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老病逝 津门追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0日10:11 每日新报
|
冯骥才在追思会上发言 |
2008年9月13日,老报人、津门杂家、民俗大家张仲因病医治无效,在津逝世,享年78岁。昨天下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等联合主办的张仲先生追思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冯骥才等多位与张仲相交超过30年的老友及近百位文化界人士和张仲家人共同出席了追思会,追思会通过深情追忆仲老的生前轶事,既肯定了仲老作为老报人、津门杂家、民俗大家的贡献和地位,又寄托了大家的追思和惋惜之情。
张仲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1984年,54岁的他调入天津日报文艺副刊部,为《天津日报》创办高品质高格调的《满庭芳》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在天津日报社工作的这段时间,也迎来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的天津风土人情小说《古董张》《龙嘴大铜壶》《舍哥儿》曾荣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及鲁迅文艺作品奖。其中,《龙嘴大铜壶》还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同时,作为天津民俗研究大家,60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民俗学和天津市井文化的研究,对天津地方民俗民情了如指掌,著有民俗学专著《中国人的头发与脚》《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古玩商的生意经》等,被行内人尊称为“天津乡土文化的活字典”,并在去年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张仲生前治学不为名利,为人谦逊耿直,热心公益勇于奉献,对待后辈更是悉心传艺提携,赢得了和他交往过的人的一致尊敬和爱戴。
与会发言者多是和张仲交往匪浅的文化名人,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和张仲交往的点点滴滴。追忆老友说到动情处,即便年过七十的老人也哽咽泪盈,现场十分感人。冯骥才与张仲倾心相交30多年,张仲的离开令冯骥才一时难以接受:“他走了,从个人情感上说,我少了一位导师、知己、参谋、支持者,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从文化情感上来说,天津民俗文化少了一个活化石;他走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记忆也走了,这种遗憾和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关于老天津,无论什么问题都问不住张仲,方言俚语、民俗典故、街道巷里、五行八作乃至不起眼儿的一些小物件,只要是有特色的、有历史的,拿到张仲面前,他都能将其中的来龙去脉讲个清清楚楚。”张仲是当之无愧的民俗大家,他在天津民俗文化方面浸淫之深、积累之久,无人能出其右,连冯骥才当年创作津味小说时都曾请教过张仲。然而他却带着那些鲜为人知的天津掌故和学问离开了,这让冯骥才遗憾万分,“他和一般科班出身的学者不同,在他脑子里有这座城市细节的每一个画面,他对天津文化深入细微的把握与了解,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他是这座城市的记忆,是一座富矿,亟待开采。抢救民间文化,其实同时也需要抢救老一代的专家学者,有时候,走了一位老学者,就等于我们没了一块文化。我一直想做一个张仲的口述史《张仲:口述天津》,本来计划今年完成的,但是年初他住院了,这件事就搁置了,我们还商量等他出院后再继续,没有想到他就这样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冯骥才说,因为张仲的离开,作为其参与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中国民间美术集成天津卷》的编撰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张仲的离开,让我们损失了一位天津地域文化研究的主将。在追思他的同时,我也希望年轻学者能继承他的学术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遗憾与损失才会少一些。”
新报记者 仇宇浩
摄影 新报记者 段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