长大了,工作了,妈就享福了。”第二景,中年母亲充满期待地对大孩子说:“等你结婚生孩子了,妈就享福了。”第三景,小孙女对两鬓斑白的老人说:“奶奶,等我长大了,您就享福了。”这时,屏幕上出现八个大字:“别让等待成为遗憾。”这使人想起中国的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中国母亲的母爱是全天候而且终身的,抚养好第二代还接着抚育第三代,献了青春还要献终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中国传统称自己的生日是“母难之日”,径称“母难”,表明自己生日不忘母亲养育之恩。以孟母生孟子之日作中华母亲节,推而广之,每个人的生日都要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都是自己的母亲节。北京市通州区的许多小学开展“我的母亲节”活动,每人一本“我家的母亲节”小本子,记录下自己的孝亲言行,把中华母亲节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把学校教育同家庭践行连接起来,展现了中华母亲节的魅力。
  夏长
  夏季是生命加速生长繁茂之时,也是需要特别保护健康生长之时。
  迎夏防疫健身的端午节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全民的迎夏“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在古代的条件下,端午节人们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采集各种药材备用,烧药草汤洗浴……富有民俗特征的最数“艾虎”和“蒲剑”: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贴在虎形的彩纸上,借“虎”张威,就叫“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辟邪驱瘴。艾灸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传至国外。蒲,即菖蒲,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以“剑”张威辟邪,或插或贴于门楣。“蒲剑”可以散发芳香,清除污浊空气,还可通窍醒脑,驱赶飞虫。这些都是利用自然资源防疫防病。2003年春,当“非典”肆虐时,艾叶、菖蒲等又光临百姓家中,古老的端午习俗又回到人们的记忆。端午节来临之际,应旧俗新用,提倡开展夏季爱国卫生活动,发扬端午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思维结构模式中,讲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阴阳和谐均衡。端午邻近夏至,夏至是每年中白天最长之日,是阳极阴衰之时,根据阴阳平衡的和谐理念,需要扶阴抑阳。“水”属阴性,所以端午的许多活动都与水有关,意在增强阴的力量,冀求阴阳和谐均衡。龙舟竞渡和祈雨,最初固与祈求水神保佑有关;就是粽子,也与阴阳观念有瓜葛。粽子古称角黍,黍又称“火谷”,古人认为属于阳性,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性,以阴裹阳,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许多地方端午节令食品有鸭、咸鸭蛋,那也是因为鸭子是水上动物,属于阴性。而冬至则相反,需要吃阳性的狗肉。节令食品都讲究阴阳调节,这里面大有学问,是很需要研究、很需要开发的。中医特别讲究阴阳平衡和转化,讲究五行相生相克,讲究“天人相应”,这些都出于同一个思想体系。
  对节候风俗人们总要作人文的解说。各地区的“解说”又往往与纪念本地域的先贤挂上钩,形成民间传说。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总是宣扬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的故事,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有说法称端午节“起源”于营救和纪念屈原。
  屈原当然不是端午节的起源,但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屈原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伟大诗人,他以自身的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他以伟大诗篇表现了自身的高洁人格。端午节的其他相关人物,也多有刚健气质。如,伍子胥为伸张正义,坚忍不拔,矢志不渝,刚烈不屈;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务致国强;连曹娥之投水救父也具有刚毅壮烈的气概。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可能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命意识的发展,赛龙舟增加了古代的禳灾驱瘟的祈愿,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又演绎出追悼屈原等人杰的文化意义,还发展成为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龙舟赛的根深深扎在民间,扣人心弦的龙舟竞赛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它早已成为过端午时的一项最热烈的、最富有激情的庆祝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以及人们心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昂扬斗志。
  七夕节可叠加中华情侣节
  青年人很需要表达爱情的节日,于是被二月份的西方情人节所吸引。其实,中华民族早有自己的情侣节。2003年3月,我就向有关领导建议以七夕为中国情人节,领导在首肯的同时指出,最好叫“情侣节”。所以,其后我都提倡以七夕为中华情侣节。
  2010年中宣部等七部委《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以下简称“节日主题方案”)正式把七夕列入重要传统节日“七大节”中,并指出,七夕的主题应突出“爱情忠贞”。“爱情忠贞”,这不是情侣节是什么?
  从古到今,有一些两性关系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有的是单纯的性欲望,有的是一种物质的欲望,通过婚姻来求得物质享受上的满足。牛郎织女的情感世界、七夕婚恋观,强调的是婚姻自主而非屈从外力,看重的是人格人品而非权势财富,赞扬的是忠诚坚贞而非轻薄浮浪,追求的是精神高尚而非一时情欲,赞赏的是勤劳持家而非好逸浮华。这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婚恋观、中华民族优良人伦传统的表现,与时代精神相融通,是现代人应当继承发扬的,是有利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抵拒不良风气影响的。今天,我们应当从传统七夕节所固有的文化蕴含中,提升出积极健康的婚恋观以作为中华情侣节的精神,并创造出适合当下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节庆方式,把传统和时尚融通起来,发展出为广大群众所喜欢的七夕中华情侣节。
  爱情是永恒的题目,中华民族重人伦、重家庭,情侣、夫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伦关系之一,是一个家庭稳定与和谐的基石。“家和万事兴”,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酸甜苦辣的窝。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丈夫或妻子,关键是夫妻要相向而行,以包容的心态处理好差异和矛盾,而不是动不动闹分离。牛郎织女本身就是已婚的夫妻而且有子女,以牛郎织女为形象代表的七夕情侣节,不是单属未婚情侣,而是涵盖各个年龄段的夫妻情侣。
  中青年夫妻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夫妻恩爱是最生动直观的全天候家教。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因此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父母是结合的。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夫妻长期不和波及于孩子,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压抑乃至扭曲,甚至乖僻走上邪路。
  对于老年夫妻,“老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恩爱存折。古汉语单音节词多,但在夫妻关系上,偏要用双音节的“恩爱”,强调“一日夫妻百日恩”,要有感恩报恩的心态。老年夫妻尤其如此。夫妻之所以能够白头偕老,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长年相濡以沫的日常生活中储存下了“恩爱”,在共艰危共患难中不离不弃储存下了“恩爱”。这种恩爱是任何引诱都不能战胜的。“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夫妻情义长”,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秋成
  秋季农作物要收成了,相应阶段的人生也成熟了、有成就了。
  团圆共享丰收的中秋节
  中秋节以月亮为标志,可以说是月亮的节日。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中秋的月亮会勾起人伦情思。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月亮勾不起人伦情怀,对月圆,他们甚至会有某种晦气或恐怖的联想。而中华的月亮文化注满了浓浓的人伦情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纵的时间维度上看,月亮纵览古今,穿越时光通道,令人勾起往昔的回忆、故乡的回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妇孺皆能背诵,它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月亮情结。“月是故乡明”,把月亮跟故乡,跟亲情、乡情、友情、爱情联结起来。从横的空间维度上看,月光普照大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华儿女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对中秋皓月也会怦然心动,产生心理共振,心灵感应,互相凝聚,“千里共婵娟”。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中国人面对中秋皓月,仿佛面对可以倾诉衷肠的神秘密友,任何隐秘的憧憬和期盼都可以向她倾吐,托她传递(“明月千里寄相思”),请她代表(“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得到她的护佑。中秋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秋节,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圆。“圆”对中国人有特殊的含义,中国古代认为天是圆的,圆是完整的,没有偏缺,所以叫圆满。圆满就是十分完整,无所欠缺。中秋节的月亮是圆满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时候也希望人间圆满,首先就是团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安享天伦之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占有重要位置。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不是个人独好,而是周围的人都好,大家团聚和谐。团圆又不限于家庭,团圆是中国人祈愿的生活状态——愿景,是中国人追求的生命情调,表现为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祈求。中秋节的主题是人月双圆,所以叫团圆节。中国人讲“国家”,国是扩大了的家。团圆扩大到全民族的团圆,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国家的团圆就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欠缺,代表领土完整统一。所以,不可轻看团圆意识,这是爱家爱国的深层心理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通过节庆可以促进民族凝聚、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
  重阳节可叠加中华父亲节
  古人把从初春到暮秋视为生命由盛到衰的过程,初春是青春勃发,暮秋是行将衰枯。清明节蕴含着如何对待生死的哲学,重阳节则蕴含着如何对待盛衰的哲学,落实到现实层面,就是如何对待老年。
  联合国也并不主张把强势文化的节日指定为“世界”的节日。1982年第36届联合国大会第20号决议提出,建议各成员国政府自己确定一个日子为自己国家的“老人节”。1989年,我国政府决定以本来就蕴含敬老内涵的九月初九重阳节作为中国敬老节(老人节),这是第一层叠加。我国继而又制定了相关法律: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现在节日已经很多,叠加是种好方式,重阳节已立法叠加上中国老年节。中央“节日主题方案”指出:重阳节应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敬老”之外又加上“孝亲”。确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首先要“孝亲”,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孝亲做起,才能真正落实。重阳节再叠加上“中华父亲节”,可促进每人每家的父教子孝。古人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九是最大的阳数。“重阳”,适宜作父亲节,这是顺着“孝亲”而来的叠加。
  再者,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黄帝于九月九日驭黄龙上天的传说,从汉代以来,人们便在这一天祭拜黄帝。把九九重阳祭拜黄帝的这一天,作为中华父亲节,是有历史渊源、有民俗依据的。2013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引爆亲子教育大讨论,“爸爸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哪些责任”成为聚焦的话题。可见,当今社会在呼唤父教,我们正可通过中华父亲节弘扬“天行健”的民族精神。
  6月的第三个礼拜天是美国父亲节,不是国际世界的。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等38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父亲节(我国的台湾地区是八月八日,取八八与“爸爸”谐音)。
  中华教师节应在孔子诞辰日
  现在在农村常立的牌位已由传统的“天地君亲师”趋向于更新为“天地国亲师”,其中“亲”和“师”都是具体的人伦关系。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足见师生一伦的重要。这一伦也体现了家庭之外社会上的“层级”伦理关系原则。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他在中国文化和教育传统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广泛、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万世师表”,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极其宝贵丰富的教育思想,至今还不失其积极意义。例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举一反三、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学思并重、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以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后生可畏”,“当仁不让于师”等等经典名句,为世人熟知,流传千年。孔子博大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教育实践,是中华民族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精华具有长久的魅力。
  现在的教师节,多是学生为老师庆祝节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尊师。这应该是教师节的一个方面,可教师节还应具有另一层也许更为重要的内涵。教师节首先是教师自己的节日,通过节日可以使教师进一步培养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对所从事职业的敬意。以孔子为形象代表显然有利于丰富教师节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以孔诞为教师节已经多年了,这不是当地的新创,他们也是延续传统。以孔子为教师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我国尊祀孔子的制度化与公元同其始。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皆立孔庙,标志着全国性的祭祀孔子。唐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方学校旁均立孔庙逐渐成为定制。宋徽宗时,孔子已成为学校中“释奠”礼的中心。据《清史稿》记载,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已定孔诞为全民性的节日。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学校制度改革兴办学堂时,在学堂管理通则中就明确规定“至圣先师孔子诞日”为“庆祝日”。1939年民国政府相沿确定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文化历史认同的角度考虑,以孔诞为教师节也是很有意义的。
  从2004年开始,我就以政协提案的方式几次呼吁以9月28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2012年9月,教育部答复:同意我们的意见,修改教师法已列入立法规划。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师法等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我们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孔诞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教师节。
  冬享
  天寒地冻的冬季,农作物已冬藏,人也冬闲,安享一年的劳动成果,安安生生过大年。相对应的生命阶段也进入安享人生的晚境。
  辞旧迎新的中华年
  年终岁首是辞旧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时,也是庆享一年成果、规划新年生活、燃起新的期望之时。年复一年的仪式,积累成“过年”习俗,不断积累文化内涵,形成年俗文化,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愿景”——祈愿的生活状态。
  人伦情义是年俗文化的精髓。过年回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功利境界回到天伦境界。许多人觉得现在的年味淡了,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代的原因。市场经济、现代化是社会进化的大趋势,这期间,如何避免过分功利化是个大课题。过分地以功利为指归、以功利为算筹,就会扭曲人的正常感情,就会削弱人伦情义,甚至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压岁钱本意是表现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精神元素重于物质元素,文化价值重于经济价值,现在有些人却只看钱数不看人情。在此情况下更有必要经营好中华年,过好年可以成为疗治现代社会病的一剂良方。
  “每逢佳节倍思亲”,贯穿过年的始终是浓浓的人伦情义。祭拜祖先,夫妻恩爱,亲慈子孝,感恩长辈,关爱晚辈,安享天伦之乐。从敦睦情怀、慈爱心肠扩及敦亲睦邻、友朋温馨、人际和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就是“福”。西方“圣诞老人”的身份是“天使”,中国赐给压岁钱的是长辈,不需要化装成天使。我们的天堂不在彼岸,而在自己营造的天伦之乐、和谐境界中。
  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不投入感情,除夕团圆饭只是吃吃喝喝,压岁钱只知道钱数,拜年只是乏味的客套,发贺卡只是文字游戏,一切年俗只是古旧枯燥的形式。而一旦注入了真情实意,一切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谛。
  2012年我给中央电视台文明之旅做中华年(春节)节目,就推荐了孟子后裔的一家如何以“压岁礼”代替压岁钱、三代人过年如何享天伦之乐。第二代的儿媳这样写道:过年子女们最珍视的是老人给准备的压岁礼物。老两口把对每个子女一年来的工作生活以及对父母的孝行和对来年的希望,写在彩色纸上(常常以诗的形式),然后装进婆婆精心制作的各种样式的“压岁礼包”里面,这珍贵的礼物是在新年钟声响过后,我们向老人拜年时,老人送给我们的压岁礼,小孩子们也每人一个(里面有时还有婆婆缝制的属相)。这压岁礼既体现了两位老人的生活情趣,又体现出老人对子女的牵挂,同时也成为他们与儿女交流的又一种方式。在整个过年期间,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一方面,老人设计各种娱乐活动让儿女们开心,另一方面,儿女们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老人高兴,全家人是其乐融融。
  中华年,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友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它是社会和谐的促进器,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是人伦情义的强化剂。
  回家过年就是人伦感情。近年过年,人们更加注重重温家庭与人伦亲情,以及友情、乡情、爱情……更加看重团圆、团聚、团结。除夕的年夜饭是团圆饭,是过年的仪式,是生命的盛典,不仅是在世人的团圆,而且是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不远千里冲风冒雪赶回来,不是单纯吃饺子,而是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赶回来参加阖家团圆的盛典,实现阖家团圆的愿景,这是一种心愿,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愿、责任与义务,常常还携带着一件件不远千里带回家的礼物,不论贵贱,都承载着人伦的温情。
  普天同乐闹元宵
  元宵是过年和冬闲时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大检阅,人们以娱乐嬉闹的方式为年假作总结。如果说除夕和大年重于家庭团圆、家族亲友的团聚,那么,元宵节则是社会性的大活动、群众性的大狂欢。据传,汉文帝就规定正月十五要“与民同乐”,让家家张灯结彩。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在宫外立20丈高的灯轮,上结灯彩5万盏,“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灯轮下有千余少女载歌载舞。唐代正月十五前后三夜,“金吾不夜禁”,让民众观灯游乐。这一传统历代相沿,不仅宫廷,府州县衙前也用灯彩堆叠成山,像传说中海里巨鳌的形状,称为鳌山,让百姓观赏,以示与民同乐。宋代有了焰火,皇宫观灯的高潮是放焰火,府州县也仿效。花灯制作的技艺也有很大进步,彩灯华丽奇巧,琳琅满目,喧闹的群体性游乐,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构成元宵节热闹绚丽的景象。“闹元宵”,一个“闹”字点出元宵节的红火,中华民族比较不尚张扬,有点狂欢节味道的传统节日当首推元宵节。
  人们和大自然一起经过一冬的休整,积聚了能量,闹过元宵,上班的上班,开工的开工,外出的外出,新一年的劳作就要开始了。

江苏苏州清明祭祖出会民俗活动 王建中 摄

元宵节豫园赏灯人如潮 钱卫忠 摄

香包飘香迎端午 刘勤利 摄

南京夫子庙举行祭孔大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