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开拓中国史诗学研究的新视野

开拓中国史诗学研究的新视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12月15日 14:58 作者:项江涛 高荷红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项江涛 通讯员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史诗学”重点学科项目组于2014年12月10-1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学人对话:史诗与我们”学术圆桌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文联和本所的18位史诗学者围绕“回顾‘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历程”,“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和理论前瞻”、“资料搜集、田野研究与数字化建档” 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史诗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首先说明了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进而对比了中国史诗学的发展现状与国际史诗学的新进展,强调年轻学者将新元素纳入到传统史诗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鼓励中青年史诗学者在立足探寻本土史诗传统的同时要主动打开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史诗学术界的理论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郎樱和杨恩洪两位研究员多年来分别从事《玛纳斯》和《格萨尔》的研究,她们立足于各自几十年来的田野跟踪调查结果对当下的史诗传承现状作出了分析,两位老专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国家级传承人的相继去世给史诗的代际传承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与此同时,年轻一代歌手的涌现则带来了新的契机;史诗学者应更多地着力于对年轻一代传承人的调研。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发,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讨论了“传承人和实践者”的概念及其界定,为探讨史诗传统与传承人研究现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此次圆桌会议在主题发言中始终穿插着即时讨论,形式活泼。几代史诗学者结合个人研究方向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不但归总了《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三大史诗研究的前沿性成果,还从史诗与音乐、史诗与建筑、史诗与政治等角度,为史诗学研究增添了若干新的维度。话题的多样性和对话的开放性,则将这次会议逐步引向深入。从史诗叙事结构与命名方式到史诗与神话的跨文类问题,从南方史诗的类型学研究,到满—通古斯语族的史诗群集现象,学者们的讨论不乏争鸣和思辩,尤其是在史诗学的文类、术语及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既有学术史的反思,也有新观点的提出。此外,年轻学者们还就东西方史诗研究与中国史诗研究格局的比较、西方古典学界的史诗研究新成果和新方法、人类语言学家戴尔·海默斯的“言说模型”与史诗田野研究的工作模型,以及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与史诗演述传统的切适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田野研究一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史诗学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关注传承人群体、重视本土受众和不同的实践者对维系史诗演述传统及其存续力的作用,也是学者们日渐深化的共识。

  讨论结束后,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和中研网总工程师李刚为与会学者演示了一年多来集全所史诗学者之力而得以推进的“中国史诗学百年回顾展”及其他几个数字化建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就史诗资源的数字化归集、数据化集成和网络化发布等问题征询了参会学者的意见与建议。此外,每位参会学者在会前或会后都提交了“中国史诗学专家调查问卷”,积极为中国史诗学的学科建设建言献策。

  这次圆桌会议是中国史诗学界的几代学者的真诚对话。对于学科建设来说,学术传统的代际传承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者们纷纷表示,希望“学人对话:史诗与我们”成为“中国史诗学”重点学科定期召开的学术活动,适时集合中国史诗研究界的中坚学术力量,探讨史诗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深层次的对话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史诗学”的学科能力建设,切实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学理研究,巩固口头传统领域的专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