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勤建】我国传统年节传承保护的世界意义

【陈勤建】我国传统年节传承保护的世界意义

【陈勤建】我国传统年节传承保护的世界意义
在全球化、现代化、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变革,民族文化传统经受着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空前冲击与挑战。进一步加强我国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七大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其意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传统节日保护是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潮流。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正如生物多样性对自然界来说是必须的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也是必须的。”多元文化的发现和发展是当代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文化的多元化是指各民族大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特质,并在全球化中汲取营养,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由于全球化不等于一体化、同质化,全球化中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千差万别,使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多元化发展将长期保持下去。


世界各民族国家在自身发展的不同模式中,早就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理念。19世纪末,留法后又为清代外交官的福建人士陈季同,针对当时法国和欧洲一些人对中国社会的不解和狂妄的污蔑,用法文写了专著《中国人的自画像》,用亲身体验就中国社会文化做了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另类的描绘和解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此书一出,引起轰动,旋即被翻译成10多种文字,风靡欧美。可以说,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多元文化模式在欧洲的首次系统亮相。


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发展的步伐。但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无法简单地拷贝复制。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根基必须深深扎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努力地按照本民族的特色来发展自己。如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把确立民族特色和自身的文化身份作为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七大节日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显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蕴涵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特有的精神文化标记。它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文化的力量,始终支撑着我国民众的生存、发展和进步,也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对它们科学地实施保护传承和传播,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传统节日体现了特定地域民众对天地物候变迁的独特认知。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它们不是先民在原始生活的狂野中胡思乱想蹦出来的,而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宇宙生命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


以农历年节为例,它的形成与我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相应,受季节风候的影响,很多地区有着明显的季节分野。远古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和植物生长一岁一枯荣的特点,有了岁年的感悟和春播秋收两大节令的认知。其时人们对年的时序季节,只有春秋两季。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大致是随春秋季节风候节律而动。孔子写历史,称为“春秋”,也是由此而来。


总之,年节是远古“春秋”季节节律中的一个节点,也是我们远古先民对生存地宜人生态自然节奏的触景生情:人生和万物生命一体化意识的独特理解、深切体验、真情祈愿。


我国传统节日内蕴独特的地方性生存智慧,中国本土固有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地方性知识这一理念,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化学者格尔茨创立的。中国古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似是这一理念的更早的表述。如端午节起始于古人顺应节时的养生理念。因其间,多阴霾不正之气,百虫出动,是流感、腮腺炎、猩红热等流行传染病的易发季节,为了驱邪祛毒,于是古人想出许多办法来防病强身。端午节节俗——食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悬艾叶和菖蒲、缚五彩线、配五彩香囊、赶端午药市等,都是先民自我保护理念的习俗实践活动,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智慧,反映了先民自远古以来人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理念。环视当今世界,单边科技主义的发展观,过分强调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以生态环境的破坏,换得一时的安逸,并埋下了永久灾难的祸根。而我们的端午节俗,面对天时地利的变化,所采取的各种做法,却是因地制宜、顺应节时,顺势营构适宜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以利自己和族群身心的健康发展。套用时髦词汇来说的话,这反映了我国先民萌芽状态的朴素的“生态文明观”。它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标志性的、传承性的知识文化,也必然是全人类珍贵的生存智慧和文化财富。


传统节日,是地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体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模式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奠定了基石。中国传统节日这一悠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确立我国民众文化身份、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开辟了新的通道。



(作者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
微信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U1MjUxOA==&mid=206852005&idx=1&sn=e988939430ff3200dd5d5975c093439c#rd

[ 本帖最后由 若只如初见 于 2015-10-8 17:21 编辑 ]
欢迎关注“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