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生活:2014年春节期间的调查报告

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生活:2014年春节期间的调查报告

  【本文是我根据2014年春节期间的调查简单写的调查报告。偏故事叙述,请各位多多指教。】


  一、基本情况介绍


  2014年春节,1月31日到2月10日期间,我在重庆市梁平县回龙镇红星村对当地流动人口的婚姻选择与家庭生活进行调查。


  这次调查,我总共访谈了5个外出打工者,其中两对夫妻,这五人互相之间也是亲戚。四哥叫天启,1962年生,初中毕业;四嫂叫静,1965年生,高中毕业;五哥叫天云,1965年生,上学到初二;五嫂叫钰,1967年生,初中毕业;年轻流动人口叫峰,1990年生,初三没上完,峰是天云和钰大女儿琼的丈夫。(文中提到的名字均为化名。)


  二、访谈中的主要发现


  在这次调查中,我问了他们外出打工的情况,他们以前谈恋爱的情况,他们结婚的情况以及婚后生活的大体情况。我的发现主要有以下这些。


  1农民也有着浪漫的感情生活


  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反驳了那些认为中国农民不懂浪漫的观点,我这次调查得到的资料支持了阎云翔的观点。事实上,之前我自己也存在这样的偏见,认为像我父母这一辈的人肯定是听父母的安排和一个之前都没有怎么接触过的人结婚,大家在一起主要是凑合着过日子,双方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亲情而不是浪漫的爱情。调查的结果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且不论年轻的峰和琼是自由恋爱然后结的婚,老一辈的钰和天云也是自由恋爱,静和天启虽然是介绍认识的,但在婚前也交往接触过一两年的时间。我第一次访问静的时候,她的小女儿乔说的就是让她讲讲当初天启追求静的浪漫故事。钰也讲到,她年轻的时候追求的人还是蛮多的,有一个人甚至在她生了两个孩子之后还在给她写信,想钰和天云离婚,然后和他在一起。峰和琼的年龄与我相仿,峰在结婚之前谈过几次恋爱,其恋爱的情况且不论浪漫与否,但就恋爱经过来看,与普通大学生的恋爱情况没有根本性的差别。


  两代人在婚前都有一段交往的时间,但就具体的交往情况,则又有时代的差异。林耀华在《金翼》中讲到黄东林订婚后在船上巧遇了自己未来的丈人,按当地习俗,在婚前接触未婚妻家里的人是不合适的。黄东林于是竭力推脱了老者让他去家里做客的邀请。在清末福建地区,在婚前即便只是接触未婚妻的家人都是非常不合适的,更不要提与未婚妻交往了。到了90年代,阎云翔发现下岬村订了婚的年轻人一起到旅馆中住一晚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天启和静是1985年结的婚,他们订婚到结婚有一两年的时间接触处、交往。天启一般会在过节的时候去静家,去的时候会带一些礼物;静也会在过节的时候到天启家来玩。这些节日主要就是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期间的往来既是双方接触的机会,也会通过节日时的往来情况反映双方的关系。静中途有段时间不想和天启继续相处了,因为嫌天启家“破事”比较多。有一两个节,静就没有去天启家;但是天启一直坚持来找静,过节时一直有来。后来,过一个节的时候,静来了天启家,然后他们就继续在节日期间往来。当时天启还在村里小学做代课老师。经常上完课后,天启就会到静家,“帮忙干活”。天启到静家做帮工,他主要是帮着静干活,两人一边干活就一边聊天。但是双方交往时一般都有其他人在场,很少有单独相处的机会。


  钰和天云结婚要晚几年,他们属于自由恋爱。当时钰和天云都在外面打工,因为是一个镇的老乡,打工期间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时间久了,有了好感。他们俩的合影被人拿给了钰的父亲,她父亲很生气,催着钰回家。钰和天云一起回的家,回家后他们就订婚、结婚。钰和天云打工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住厂里提供的集体宿舍,事实上两个人交往的机会还是比较有限。


  峰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琼。当时峰在惠州打工,琼在深圳打工。听朋友提到琼,峰以为琼是他以前的同学(同名),就通过那个朋友拿到了琼的QQ号。聊天之后,发现原来是另外一个琼。不过两个人并没有从此断了联系,在与琼聊天的过程中,峰认为琼比较懂事。不久峰回家参加亲戚的婚礼,当时琼也在家。峰用摩托车载着琼出去玩,亲戚朋友开玩笑问他:“载着女朋友吗?”然后峰就和琼确定了恋爱关系。婚礼结束后,琼和峰一起去了惠州,两个人一起生活,开始同居。这已经不是峰第一次同居了。他之前和一个女孩儿认识几天就搬到一起住了。双方感情并不好,峰认为女孩儿太懒了,不工作,待在家里也不做家务。后来峰生病了,女孩儿也嫌弃峰。双方就分手了。峰对琼的评价还是很好的,他认为琼懂事、体贴人、勤快、口直心快,和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比较轻松自在。


  2婚姻选择中的影响因素


  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自己和父母看重的条件可能不太一样。总体而言,个人比较看重对方人的整体条件,父母比较看重家庭的经济条件。


  静在与天启认识前与另一个男孩儿订过婚,当时静17岁,男孩儿比静还小点儿。媒人和静的父母带着静到了男孩儿家。男孩儿父亲在邻县工厂里做会计,这在当时社会是非常不错的工作,甚至被认为是“当官的”。静的父母认为男孩儿家很不错,家里有钱,就同男孩儿家订亲了。当时静还小,她也没有反对。订亲后,静与这个男孩儿时不时地会有接触。静自己不太喜欢这个男孩儿,因为他“太懦弱”。订亲后大概半年的时间,男孩儿的父亲说让静去接他在厂里的班。听到这件事后,静勃然大怒,非常生气,因为她认为这是对方想拿钱来收买她,她不是那种喜欢要别人东西的人。她就自己写了封信给男孩儿的父亲,要退亲。静的父母很不高兴。但最后还是退了亲,还把订亲时男孩儿家给的礼金都还了回去。


  静退亲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再帮她介绍对象,因为她“作了这么一场”。后来静娘家的一个亲戚做媒介绍了天启,媒人是天启的亲二婶。静看到天启当时高高瘦瘦这么一个青年,长得比较漂亮,还在小学做代课老师,当时就喜欢。静和天启先是在媒人的安排下在集市上见了面,一起吃了点儿东西。后来静就在家里父母及各路亲戚的陪伴下到天启家来。然后就订了亲。静的父母不太喜欢和天启家结亲,因为天启家比较穷,当时房子也比较破破烂烂的。天启的父亲个子比较矮小,做事“不强”,家里兄弟多,天启排行第四,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弟弟天云害过病,花费了家里很多的钱。但静在与天启的接触中,认为天启心好、通情达理,整体还不错。订亲后的接触中,静发现天启花钱大手大脚,脾气还比较暴躁,家里破事比较多,就不太想和天启继续下去了。天启没有轻易放弃,静不太搭理他,他装作不知道,没什么事,继续来找静。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静心软了,因为天启跟她讲“你后面就能嫁得了哦,我可是讨 不到了”。最后静还是和天启结婚了。


  钰在出去打工之前,家里也给介绍过,但是谈了一段时间后就都不了了之了。后来,钰就出去打工了。她和天云的事传到她父亲儿里了,父亲不同意钰和天云在一起,还是因为天云家穷。但是钰想着当时她打工回来,在农村已经是个“大龄”(当时钰22岁)姑娘了,而且天云年轻的时候长得还挺帅的,还是想跟天云在一起。钰不顾父亲的反对,还是坚持和天云在一起了。钰的大女儿琼要与峰结婚,钰和天云都不是很赞同,还是因为峰家比较穷,住的都是老房子,但是琼坚持。钰笑着讲自己当初不听长辈的话,现在女儿也不听自己的话。


  户籍对婚姻的影响在天启的恋爱经历中有所体现。天启十七八岁的时候在河南当兵。当兵时接触到了当地的一个菜农的女儿,菜农为天启所在的部队送菜,女孩儿有时候也会来卖菜。两个人接触多了,然后就谈上了恋爱。后来天启退役要回家了,女孩也不愿意跟着到天启家来。菜农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还是收养的。他们想给女儿招一个女婿,天启也不介意去当一个上门女婿。只是户口的问题落实不了,天启没有办法只能回家。回家后,相隔太远,当时通讯也不太方便,天启就与女孩儿断了联系。


  身体不健康是被嫌弃的重要因素之一。天云得过病,他在家的时候,媒人给说了几个女孩儿,都是因为生病的事情,女孩儿都不愿意和天云结婚。天启当兵回到家乡后,媒人也给他介绍过几个姑娘。有一个女孩儿是天启小学时的同学,天启知道她以前得过病,就不愿意和那女孩儿处。


  3狭小的通婚圈


  我调查的这几个外出打工者,他们的通婚圈都比较小。在地理范围上,都在一个镇子里。从天启家到静家,步行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从天云家到钰家,也大概是步行一个小时的样子;琼到峰家步行约半个小时,骑摩托车不到十分钟。除了静与天启是打工前媒人介绍认识的,钰和天云、琼和峰都是打工后认识的。


  虽然婚前女方家都嫌弃男方家比较穷,但三对夫妇的家庭还是属于一个社会阶层,都是农民,家里都有好几个孩子。


  4办一场婚礼

  4.1“我们办得还是多热闹的”


  在谈到婚礼的时候,静非常自豪自己的婚礼还是办得热热闹闹的。虽然当时天启家比较穷,但是她还是没有丢了面子。静婚礼时,双方家庭都请了客,天启家还请了乐队,按照老规矩来,一切都做得热热闹闹的。


  钰和天云从外地回家后,虽然父母并不同意,但他们还是结婚了。钰和天云结婚没有办婚礼,在谈到自己的结婚的情况时,钰带着比较复杂的感情讲“旅游结婚哦,好浪漫哦”。


  我做调查的时候正好峰与琼趁过年的时候办婚礼,我也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峰在谈到自己的婚礼时,认为不够成功。听到他讲觉得不成功,我还以为与我想的一样。峰和琼的婚礼既有西式的仪式又有中式的风俗。他们在镇上小广场上办的婚礼,很多赶场的人凑过来看热闹。整个婚礼仪式有点儿像一场秀。但峰认为婚礼不成功的原因是他觉得当时的音响不够好,显得婚礼不够盛大。中西合璧的内容倒并不让他觉得有违和谐,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


  办一场盛大、热闹的婚礼让人觉得有面子,而没有婚礼则多多少少有些遗憾。


  4.2不太懂的老规矩


  静和天启从认识到结婚都是按照当时的规矩来的。


  钰与天云是打工时自由恋爱认识的,回来结婚,他们还是要安一个媒人。虽然出于经济原因,是“浪漫”的旅游结婚,但其他的老规矩,如订亲、看家等都是遵守了的,彩礼也是给了的。


  峰和琼也是自由恋爱。他们回家结婚,希望在婚礼中能尽量遵循老规矩,只是有时候大家对于老规矩好像也不太清楚了。峰和琼也安了一个媒人。峰家给了琼家5万块的彩礼。静讲,这已经算少的了。峰家给的彩礼主要是峰自己挣的和借的。峰的父母没有出什么钱。他父母年龄已经比较大了,没有出去打工,父亲还生病了,干不了活,家里没有钱。峰对给彩礼的事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反正后面琼的父母会还给他们小夫妻。峰和琼的婚礼订在初六,是找人看的日子,这既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大多数亲戚也都在,比较方便。峰在过年前给琼的奶奶捉了四只鸡,两公两母。后来又拿回去一公一母,留下一公一母。琼家的房子是琼的父母七八年前建的。建完后,钰和天云也没怎么在家里住,常年在外面打工。天云的母亲,琼的奶奶带着几个孙女住在钰家建的房子里。本该捉给琼父母的鸡变成了给琼奶奶的。峰捉鸡过来的那天已经挺晚的了,但峰要赶在过年前把鸡送过来。送鸡是定日子时举行的礼数,而按老规矩定日子要提前一年,这样让女方家能有时间准备嫁妆。天云并没有给琼准备太多的嫁妆,峰家只能为小两口提供一小间卧室,放不了太多的东西。而且峰和琼结婚后就会外出打工,他们以后挣了钱会自己修一栋房子,并不会再在峰父母建的房子里住。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必要。但天云还是准备了好些新被褥、床单等,这样迎亲那天可以送到峰家。峰和琼的婚礼也请客了,但是新式的请法,两家的客人一起到镇上吃一顿饭就是了。峰和天云平摊了请客吃饭的花费。


  琼婚礼前发生了一点小事情,让几位亲戚还有点儿不高兴。之前天云家讲不需要给压箱钱,也没有准备箱子。但是临婚礼前一天,他们又买了一口箱子,又要有这个环节了。压箱钱是亲戚给新娘的钱,参加婚礼的礼金是给新娘父母的。新娘的叔叔天启本来打算给400元礼金,现在要给压箱钱,就200元作礼金,200元作给新娘的压箱钱。静认为,当年她大女儿媛结婚的时候,钰家才给200元,所以400元已经不算少的了。新娘的舅舅、外公给的都是1000元以上。钰家本来请的三嫂华来主持给压箱钱的仪式,三嫂有儿有女,现在已经抱上孙子、外孙了,是个有福气的人。但是钰家并没有等到华来,他们就自己把仪式做完了。为这件事,三嫂华也不太高兴。第二天送亲需要未婚的年轻姑娘,安排的是琼的一对双胞胎表妹。按照规矩,这并不合适。琼有一个亲妹妹,还有另外两个亲堂妹,理应先安排这三个妹妹送亲。婚礼仪式结束后,请的婚庆公司的主持人突然让亲戚们都上台与新郎、新娘合影。这是大家都没有意料到的环节。当时钰和天云作为新娘的父母已经在台上了。他们俩在台上招呼新娘这边的亲戚上台一起合影。钰娘家的亲戚上台好几个,天云这边的亲戚除了琼的亲妹妹慧,没有一个人上台。他们把琼的奶奶找到,请上了台。然后他们在台上一起合影。送亲的三嫂华自己没有上台,钰家也没有人叫她上台。华不高兴,跟别人说了些闲话。


  静和天启家没有一个人参加琼的婚礼,为这件事钰很生气。静和天启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有时候甚至过年也不会回家。这次他们回老家了,正赶上琼婚礼。静和天启的假期比较短,回家的时候就提前走了。如果不在初八的时候赶回去上班的话,工资加上奖金,有近2000块钱就没了。琼的婚礼在初六。初六一大早,静和天启就收拾了,带着外孙,媛的儿子晓东走了。静的小女儿乔也很早起床,去送她的父母和小侄子。回来之后,在厨房外面听见钰正在给奶奶抱怨她父母,静和天启在琼婚礼当天走,不参加琼的婚礼,这件事让钰很生气。钰是乔的婶婶,乔与钰吵了起来。在吵的过程中,钰说到不让乔住他们家的话。听到这话,乔非常愤怒,跑了出去,在山坡上给刚刚离开的父母讲了这件事;还给自己的朋友电话,让他们来接自己。当时才凌晨五点左右,天还没有亮。天云追着乔跑到山坡上,要把乔劝回来,天这么黑,也怕乔出事。乔给朋友打完电话后,就回到钰家,去楼上把她的个人物品都收拾好,搬到了三嫂华留在村子里的空房间里。不一会儿,乔的朋友就骑着摩托车到了,他帮着乔一起搬东西。搬完之后,乔就和他一起骑着摩托车走了。这样静家没有一个人参加琼的婚礼。


  从琼婚礼中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天云家在采取依照哪种规矩办婚礼这件事上并不确定。他们又想按照各种老规矩办婚礼,但又觉得老规矩太麻烦,而且对老规矩具体该怎么做也把握得不清楚。这样,很多亲戚对他们的做法都不满意,加深了亲戚之间的矛盾。


  5流动的生活


  我访谈的这五个人,他们都有流动的经历,打工的时间也都不短。这一部分对他们打工时的生活情况进行一些描述。


  5.1流动的方式


  李强教授认为我国农民工的主要家庭模式有单身子女外出型、兄弟姊妹外出型、夫妻分居型、夫妻子女分居型和全家外出型 。从外出打工的时间来看,最先出去打工的是天云和钰,他们89年就在乡邻的招呼下出去打工了。那时候他们还没有谈恋爱,双方都属于单身子女外出型。峰刚出去打工时也属于这一类型。静和天启结婚后,天启辞了在小学代课的工作,外出做过一些工作;钰怀孕后就回到家乡生孩子,只有天云一个人在外面打工。这两种情况下,静和钰家都属于夫妻分居型(时间不同)。再后来,两对夫妻都是一起出去打工,留下子女在家中,属于夫妻子女分居型。


  钰怀着琼6个月的时候,一个人从外地坐火车回家,生孩子。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当地生。她讲,不知道,当时傻乎乎的。其实,真实的原因更可能是没钱,支付不起在医院生的费用,而且也没有人照顾。琼春节结婚后,现在已经怀孕几个月了,预产期是明年2月。我问琼是否会回家生孩子,琼讲不回家,在惠州生。生的时候她妈钰会过去照顾她。


  5.2业余生活怎么过


  打工的人业余时间很少的,也谈不上什么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静现在做的工作是计件收入,她正式规定的工作时间比较短,只有7个小时,但是静会把任务领回家,利用空闲的时间做,这样可以多挣点钱。事实上静最近的主要工作是带她大女儿媛的儿子。静和媛都在外面打工。静除了上班做工,下班后把晓东安顿好之后,她还会在灯下继续工作。天云开始做的工作很辛苦,倒班制,操作机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天云就亲眼看到过工友的胳膊被卷进机器中。天云下班后既要吃饭、洗自己的衣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也需要抓紧时间休息。后来天云的工作也多是计件收入,厂里赶工,经常加班。钰做过一段时间计件的工作,后来她去做质检。这个虽然也是计件,但是以整个车间的数量计,并不是她个人所能控制的。这份工作相对比较轻松,但是工作时间比较长。


  工厂再怎么加班,过年还是要放几天假的。这才是打工的人真正的休息时间。在外地过年,静、钰他们遵循的还是家里的习俗。除夕夜吃顿好的,初一吃汤圆和鸡蛋,然后再出去拜新年。找老乡或离得近的亲戚聊聊天,打打牌。虽然在外地条件不允许,静他们也会做一些家乡的好吃的,像灌香肠什么的,增加一些家的气氛。静家有时候会邀请一些单身的朋友到家里来,一起吃饭。


  峰做的工作比较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工资水平还可以,这样他就减少了自己的工作时间。与琼一起生活后,他也会骑着摩托车带着琼出去玩儿,爬山,自己烤烧烤等。虽然空闲时间也比较少,但是显然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懂得生活,也愿意享受生活。


  5.3和当地人的接触


  在外地打工,会遇到很多其他地方来的人,也会和本地人有一些接触。天启和天云都讲到他们与本地人有一定的接触,有些还是朋友,不过这些接触主要还是工作方面的接触。静和钰则很少和本地人接触,因为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


  静家和钰家经常会在外地过年,但是他们并不会按照当地的习俗过年。不过有趣的是,天云家最近又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正准备装修。天云讲到福建那边人们用一些小茶杯喝茶的习俗。天云觉得很有趣,他也在当地买了一套带回重庆家乡,准备安放在他们在镇上新买的房子里。

  6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要把一个家管理好,处理好各种家庭关系,确实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6.1家里谁管钱?


  静和天启夫妇俩,钱由天启掌管着,存折都是天启掌管着。家里买大件的东西也都是天启做决定。但静对这件事并没有意见。在她看来,首先天启并没有把钱乱花了。其次,她认为自己在能力上不足以掌管钱和存折等,因为她不会处理里的事情。以前静和天启因为钱闹矛盾,并不是因为谁掌管钱这件事闹矛盾,而是静气天启把钱乱花了。


  我问天云和钰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闹过矛盾,天云连连否认讲,从来没有因为钱的事情闹过矛盾。钰和天云的钱是这样掌管的。钰挣的工资要相对少一些,主要拿来家用,不够的时候再找天云要。天云的钱则存起来花在一些大件的使用上,如之前建房子,后来买房子,以及两个女儿的学费等。钰挣的工资要支持他们俩在外面的生活,还要为两个女儿支付生活费。大女儿琼上学到高中毕业然后出去打工。大女儿不读书后,钰和天云的压力小了一些,但也没有轻松多久。后来他们的二女儿慧读大学,花费不小。钰挣的工资基本上全都花光了。有段时间,钰的工资卡也是由天云掌管的。


  峰和琼的钱主要是由峰挣的,钱也是由峰保管着的。


  静和钰对这种管钱方式并没有意见,天启和天云并没有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至于由谁来掌管,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并没有访问琼,并不是很清楚琼对于管钱方式的看法。

  6.2婆媳矛盾


  静与天启婚礼后24天,婆婆就提出了分家。讲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静还愤愤不平,刻意强调了两遍。


  在静看来,婆婆要强,任何事都要争个对,这是她家庭矛盾的另一主要来源。婆婆不太喜欢天启,因为天启比较懒,不太会为家里干活。连带着婆婆也就不喜欢静了。有一次婆婆和静起了矛盾,要天启把静赶出去。天启没有听老人的话,老人更加生气了。静对于婆媳矛盾的很多细节都记得很清楚。有次婆婆杀了猪,叫上大家去吃饭,所有人都叫了,就是没有叫静。为这件事,静很生气。


  在静看来,与婆婆的矛盾很多是由老人不公平所引起的。静清楚地记得当时分家的具体情况,静认为分得不公平。分家主要是分粮食,天启、天云和天森一起分家,天云和天森分别得到往年的稻谷1000斤,新稻谷1200斤。天启家分到往年稻谷250斤,新稻谷自己去田里收,共收了约600斤,另外还有500斤华米。分田,天森一个人分了75丈的地,她和天启两个人才分了87丈的地。


  在谈到分家的问题时,静先讲是老人提出的分家,他们年轻人不想分,因为可以跟着老人一起吃饭。聊到后面,静也承认婆婆个性太强了,也不愿意和婆婆一起生活。天云在谈到分家时,认为老人提分家是为了年轻人着想,这样他们就可以去挣自己的财产。如果不分家,他们挣的钱就算是老人的,前面结婚了的哥哥们可以要求分一份财产。


  6.3孩子的问题


  生男生女“都一样”,关键是要有孩子。


  静和钰两家都是两个女孩儿,主要是受计划生育的影响。不过大家已经接受这种情况了,很多人家里都没有男孩儿。不过虽然没有儿子在当地已经不会受到歧视了,但是有儿子的人却总有一点的“优越感”。钰的女儿琼结婚的时候要有女方亲属送亲。他们邀请的是琼的三婶华。三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抱上了孙子和外孙女。静在闲聊的时候提到这件事时,用略带不满的语气讲“他们是有儿子的”。静替女儿媛带儿子晓东已经有一两年了。2014年春节,静和天启回家的时候也把晓东也带回来了。静在闲聊中说过这样的气话,没有带孙子的命,带下外孙也可以啊。


  在天启和天云的心中,没有男孩儿可以接受,但是没有孩子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静讲到她刚嫁给天启的时候,结婚一段时间了,还是没有孩子。天启对她就不太好。等到静生下媛,天启就对她好了;等到第二个孩子乔出生,静和天启的感情就更加稳定了。


  静和天启,钰和天云常年在外,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比较少,这非常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先讲不怎么严重的静和她小女儿的事。这件事是慧告诉我的。静和天启在外面打工,好多年都没有回家,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小女儿乔了。一年,静回家,结果把慧错认为了乔。这件事严重地伤害了乔的心。不过乔后面也很少提到这件事,不是慧告诉我,我也不知道。只是很少有父母认错自己孩子的情况。这种事我小时候也遇到过,不过方向反了。那时候我在读学前班,我妈妈出去打工,我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她了。那天课间,我在学校玩,一个年轻的阿姨拉住我问我话。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丽娜;问我妈妈在哪儿,我说我妈妈出去打工了。结果原来这位年轻的阿姨就是我母亲,很久不见我妈,那么小的我已经不记得我妈长什么样了。后来直到我上大学之前,我妈就很少出去打工了,出去也只有半年、一年的时间。特别是当我面临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些重要考试的时候,我母亲都没有出去打工。她选择在家陪着我,希望我能学好,考个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虽然在外打工很累,但是留在农村的工作强度一点都不逊色。我母亲留在农村陪我读书,就她个人而言,是一种牺牲,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后面就一直很好。五婶钰和五叔天云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他们得到的结果就不太一样。


  钰和天云的两个女儿不太听他俩的话,这已经是我们全家以及周围的邻居都知道的事情。邻居们有时候也会提起他们之间的事情,多多少少带着点看热闹的意思。静讲琼和慧挣的钱一分都不会给钰和天云,而当时媛拿了工资之后,立马就拿去给她爸了。这样的对比让静认为自己的家庭关系比钰家要成功。“慧就是骂哦,她说我读书,爸爸就是初中毕业回来一次,妈妈就是高中毕业,回来了一次。”两个女儿想去爸妈打工的地方看爸妈,钰和天云想省一点钱,就没有让两个女儿去。这让女儿们与父母不亲。“现在有点儿后悔耶,本来就是哎,你看现在慧她们跟我们根本亲都不亲。那时候就是想到个钱钱钱,现在想到后悔,又没有后悔药,(笑)。现在想到这个钱,没有什么意思,钱又买不到亲情。现在慧她们……”长期的分离对亲子关系造成的隔膜是难以消解的。


  6.4孤独的老人


  孩子是外出打工者的一大问题,老人是他们面临的另外一大问题。天启和天云的母亲,也是我奶奶。奶奶有6个儿子,爷爷已经去世有些年头了,大儿子07年的时候生病去世了。二儿子年轻的时候得了脑膜炎,一辈子没有结婚。三儿子在家乡镇上做小生意。余下三个儿子、媳妇都在外面打工。奶奶共有2个孙子,8个孙女。前几年孙女们还小,上学的时候,奶奶就帮着儿子们带孙女,好让儿子们能在外面挣钱。儿子们会给奶奶一些钱,但仅勉强够生活费,日子过得比较紧张。最多的时候,奶奶同时带了4个孙女。自从2011年最小的孙女也高中毕业后,奶奶就回到钰和天云在老家的房子里一个人住着。没有结婚的二儿子天英有时候会回家和奶奶一起吃饭,但是天英总是会在外面跑,帮别人干活挣几块钱。大家都要天英不要出去干活,挣那么点儿钱,饭都吃不好,但天英还是喜欢在外面跑。奶奶今年已经84岁了,虽然她不用干活,但是她的生活过得很无聊、很孤单,没有亲人陪她讲话。事实上,奶奶养了这么多的儿子、孙女,现在一个都不能陪在她身边。


  6.5和娘家的关系


  娘家会为小家庭提供很多支持,从很多地方可以感觉到娘家比婆家亲很多。静结婚没多久,天启就出去干活了,她一个人种着家里的地。到农忙的时候,主要是她娘家的兄弟来帮助她。


  钰生第二个孩子慧的时候要躲计划生育,当时就是跑到钰娘家去生的。慧生下后,在外婆家养到小学毕业才回来和奶奶一起生活。


  前面在讲到琼婚礼时给压箱钱的问题。琼的叔叔给的钱相比于舅舅而言,少了很多。


  6.6靠自己养老


  在外打工的人,春节回到家中,也没什么事可干,大家就经常坐在一起聊闲话。这些闲话很多都是关于村里某某对父母不孝的故事。农民没有养老保险,靠子女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看到村子里儿子不孝敬父母的事情后,钰在访谈中讲到,她要趁现在身体还能动,多挣点儿钱,将来好靠自己养老。这也算是一种新出现的观念和现象。


  三、调查中的不足以及需要继续补充的地方


  在这次调查中,有一些收获,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很多问题没有问到位,这需要在进一步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想好需要问的问题。要提前准备好一个比较完善的访谈提纲。


  其次,第一次调查的时候没有拍照,遗漏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以后需要提前准备好,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问题。


  第三,预调查的时候问题意识不强,提的问题没有重点。这需要我对论文的思路有更清楚的思考。

TOP

谈一点阅读想法啦
1、信息传递方式由信件到QQ或是手机通讯的变化,包括现在的微信、陌陌等之类出现,一方面更加在熟人之间建立及时便捷的联系,另一方面部分即时通讯工具主打的陌生人社交,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的爱情发生的可能性。这样的结果,一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人或者介绍人的中介作用,但是为了遵循老传统,在峰和琼的婚礼上媒人还是象征性的出现了,当然媒人的出现也不仅仅是象征性的,另一个则是出于避免经济纠纷的考量,也就是说一旦订婚或者婚姻出现裂痕之后,媒人的作用就出现了,也就是彩礼的返还问题,还需要媒人作为中介来调和双方。另一个还是关于媒人的事情,就是相亲的场合和参与人员构成也是值得关注的。另外,手机和即时通讯工具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婚姻带了潜在的风险,也就是所谓的第三者的伴随着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的可能性增加了。

2、不可否认,打工对婚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婚姻原来的婚姻可能的半径,通过跨地域的接触扩大了婚姻半径,不再局限于十里八村的乡里乡亲,压缩了媒人所起的作用,一般媒人多为通过各种关系建立起的熟人,同通信方式变化一样,对熟人建立起的婚姻关系有冲击,出现了跨地区的伴侣可能,甚至是买来的新娘。。而另一方面,又基于共同的地域、语言、生活习俗等的制约等,老乡成为了寻找婚姻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团体。

附上之前写的一些
娘家与婆家 ——读《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与后台权力》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hlight=%C6%C5%BC%D2
网络的到来与农村人际生关系变化 - 话题讨论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33703



电子书:李霞:《娘家与婆家》 - 学科知识仓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36709&pid=160781&page=1&extra=#pid160781

TOP

非常鼓励原创交流。我把这个帖子移到学术交流版吧。

TOP

我很喜欢第一个“农民也有浪漫的爱情”

TOP

回复 4# 的帖子

握爪,哈哈

TOP

回复 2# 的帖子

非常感谢你认真的阅读哈。
1你说的第一点关于通讯方式的内容,确实会存在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在扩大谈恋爱的可能性方面。外出打工也扩大了“通婚圈”的可能半径,年轻人在打工的地方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谈恋爱的情况也很多。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结婚的情况相对要少很多。其实感觉城市年轻人在寻找婚姻伴侣的时候也存在“老乡偏好”。
2你谈到媒人的实际功能对我很有启发。我在访谈老一辈人的时候,媒人在婚姻缔结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双方家庭之间商讨彩礼和嫁妆的规格。
3关于相亲的场合和参与的人员。我认为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在我家那边,订亲前会有“堪(音)家”的环节,一般是“堪家”后就会根据情况订亲。我一个堂哥结婚前,他女朋友家有十多个亲戚来“堪家”。当时我们家的亲戚就讲,他们家做法很“老派”。不知道这种情况算不算相亲。现在城市年轻人相亲时的情景,我也觉得很有趣,哈哈。
4第三者的问题。便捷的陌生人通讯增加了第三者出现的风险,对于流动人口而言,他们工作的性质就增加了他们婚姻的风险,很多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但是老一辈的流动人口,他们的婚姻还是比较稳定的。不知道年轻一辈在多了即时通讯的情况下,他们的婚姻状况会如何。

TOP

回复 3# 的帖子

谢谢师兄

TOP

回复 6# 的帖子

媒人的作用主要还是一个调节的作用,双方在聘礼和规格上的问题通常都会反馈给媒人,通过媒人向对方反馈,或者将双方召集到自己家里来商量,同时可以关注一下媒人的立场和说辞,也很微妙,中立中带有倾斜,而这种倾斜看媒人是如何出来的,是哪一方寻找的,或是哪一方的亲戚等。当然了,媒人的作用是持久的,尤其是婚姻破裂的时候,即使过了数年,也可能被拉出来,因而媒人也是一个“风险”职业了,如果调和不当的话,可能影响与双方的走动呢。

此外,在原文中提到的 搬工和逢节送礼物的事情,我们家那边也是有的,这个发生一般是在订婚之后,当然也排除在恋爱的阶段,双方家长都知情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通常是在订婚到结婚这段时间内,最为频繁,也是表现的最佳时机了。这个阶段,开始了互相到对方家里帮忙,而送礼物一般是男方给女方了,而这也是在婚姻出现裂痕时候的一个麻烦问题,这个一般媒人是不管的,这些花费是否要返还也是经常出现争议的一个问题。

TOP

宇栋 婚记:一个女人的成长史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38787&pid=160901&page=1&extra=page%3D1#pid1609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