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有两大任务,一是理解什么是人,二是理解人性是如何透过多元的文化表现出来。数码科技的蓬勃发展给这两者都带来了新的作用力。《数码人类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与数码科技如何辩证地相互定义。最终我们试图得出一个结论,那便是“数码科技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社交网站到数字化博物馆;从数字时代政治学到电子商务,浸润式的数码科技,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仅仅用数据来说明与理解问题显然过于太苍白,我们需要长期的定性研究,来分析人们是如何使用数码科技,而这样的行为又如何对其使用者产生影响,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数码科技又是如何得到广泛运用与开发的。
《数码人类学》收录了数码文化研究领域杰出的人类学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向读者展示了如何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来有效地理解数码文化。《数码人类学》可用作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文化研究、媒体研究等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教材。
丹尼尔·米勒,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资深教授,世界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伦敦大学学院是全球排名第四的著名高等学府,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在世界各大排名中始终名列前十。近年来,该系在丹尼尔教授的主持下,力推人类学学科建设的重大革新,开设全球第一个数码人类学专业。伦敦大学学院的数码人类学专业,是全球首个以人类学研究方法研究数码时代人类社会关系的学科基地。
近20年来,再没有任何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变革,可以与数码科技所带来大的社会巨变相媲美。这样的变革不仅在于新科技的使用、新的信息传输与储存方式,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科技变革给人类的交际互动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仅仅用科技的角度来研究理解这样的社会变化,实在是太苍白了。
“数码科技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人类学是能够试图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学科。数码人类学这一全新的人类学子学科,将人类学传统的田野调查法用于数码时代人类社会关系与互动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及实践价值。
近十几年来,丹尼尔教授出版了人类学研究领域全球第一本有关因特网的研究、第一本有关社交网站的研究、第一本有关移民与新媒体的研究、第一本数码人类学的研究生教材《数码人类学》(2013)(该书已由王心远翻译成中文,近期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及第一本视频通讯的研究。近40部学术著作被翻译成15国语言,在中国学术界也日益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