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作者:邓海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9-19 | 点击数:116

  月近中秋白,风从半夜清。
  中秋来了,北京的“最堵九月”却不像往年一样严重。据市民反映,无论是拥堵时长还是拥堵程度,今年都较往年有所下降。在中央关于风清气正过“两节”的号召下,不仅那些以请客送礼为主的外地进京车辆大为减少,天价月饼、豪华节礼等也已大失风头、少了市场——中秋未至,月饼“卸妆”。
  看似细枝末节的变化,引得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也忍不住评说道:“所有这一切会带来一个以节俭为新风气的中国吗?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不过,月饼价格不会说谎:贪污腐败产业正在挣扎之中。”可见,一枚朴素的月饼,在2013年的中国经济社会格局之下,寄寓了诸多变化向好之意。今年的中秋节,确实多了些清清爽爽的感觉。
  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汪洋恣意的节日文化与风俗里,仍依稀可辨农耕时代社会生活的鲜活场景。传统节日文化沿袭至今,用作家汪曾祺的话可以阐释:“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应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伴随着消费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正从“内核”向“形式”流转,甚至庸俗化为吃文化、休闲文化。譬如,中国的传统礼节文化,已经分化成两种“流派”:一是继承表情达意的简单传统,属于“礼义仁智信”的范畴,是一种美好的交际习俗;二是披着礼节的幌子李代桃僵,将“礼”装扮成权钱交易的硬通货,规避权力监督,达成灰色收益,上演“熟人规则”。在后一种“流派”中,感情是假,赎买是真。正因如此,不久前,广东省举行的第12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上,当地纪委领导就提醒领导干部:“从查办的案件来看,没有一个老板会舍生忘死地保护干部。”可见,官商之间借助节日达成的“礼尚往来”,从来与人情无关,只和利益有染。
  当我们在“拼假攻略”中体验休闲时光,当法律逼着人“常回家看看”……那些奔腾在历史长河中的节日意象,早就难以“人月两圆”。细究起来,无非是三种原因:一是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不进则退”。面对“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等恶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俗学家曹保明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失控。”节日文化的本真被解构、被稀释,花边叙事反客为主——说到底,这与传统文化没能与时俱进地捍卫文化主阵地不无关系。二是节日文化的传承过于依赖市场,公共文化职能疏于责任与使命。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元宵节不过是一碗元宵,端午节已经等于粽子节。更多的传统节日都成了应付式的过场或者商家打造节日经济的跳板。三是节日被物化的背后,对应着物化的权力。节日成了“劫日”,甚至成了各色潜规则粉墨登场的最佳时机。这背后,显然是因为更多本该被规制的公权,没有及时关进“笼子”里。于是节日文化成了掮客文化,传统节日散发出腐败的气息。
  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回复诗意姿势,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2007年,冯骥才先生就曾提醒说:“如果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 民族文化传承若要拒绝断层与流失的遗憾,就得从这些细小而宏大的节日开始,懂得找寻“回家”的路径。也许,只有沉淀过后的节日,才会让寄寓其间的人性与情感更熨帖人心。
(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文章来源:CNTV 2013年09月18日 16:19
【本文责编:思玮】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问题是什么才是节日的本真?回到唐代的本真么?唐代的本真就真的这么有诗意么?

TOP

希望多点节日气氛!!!

TOP

回复 2# 的帖子

人家只是期望不要过多的社会人情世故的束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