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海民俗学沙龙第二次活动综述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上海民俗学沙龙第二次活动综述

上海民俗学沙龙第二次活动综述


    2015年4月11日下午14:00至18:00,上海民俗学沙龙第二次活动在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顺利进行。上海市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同仁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沙龙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来自复旦大学的郑土有教授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徐赣丽副教授。
    郑老师的发言以《新民间文艺的“政治性”与“艺术性”问题探讨——以农民画为分析重点》为题,郑老师指出:“新民间文艺是指1949年后在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体制下形成的民间文艺,以农民画、新故事、新民歌为代表。它们不同于传统民间文艺,不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文化主管部门有意组织下开展的文艺创作活动,其目的是配合政府的宣传工作,作为宣传手段之一而呈现,具有明确的“政治性”;但它们的作者不是专业人士,而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沿袭或借鉴传统民间文艺的形式,其作品具有民间文艺的部分属性。”郑教授给大家呈现了丰富的民间文艺作品,并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这些作品是否属于民间文艺的范畴?政府主导的文艺创作活动,其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性”?如果说这些作品具有“艺术性”,那么“政治性”与“艺术性”是如何协调的?“艺术性”是如何在“政治性”背景下生成的?气氛融洽而又热烈。


   徐老师的发言以《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化及民俗学问题》承接上次沙龙王晓葵老师的话题,对民俗传承的变化再作深入阐述。指出当代社会,传统民俗日趋衰微,许多民俗的传承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迁。因为伴随城市化和现代媒体日益深刻地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民俗传承母体渐渐消失,与此同时,多种新的传承媒介替代了传统的传承模式,民俗不再是无意识的传承,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生产过程。这导致民俗朝向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方向发展,民俗学研究对象因此也面临转型。徐老师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也引发了大家不少的追问。深入切磋学术,充分交流观点正是学术沙龙的宗旨所在。
   

     本次活动还增加了新人成果展示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张海岚同学给大家秀出了她的新近采风视频《信仰的边缘》,记录了藏族尼僧真实的一天。大家看得极其认真。

   本次沙龙活动由东华大学汉语言系主任柯玲教授组织和主持。最后大家还交流了近期沪上高校的学术活动信息,沙龙发起人之一黄景春教授还与大家商定下次沙龙活动地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