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景观,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与国际社会无缝对接的,机制化、体系化的文化建设的抓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梳理传统资源,继承历史遗产,开拓产业渠道,培植创新基点,凝聚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受益,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必须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中,汲取力量,找准着力点,担当大责任,履行新使命。在当前,非遗保护面临的重大历史责任,就是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何谓新型城镇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阐述,可以理解为,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所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的话来说就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有论者恰切地指出,这种新型城镇化的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内核是以人为本。无论是人们身份的有序转化,还是大小城镇的均衡发展,无论是城市人居环境和业态的改善,还是文化内涵的提升,其最终目标都是要尊重人的感受,服务人的生活,动员人的参与,提升人的尊严。正是在这里,新型城镇化和非遗保护的理念恰当地融合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的生活生产方式,其天然地是以人为本的,依托于人的活动而存在,为人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享受提供丰富的滋养和支持。城镇化所包含的人文内涵,所强调的文化传承的相当一部分,必然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体现和承载。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一开始,就绝不是被动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开辟一个个文化遗产自保自救的孤岛。我们注意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适度利用和开发,不仅很好地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让当地群众和传承人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并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我们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开展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交流、加强文化教育的支柱和手段,通过非遗延续文脉,壮大文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原则中指出,在文化传承上,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一论述,不仅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还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因素在构筑人居环境,塑造城市个性,展现地域风情,开拓发展空间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动力之一。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至70%的快速发展区间,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因此,如何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新型的城镇化过程,这将成为今后文化工作的更加重要的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更加广泛和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对的时空结构、管理方式、实施手段等将面临新的调整和转变。我们应该配合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过程,建立更加普遍的非遗产品的展示和体验系统,使得人们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能感受非遗,体验传承非遗。我们应该适应大中小城市群的出现,完善非遗保护的四级名录体系,并相应加强传承人的教育培训,促进非遗宣传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相衔接。我们应该以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为目标,加强对非遗项目中生产技艺的研发、利用和推广转化,让非遗不仅通过文化价值,也通过经济价值更广泛地服务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着眼于挖掘和激发城市发展的长远潜力,在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维护人、技、艺、物与社区、村落的整体生态性保护,加大财政扶持和政策引导,并通过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常规评估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保护工作的规范有序的推进。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这一强大动力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中国社会的结构性转化将加速进行。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能否答好这道题,考验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则要通过激活文化资源为这样的历史进程提供深层动力,赋予这样的历史进程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惟其如此,这样的历史过程才同时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费怡思)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年7月28日第8版·非遗
链接:
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7/28/content_132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