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非遗中心走进巴渝民俗文化村参观学习
民俗文化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补充,共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具有普遍性的传承性和变异性。
2014年4月27日,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位学生研究员随李双雄老师一起来到坐落于重庆市渝北区的巴渝民俗文化村,一起感悟巴渝民俗的独特气息。
民俗文化只有优雅的生存,体面的存在,才可能有尊严的重生。我们做文化研究工作的,必须全面了解文化的生存要求,尊重文化的本性,才有资格去谈保护和传承。而要掌握这一切必须走出去,到该文化的生存环境中去感悟,还必须静下心来读书,到该文化的时空境况中去分析。
——李双雄
参观完巴渝民俗文化村,让我感受到各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差异性。中国地大物博,从距现在大约4.2~3.85万年周口店现代人开始,中国的民俗文化一直在传承和不断的衍变,直至现在各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一些古老的民俗文化慢慢被人遗忘直至消失。每个民俗文化都象征着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希望我们用心去体会,保护并传承下去。
——陈进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的冯骥才先生曾说:“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是长城,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落。”,所以村落的价值可想而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巴渝民俗文化村就是祖宗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里面有花雕大床、寺庙、孝节牌坊、婚礼院及清代光绪年间的题词等。对我们研究村落和历史文化有非常大的帮助,不去参观就难以感受巴渝文化的气息,难以体会巴渝人民的智慧。难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现在巴渝民俗文化村开发和保护的力度是相当大的,这也是对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总之一句话,参观了巴渝民俗文化村,颇有感受。这是一次古典历史文化的洗礼,历史的气息久久难以让人忘怀,这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的心声。
——刘红波
是她用美丽淳朴的外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驱使着我的脚步,让我来到碧津公园近距离的去看,去感受她独一无二的魅力。在晨曦中逐渐靠近她了,兴奋和期待赶走了一路颠簸带来的不适和疲惫,我们纷纷涌下车,问候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碧津公园。顿时踏进了一片绿意盎然的世界,参天大树饱含深情的对我们招手致意,呼吸一口纯净的空气,身心无比畅快。
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景。那树木花朵如此纯净而清澈,又如此深邃,充盈在眼中的是无尽的勃勃生机。碧津之美,碧津之魅,都深深印在我的心底。我的相机只能抓取有限的美景,我的文字也表达不出全部的感动。但是,我谨以自己仅限的语言表达出我的感受,和所有人一起分享,愿那片美丽的景色,也能给你的春天带来一抹靓丽。在这里,你可以沿着湖边散步;你可以欣赏到令人身心愉悦的美景;你可以放松心情。这次的出行让我对之前的想法打了一个问号?为什么非要在喧闹的城市寻找自己的安息之地,固执己见的为金钱的诱惑而奋斗。每天生活在简单,清静的环境里,这样的环境才最真实,最实在。简简单单的生活才 是最好的,当下拥有的才是最真的。碧津之行,抛开世俗的喧闹,在这宁静的公园寻找内心的一片平静。
——罗莉莉
有时候人们会说礼仪是什么?礼仪有什么用?
我想说的是,当我们已经脱离了洪荒时代野蛮,进入人与人之间互动,分工合作阶段的时候,礼仪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之间的隔膜。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信任感。
礼仪是一种象征,一种认同,也“是一种交流的媒介”。人是社会中的人,群体与社会正是通过这种礼仪对新的成员予以接纳与承认。
今天参观重庆渝北的名俗文化村,展现在我们眼中的是文明中最纯粹礼仪文化,在展览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是在祠堂中高高挂起的那块匾额以及在匾额之下的“中国第一龛”的金木雕家神龛,其形象之高大,用金之厚重,堪为世间所罕见。六条神彩飞扬的金龙,众多的神仙,人物,传说,故事更令观众赞不绝口,看过大足石刻和渝北木雕的人都说:石刻精华在大足,木雕精品在渝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俗仪式,而在渝北,你可以真正的体验其中的文化积淀。享受在风景中那一抹重庆最浓厚的仪式文化。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