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23  作者:伊犁师院祁晓冰原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组修订

  2013年7月12~16日,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伊犁师范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北京、甘肃、陕西、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湖北、湖南、贵州、上海、广西、云南、福建、新疆等省区的全国30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右键点击图片可另存大图)




  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宣读论文58篇,论文主题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学理论、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及民间文学等四个方面,涉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法,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整理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书写,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研究等话题。

  7月13日大会举行会开幕式。伊犁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治安主持,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朝戈金致开幕词,伊犁师范学院院长杨军到会祝贺并致欢迎词。开幕式之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尹虎彬研究员、伊犁师范学院的吴孝成教授、新疆师范大学的王佑夫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钟进文教授、云南大学的段炳昌教授等专家做了精彩大会发言。

  开幕式上,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针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趋势和学会建设分五个方面发表了意见。他指出,中央和文化主管部门对民族文学的发展高度重视,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少数民族资金的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民族语作品的汉语翻译等工作得到不断重视和加强;民族文学队伍、民族文学的研究成果、民族文学门户网建设等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希望大家珍惜机遇,共谋发展,把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学会学术研讨会采取了大会主题发言与学术讨论两种形式。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尹虎彬研究员的发言《中国史诗学前沿——坚持文化多样性和寻求可持续发展》,指出中国史诗研究的可持续性、多样性、包容性的优势,以及史诗研究的跨学科特色,同时也指出目前中国史诗研究存在的如缺乏跨学科的研究者和跨文类研究等问题。

  吴孝成教授的发言《中国哈萨克文学研究概览》详细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哈萨克文学研究由起步到兴盛的艰难蹒跚而又执着的发展步履与成就,并对翻译队伍、研究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期望。

  阿迪力研究员的发言《论哈萨克、柯尔克孜族口头史诗的互动与交融》认为柯尔克孜与哈萨克两个民族同属一个语支,都有即兴歌手的创作形态,历史上长期毗邻,都从事游牧经济,文化交流和影响密切,两个民族诸多古老史诗在情节、母题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王佑夫教授的发言《当下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臆说——读阿拜的启示》,通过对哈萨克族诗人阿拜论诗诗的解读,对当下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滞后进行了深刻反思。

  刘大先博士的发言《2012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评论年度综述》系统综述了2012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热点话题,包括母语与翻译、少数民族跨界文学研究、多民族文学史观、文学研究如何与文化研究相契合等问题。

  黄晓娟教授的发言《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发展概论》,概览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并对各个时期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成就与特点进行了总结。

  段炳昌教授的发言《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等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分设少数民族文学和少数民族语言两个学科以及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的设想。

  龙长吟教授的发言《构建民族文学话语系统的理论支点》从1827年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开始探源,到茅盾在1949年提出了“少数民族的文学”概念再到80年代马学良先生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学学”概念,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系统的发展,指出承认民族文化特质是构建民族文学话语系统的理论支点。

  杨彬教授的发言《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及入史策略》,认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不明确造成了少数民族文学入史混乱和弱化,所以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最佳策略首先是明确界定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和内涵。

  龚举善教授的发言《新时期少数民族报告文学的“去民族化”五大症候》希望正视并厘清新中国少数民族报告文学在现代进程中的“去民族化”问题。认为在少数民族的现代转型进程中报告文学出现了比其他文体更为突出的“去民族化”倾向,具体表现在文学体裁的书面化、观照事业的全球化、书写语言的汉语化、习得机制的体制化、精神向度的现代化的等五个方面。

  刘红教授的发言《跨境民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民间故事的研究方法,跨境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的意义等。

  乌鲁木齐拜·杰特拜教授的发言《哈萨克阿依特斯研究》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哈萨克族独具特色的民间口传艺术阿肯阿依特斯的特征以及分类。

  曹萌教授的《论东北民族民俗载体及其文学特征》认为东北少数民族民俗载体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特征,从文学批评和研究的角度看,则具有比较突出的文学特征。曹教授试图通过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载体的研究探讨,解析其中的生活文化习俗与地理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丁琪教授的《新时期蒙古族小说中的跨国族叙事》的发言认为新时期蒙古族小说借助跨国族文本叙事和外国人形象的塑造,延续了蒙古族文学传统中的国族认同主题,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下凸显了本民族文化魅力和影响力。

  中央民族大学的钟进文教授、毕桪教授以及大连民族学院的李晓峰教授分别主持了三场大会发言并作精彩点评。

  会议学术讨论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少数民族古代作家文学及民族文学理论、少数民族现当代作家文学三个组进行,其中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组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所遭遇的瓶颈问题以及如何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古代作家文学及民族文学理论组就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播的娱乐化倾向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少数民族现当代作家文学组较为关注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身份问题。

  大会闭幕式上,伊犁师范学院祁晓冰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发言,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致闭幕词。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就所涉及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气氛热烈。研究者关注与研究的空间得以大大拓展,表现出研究角度的丰富化以及研究领域的纵横延伸等特点。本次年会不仅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的研究者提供了一次聚会,也为各位研究者接触、沟通搭建了重要的平台。本次年会取得的很多成果,提出的很多问题,将会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从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积极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组学术交流发言题目举要如下:

  1.张春植:“朝鲜族第六代作家小说主题倾向——以朴草兰的小说为例”

  2.杨春:“宏观方面讲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3.李光一:“中国朝鲜族与苏联朝鲜人文学发展比较初探”

  4.王锋:回族古籍文献在回族学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初探

  5.马金龙:古原小说创作的民族文化审美追求

  6.王亚楠:论艾克拜尔•米吉提现代性创作中的民族意识

  7.张楠:裕固族作家玛尔简小说审美特色

  8.杨金超:身份认同在佤族作家创作中的呈现—以诗人聂勒的文学创作为例

  9.王平:论李传锋动物小说审美取向流变

  10.黄伟林:新壮族小说论

  11.周文英:一个纳西人眼中的《木府风云》

  12.何圣伦:苗文化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

  13.沙媛:民族生态意识的文学表达——以乌热尔图小说为例

  14.唐红梅:论阿来小说中的身份认同

  15.陈永香:彝族史诗《梅葛》《查姆》的演述与彝族丧葬仪式之关系调查

  16.吴晓东:《山海经》里的三座昆仑

  17.杨宁宁:原生态与时尚元素的两难抉择:

  ——从彩调剧《刘三姐》到《印象•刘三姐》

  18.祝翔:鄂西土家族纤夫文化的认知误区与健康传播

  19.黄中祥:根母题与派生母题——以哈萨克族爱情叙事诗为例

  20.韩春萍: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的“第二叙述者”与叙述焦虑

  21.吴一文:什么是苗族古歌

  22.郭淑梅:归顺与辅佐:伊玛堪女萨满性别叙事

  23.高荷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国家级传承人

  ——以满族说部传承人富育光为例

  24.曹萌:关于民族文学的几点建议

  25.陆凌霄:《壮族风俗歌谣集》的内容、价值与传承

  26.李英:纳西族东巴经文学研究现状

  27.乌鲁木齐拜:阿肯阿依特斯

  28.王宪昭:谈少数民族神话学科建设

  29.热依汗•卡德尔:跨文化对话《东方智慧的千年探索——<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经典的比对》成果介绍

  30.陆卓宁:海峡两岸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嬗变与暗合

  31.晁正蓉:从维吾尔流行歌曲看维吾尔大众审美文化心理

  32.吴伟:清代鄂尔泰家族文学创作研究

  33.徐希平:唐诗中的羌笛及其文化内涵

  34.杨彬: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及入史策略

  35.伊克巴尔•吐尔逊:新时期维吾尔文学理论与中外文论的交流与扩展

  36.白灵阶:《一层楼》《泣红亭》丫鬟形象研究

  37.韩英姬:中国朝鲜族戏剧文学研究

  38.杨霞:从传统诗论到现代文论——对藏族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再思考

  39.贺元秀:论锡伯文学研究

  39.安海燕:清代壮族上林张氏家族文学创作研究——以张鹏展为中心等

  40.多洛肯:白族作家疏漏补订

  (伊犁师院祁晓冰原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组修订)

  2013年7月20日

TOP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二)

刘大先 吴晓东 杨霞 周翔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07-29 11:01:00 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于2013年7月13日——14日在新疆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主要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福建、新疆等省区三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多名专家、学者。大会提交论文或论文摘要80余篇,宣读论文50余篇。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学理论、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等四个方面,涵盖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各抒己见,内容丰富。

  7月1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治安主持,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朝戈金,伊犁师范学院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乌鲁木齐拜分别致辞。

  朝戈金会长首先致辞,指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当前的形势:

  1) 中央重视,去年12月在京召开了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有关中央领导多人接见了与会代表。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参加会见。刘云山做了长篇报告,就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做出重要部署和安排。会上会下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大家都感到好时候来了。

  2) 中央的重视还体现在几个方面:给中国作协专门拨付经费,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事业。

  3) 中国作协高度重视,成立了新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一系列作家会议。今年正月里在昆明开了首次会会议,商议了如何推动——翻译、出版大型丛书等项目。

  4) 《民族文学》的多民族文字版渐次推出。在周边国家产生很大影响。

  5) 国家社科基金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项目入选逐年增加。

  6) 文学研究领域,文论和批评的重视,应对当前网络文学、非主流文学、各类新潮写作的实验等,成为新的话题。

  7) 民族文学门户网建设。(借鉴民俗学网的经验)

  8) 从近年的各类申报书情况,看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的变迁。

  9) 通过近年发表在各处的论文,通过申报各类国家课题,通过学会的年会论文。

  不过,问题依然存在。

  甲、就事论事是常见模式,局限于一地、一族、一人、一作、一流派等的讨论仍占据主流,那些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理论探索之作,仍显稀少。像杨义的中国文学地图、赵圆的明清士大夫研究等这样的著作,还是太少。

  乙、专注于理论的人员还是太少,王佑夫先生这样的理论家,还要出若干,才能撑起局面。

  感谢几家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特别感谢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杨军发言,认为学会的召开旨在联络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家,交流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成果,凝聚相关领域研究的学术队伍,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其取得更多惠及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本土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更多启示,同时也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更好的促进本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于研究,也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伊犁师范学院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乌鲁木齐拜•杰特拜代表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与会表示感谢,并详细绍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的情况。

  开幕式之后,会议进入大会主题发言阶段。尹虎彬、吴孝成、阿地里、王佑夫、刘大先等六位学者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尹虎彬做了题为《中国史诗学前沿——坚持文化多样性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大会发言,认为晚近的口头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全球化时代人类在保持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学者们强调不同文化背景和多学科之间的对话,从文化遗产学、口头传统研究、信息科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对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进行跨学科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创造环境来保护和保存我们人类共同的遗产。指出了中国史诗研究的可持续性、多样性、包容性和优势以及史诗研究的跨学科特色与意义,同时也指出目前中国史诗研究存在缺乏跨学科的研究者和跨文类研究的问题。认为全球化和现代化时刻威胁着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濒危语言和口头传统抢救工作成为迫在眉睫的事业。认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在正向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逐步渗透,形成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崭新局面。

  吴孝成教授的发言《中国哈萨克文学研究概览》详细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哈萨克文学研究由起步到兴盛的艰难蹒跚而又执着的发展步履与成就,并对翻译队伍、研究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期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阿地里的发言《论哈萨克、柯尔克孜族口头史诗的互动与交融》认为柯尔克孜族与哈萨克族两个民族同属一个语支,都有即兴歌手的创作形态,历史上长期比邻,都从事游牧经济,文化交流与影响密切,两个民族诸多古老史诗在情节、母题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

  新疆师范大学王佑夫教授的发言《当下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臆说——读阿拜的启示》,通过对哈萨克诗人阿拜论诗的解读,对当下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滞后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当下新疆文学批评之要务,应当是批评家在精通母语、掌握双语和探索艺术规律上磨练功夫。需要大胆吸收、借鉴并整合运用政治学、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等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同时切忌丧失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独立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刘大先副研究员的发言《2012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年度综述》系统综述了2012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艺理论的热点话题,包括母语与翻译、少数民族文学跨界研究、多民族文学史观、文学研究如何与文化研究相契合等问题。

  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花园里,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西民族大学的黄晓娟教授的《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发展概论》的发言,概览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并对各个时期不同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成就与特点进行了总结,认为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突破了单一的束缚,进入了丰富、深邃的审美空间,从关注民族发展到关注女性自身的发展,在对自身的关照中,基于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进行深度的人性探析,使她们的创作既展示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生态与文化心理,也展示了女性生命的欲望与诉求,她们既是本民族文化审视者又是参与者,她们用创作书写着本民族文化历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3日下午,会议转入分组发言讨论。共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围绕“少数民族现当代作家文学研究”这一议题共有16名代表作了发言,参加小组讨论的代表们也围绕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发言如下:

  发言有对各族别文学发展特点的总体论述。如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的发言《新壮族小说论》认为近年来壮族文学顺应时代趋势有出色表现。“生态”成为创作关键词。壮族文学作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关注以黄佩华、李约热、凡一平的作品为代表,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关注中也隐喻着作家对自身壮民族身份的思考。近年来的作家重返故乡行动也代表着民族意识的回归与重新审视。

  延边大学李光一的发言《中国朝鲜族与苏联朝鲜人文学发展比较初探》认为同为迁移民族的中国朝鲜族和苏联朝鲜人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离散文化心理。他们的文学发展都经历了六个时期。两国朝鲜人文学比较中引人注目的是母语的消失,苏联朝鲜人文学越是发展母语创作越是衰退,用居住国语言创作的倾向越浓。

  中央民族大学杨春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概括了少数民族文学当代创作的几个重要特点:多民族、多梯度的作家群;多语种、多声部的宏大交响;有丰富的优秀作品;缺少大师、缺少精品。

  西南大学何圣伦的发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现代化与民族性异化》认为民族性是决定少数民族文学本身价值最核心的因素。目前少数民族文学的功能、载体与创作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主流文学的渗透、少数民族传统文学接受者及文化传承主题的异化等等因素都在影响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的异化。

  西北民族大学王博《论后殖民视角下的当代藏族文学的陌生化张力》的发言认为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当代藏族文学“杂糅”的特质,而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杂糅”必然影响到根植于其上的文学,因而,“杂糅”成为藏族文学陌生化张力的深层动力,陌生化张力则是“杂糅”的外在表现,也是藏族文学作为“边缘文学”独具的审美特质和审美价值。

  伊犁师范学院买提卡比力、斯拉音两位哈萨克学者介绍了哈萨克文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由于语言翻译的问题,虽然有很多成果,但不被汉语研究界所了解。“诗歌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哈萨克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诗人唐加勒克就曾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但目前哈萨克文学研究也还存在很多问题,缺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与其他民族文学进行比较。

  更多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针对具体作家的创作个案进行分析,涉及朝鲜族、回族、哈萨克族、裕固族、佤族、土家族、纳西族、仫佬族、藏族、台湾原住民等不同民族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张春植发言题目为《朝鲜族第六代作家小说的主题意识与叙事倾向——以朴草兰的小说为例》认为朝鲜族第六代代表作家朴草兰早期小说以伤感、惟美为特点,后期作品注重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采用平淡化的叙事策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周翔的《部落传统与历史记忆——台湾卑南族作家巴代小说研究》认为巴代近年来的创作侧重于部落传统和族群历史的重新书写,代表了台湾原住民文学创作的一种新向度。巴代试图以重新“介入”历史的姿态,去重新定位中心,重新寻找起源。对于同一段历史,寻找不同的阐述,试图还原台湾原住民的真实历史面貌。

  中央民族大学马金龙的《文化的坚守——古原小说创作的民族文化审美追求》指出西海固回族作家古原在其小说中呈现的是一种既坚守又不失开放的文化策略。其创作表现有两个特点:典型的回族话,结合当地方言俗语的表达;以讲故事、叙文化的方式诠释其民族文化审美追求。

  中央民族大学王亚楠的《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论艾克拜尔•米吉提现代性创作中的民族意识》认为艾克拜尔•米吉提是新时期的双语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双语复合型思维引导下的跨文化眼光。

  中央民族大学张楠的《守望心中的精神家园——裕固族作家玛尔简小说的审美特色研究》论述了新时期成长起来的裕固族女作家玛尔简的小说创作具有朴实、坚强的审美主体特征,长于抒情、自然清丽的审美特色,感情基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审美意象,富于时代特色的审美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杨金超《身份认同在佤族作家创作中的呈现——以诗人聂勒的文学创作为例》认为作为第一位用汉语写诗的佤族诗人,聂勒的创作自觉地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文学的认同以及对民族身份的追寻。聂勒的作品呈现从文化流浪到文化回归再到探讨回归之后的结果的过程。通过回归乡土、回归部落,寻找身份认同,同时又能突破个人的意义,上升到民族历史的高度。

  中南民族大学王平的发言《论李传锋动物小说审美取向流变》认为土家族作家李传锋的创作以1989年出版的《最后一只白虎》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审美取向有明显的变化:主题上既有从政治批判意识向生态意识的转变,又有从人道主义伸张向人性危机反省的迁延;动物形象由“为我之物”向“自在之物”转型,“动物叙事”视角由“人看动物”向“动物看人”转换。表现手法上从注重写实向写实加传奇转变,情节设置由简单平淡向曲折跌宕发展。

  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周文英发言题目为《一个纳西人眼中的〈木府风云〉》,站在自我民族立场和角度,从弘扬正面因素的主题、女性英雄主义精神的表现和民族内涵因素的缺失三个方面对热播的电视剧《木府风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南民族大学沙媛的《民族生态意识的文学表达——以乌热尔图小说为例》认为乌热尔图的创作感慨于民族精神的失落、民族生存环境的丧失,对民族文化逐渐世俗化、庸俗化进行批判,但过于留恋过去、感伤显示,对于民族的未来没有承担起寓言性的指导、启迪作用。

  延边大学王雪的《底层视域下鬼子小说的苦难叙事》认为仫佬族作家鬼子以底层的苦难叙事为其文学书写的内在核心,其小说无论于故事设置还是在话语讲述层面,在底层叙事中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并从叙述苦难的方式、追问苦难的根源以及人物承受苦难的方式等方面探讨鬼子小说的苦难意识。

  中南民族大学唐红梅《论阿来小说中的身份认同》认为阿来的写作是对自身身份的寻找。通过散文、诗歌、随笔、小说等等文体的创作,来厘清和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无论是作家还是民众都面临着认同的困境。文化不是大一统的,是多样性的存在,内部更有很多褶皱。应该有开放的心态。

  第二小组为民间文学组,学者们的发言如下:

  楚雄师范学院教授陈永香的论文发言为《彝族史诗<梅葛>、<查姆>的演述与彝族丧葬仪式之关系调查》。她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对彝族的丧葬程序与经文进行梳理,神话内容的演述主要是在丧葬程序中的停丧期间进行,非寿终正寝者,毕摩不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演述。神话内容的演述目的是为死者建构一个与人间相似的世界,安抚死者,让死者安心去阴间。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宁宁的发言为《原生态与时尚元素的两难抉择:从彩调<刘三姐>到<印象•刘三姐>》。她指出,刘三姐故事从壮族口头流传到文学文本的<刘三姐>,再到彩调剧、电影《刘三姐》,壮族原生态的文化元素得到充分的展现,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则凸显了时尚元素。这种改变折射出民族文化在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只有建立民族文化开发利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淑梅的论文发言为《归顺与辅佐:伊玛堪女萨满性别叙事》,发言指出:伊玛堪是由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社会向以地缘关系为目标的部落大联盟历史跨越过程中,征战杀伐的男权制产物。然而与封建社会攻城掠地皆由男性之间展开不同,群雄并起的部落战争,女萨满随夫征战是普遍现象。她不断被莫日根通过求婚“锦标”、攻城俘虏等方式收编麾下,默许“妻妾成群”,皆出于归顺与辅佐的政治需要。但伊玛堪展示身怀绝技的女萨满“帮手”行为时,凸显其协调、沟通、包容大器的性格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精神传承与现代男女平等意识的融合。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黄中祥的发言为《根母题与派生母题——以哈萨克族爱情叙事诗为例》,他参照结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和国内外有关母题分类的观点,从哈萨克族爱情叙事诗母题的内涵和外延、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入手,将其母题分为根母题和派生母题这两类型。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高荷红的论文发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国家级传承人——以满族说部传承人富育光为例》,她认为,继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80年代的三套集成、十套艺术集成以来,21世纪对文化事业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政策乃至世界性的大环境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们发现,在非遗文化保护下的四级传承人体系中,传承人在享有所给予的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能够获得国家级传承人的称号是需要文化部国家层面、专家学者的认同,而这一切对该民族的民族认同、民族感情的凝聚都是有意义的。以满族说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富育光的个人经历,来解读专家学者的学术博弈。

  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吴一文的论文发言为《什么是苗族古歌?》,他在对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苗族古歌的基本含义进行了论述。认为:“苗族古歌是流传于苗语黔东方言区,以五言为基本句式,以穿插有歌花的问答式对唱为主要演述形式,以创世、敬祖、民族迁徙为叙事主题,内部篇章之间有着紧密逻辑联系,具备史诗性质的苗族民间活形态押调口头传统。”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祝翔教授的论文《鄂西土家族纤夫文化的认知误区与健康传播》认为:鄂西土家族纤夫文化是“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的主打文化品牌,“纤夫文化”对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鄂西土家族“纤夫文化”建设进行梳理,检视大众对“纤夫文化”的认知误区以及其文化品牌建设的不足,建议通过正确的大众指引和健康传播来达到文化品牌提升的目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陆凌霄教授的论文发言题为《<壮族风俗歌谣集>的内容、价值与传承》,他介绍说,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歌谣,广西东兰县覃剑平老先生于1980年代,在工作之余,走村串寨,先后采访了二百多名歌手、歌师和民间艺人,搜集了流传于广西河池地区的大量的民歌资料。为了保存民歌资料真实的原始风貌,在搜集整理过程中,他采取请歌师对歌本现唱,逐句记录然后对译的方式,使该地区壮族民歌民谣得到了初步的整理,保留了一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壮族风俗歌谣集》是覃剑萍先生搜集的歌谣中的一部分。歌集最初以古壮字形式记录保存,内容涉及该地区壮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婚姻、教育、村寨组织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一方面,歌谣集保存了极易消失的民族歌谣,已经成为珍贵的地方民族文献资料;另一方面,歌谣集不仅记录并传播了宝贵的生产生活经验,也忠实地记录了广西地方民族的历史,再现了红水河流域的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最近,我们对这部《壮族风俗歌谣集》进行了研究和再整理。本文主要从其内容、价值及传承三个方面对进行评介,以引起学界的注意。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韩春萍的论文发言题为《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的“第二叙述者”与叙述焦虑——以了一容《河州人》为例》,她认为: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出现的“第二叙述者”耐人寻味。一方面,它使第一叙述者与故事主人公的关系从“我—他”关系转化为“我—你”关系,形成了巴赫金所谓的复调和对话场,彰显了少数民族个体的言说冲动;另一方面,作家通过解构“第一叙述者”的话语权力,实现了主人公的自我叙述。这种朴拙的叙事方式更多地反映了以了一容为代表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们写作的无意识行为,那就是他对他所身处的民族内在意识呈现的渴求与焦虑。

  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王世英研究员的发言题为《纳西族东巴经文学的整理与研究》,他介绍说,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记载有纳西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纳西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广阔内容以及纳西先民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认识;记载有绘画、音乐、舞蹈等古代纳西族艺术;同时也有许多完整的纳西族古代文学作品。这部份文学作品,不同于纳西族口头民间文学,又不同于纳西族用汉文创作的作家文学,用东巴象形文字记写,用于东巴教仪式中吟诵,我们称其为东巴文学。东巴文学是东巴教与纳西族民间文学的交汇形式。一方面,它用于宗教,体现了宗教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纳西族民间文学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史诗、故事、谚语。纳西文化的研究自19世纪中期到21世纪的今天,历经百余年,与纳西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相关的各项研究,在语言学、文字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热依汗•卡德尔的发言题为《<东方智慧的千年探索——<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经典的比对>成果介绍》,她说,她一直有一种想法,希望把《福乐智慧》与《四书》放在一个平行的位置上进行比较。所谓的平行位置,就是不先入为主地界定彼此之间有无关联,而是以文本对文本,分析各自在确立思想体系时所遵循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她的论著《东方智慧的千年探索——<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经典的比对》便是这一想法的体现。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宪昭作了《论民族文学资料学学科建设》的发言,他梳理了历史发展中的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建设,强调了民族文学资料学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民族文学资料学学科的发展主要措施,如加强资料采集、研究、推进专题库建设、增强信息交互系统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晓东的论文发言题为《<山海经>里的三座昆仑》,他从《山海经》之《大荒经》的叙事语境出发,分析了《山海经》里的昆仑山是三座,而不是传统上的一座,其名称分别为昆仑虚、昆仑丘、昆仑之虚。并指出了三座昆仑的不同地理位置,即分别处在作者所站位置的东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是不同性质的三座自然山和人工建筑。

  第三小组也为作家文学组,发言如下: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陆卓宁教授的《海峡两岸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嬗变与暗合》论文发言大致将台湾少数民族分为三个时期:六十年代末排湾族陈英雄,1962年的散文《山村》被看做第一篇,一定程度上起到带动作用;1980年代,“原权会”与《山海》杂志等带动全面全面发展运动;21世纪进入新的时期,创作势头没有1980年代活跃,但获得了主流话语的一定地位,如蒲忠诚的著作等等。

  新疆农业大学晁正蓉教授的《从维吾尔流行歌曲看维吾尔大众审美文化心理》发言认为,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流行歌曲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包括维吾尔人在内的各民族审美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流行歌曲在维吾尔大众生活以及大众审美情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巨大作用。她将维吾尔大学生传唱的流行歌曲归纳为三类主题:母语和汉语的歌唱祖国、赞美家乡;浪漫爱情;歌颂亲情与友情。从中解读近十年来维吾尔大众多元的审美文化心理。

  西北民族大学吴伟的《清代鄂尔泰家族文学创作研究》通过对鄂尔泰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以及相关诗词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家族成员诗文创作进行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进而对其家族诗文创作特色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试图以点带面阐释清代满族家族文学潜在的艺术特色,最终揭示清代满族家族文学所具有的研究价值。

  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教授作了题为《唐诗中的羌笛及其文化内涵探析》的论文发言,通过两唐书等正史文献有关羌与其他民族史料比较,唐诗中的羌笛意象之数量分析,以及这种意象所蕴含的和平宁静、离愁别恨、幽怨怀乡的家园情结等文化内涵,凸现其所具有的深刻而普遍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唐诗羌笛意象之特殊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引起历代爱好和平而不得的人们共鸣,而产生广泛的认同与接受,成为羌汉文化互动的经典范例与中华民族文化延续融合的一个缩影。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白灵阶教授作了题为《〈一层楼〉〈泣红亭〉丫鬟形象研究》的发言,她通过分析尹湛纳希笔下丫鬟的形象,总结他对《红楼梦》等小说借鉴的某些规律,如直接移植、错位借鉴、自创新形象等。

  延边大学韩英姬教授的发言题为《中国朝鲜族戏剧文学研究考》,她针对戏剧本体研究的局限性,探讨了方法论问题,强调戏剧研究、文学研究方法的结合。

  2013年7月14日上午,大会主题报告由中央民族大学毕浔教授与大连民族大学李晓峰教授分别主持。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段炳昌教授作了《当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大会发言,主要讨论了尊重多样性的问题、回归文学本体研究的问题和对研究人才培养及研究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认为中国少数民族多样性特征,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研究时,却往往用同样的尺度、同样的眼光、同样的理论方法、不加区别地对待,比较突出的就是用传统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千方百计在所有少数民族文学中去挖掘前文字社会、甚至所谓原始社会时期的遗留物。比较极端的,就是在研究少数民族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时,也往往把是否描写奇风异俗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指标。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准确把握和深入认识少数民族文学的多样性特征,不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段炳昌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为例,说明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多样性和多样性中的多层次性、复杂性,提出应该区别对待,采用相应的多样化的理论和方法。关于回归文学本体研究的问题,段炳昌认为,当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界限不明确,范围、任务、目标不清楚,大多数研究离开了少数文学文学本体,变成了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甚至旅游开发研究的阐释和附庸,许多文学自身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研究,甚至完全被忽略了。因此,当前的研究迫切需要回归少数民族文学本身,切切实实做好文学研究。当然回归的同时,我们仍然要开放研究的边界,继续扩大研究领域。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丁琪教授《新时期蒙古族小说中的跨国族叙事》的发言认为新时期蒙古族小说借助跨国族文本叙事和外国人形象的塑造,延续了蒙古族文学传统中的国族认同主题,但又并非简单的重复过去,作者往往是借用有关民族尊严的叙事模式,彰显蒙古族文化的传统精神品格和新的时代风采,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下更多的凸显本民族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往往在颠覆异族文化偏见的文本想象中使本民族认同和国族认同得到双重的强化,曾经被压抑的少数民族话语连同国族主流话语一同被激发出来。新时期蒙古族小说中的跨国族叙事,在描述国族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在创造性的想象着对民族文化差异和隔阂的文学化解方式,试图用一种跨种族、跨国界的崇高的人性力量和人间大爱融合民族间的差异和分歧,表达“世界大同”的文化诉求。

  湖南省作家协会的龙长吟教授作了《构建民族文学话语系统的理论支点》的发言,他从1827年的歌德指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开始探源,到20世纪40年代茅盾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学”概念,再到20世纪80年代马学良先生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学学”概念,探讨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系统的发展。认为任何话语系统的理论支点,都是由话语系统的内容

  构成、哲学基础、论述重心、理论建设者所强调的基础理念四方面决定的。民族文学学的基本构成是民族学与文艺学,主要研究文学与民族之关系。它的重心是探索文学的民族性,任务是总结文学民族特质表达之规律。因此,民族文学理论话语系统存在着三个理论支点:文艺学支点,民族学支点和文化支点。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彬教授的发言题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及入史策略》认为由于从1990年以来,很多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弱化甚至删除少数民族文学内容,编写文学史的学者难以筛选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入史。其原因主要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并不明确,概念泛化,因此她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最佳策略是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界定少数民族文学内涵,按照文学经典化的原则,遴选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化作品入史,才是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最佳途径。

  中南民族大学龚举善教授作了《当代少数民族报告文学“去民族化”五大症候》的发言,希望正视并厘清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报告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去民族化”问题。认为报告文学作为一种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交叉性边缘文体,具有强烈的非虚构性、现实性、批判性和显著的社会功能,因而在60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比其他文体更为突出的“去民族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书面化、全球化、书写语言的汉语化、习得机制体制化和现代化问题。

  云南民族大学刘红教授的发言题为《跨境民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她从跨境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因素出发(中国西南与东南亚中南半岛各国交界地区的世界上跨界民族分布最为集中和广泛的地区)。认为在民间文学领域,开展跨境民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考察跨境民族民间故事之间的相通与差异,既可以专注于民间故事的叙事文体本身,审视文本所呈现的叙事策略、叙事语法和美学特征、发掘某一民族特有的叙事传统与审美规律,也可以从主题、形象系列、情节模式、常见意象等具体的内容入手,探讨故事渗透的具体标志意味的文化因子、习俗传统以及价值观念等,审视故事所侵润的民族文化共性以及地域、国别性差异,而有关故事地域、国别性差异的考量,又常常会关涉更为深广的文化语境。跨境民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打破了国别与地域的限制,显示了一种整体的视角,拓展了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乃至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在当代语境中,开展跨境民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也有助于发掘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传统的精神纽带作用,为区域的和平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大会闭幕式由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乌鲁木齐拜•杰特拜教授主持,由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副院长祁晓冰做大会的总结发言,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代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致闭幕词。她对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伊犁师院人文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们表示感谢,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代表致以敬意。在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取得的收获的基础上,也指出了一些不足。本次会议的举办地伊犁师范学院是哈萨克文学的研究重镇,多年来在哈萨克文学以及锡伯族文学、维吾尔族文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本次会议的研讨中,本土学者的声音有些弱。虽然是出于会议承办者的良好愿望,让外带来的学者更多的发言,但同时也在反映出一些从事族别文学研究的各民族学者在多民族文学研究的交流平台上面临的困境:担心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人不理解,也缺少与他民族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内在动力和足够的学术自信。这也反映出学会的领导机构在会议的筹划组织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民族文学研究的事业中,“学会”凝聚的各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青年学子是坚定的中间力量,今后我们要认真办好每届年会,充分发挥学会的展示成果、交流思想、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克服嘉年华式的会议浮躁之风。她还介绍了《民族文学研究》改版后的工作思路、关注热点以及来稿要求,请大家支持并监督刊物的出版工作。

  (作者简介: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吴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杨 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周 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TOP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24  作者:杨霞



  2013年7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伊犁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九十多名专家、学者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福建、新疆等省区三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大会提交论文或论文摘要九十余篇,宣读论文五十余篇。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学理论、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等四个方面,涵盖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代表们围绕四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各抒己见,内容丰富,论证深入。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尹虎彬,伊犁师范学院院长杨军、副院长张治安、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乌鲁木齐拜、文学院副院长祁晓冰等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和闭幕式总结。(杨霞)

TOP

哇,段老师出山了。。。。

TOP

民族文学盛会

TOP

读综述,获收益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回复 6# 的帖子

土家族的民族文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研究显然没有跟上,这当然跟土家语和土家族本身汉化程度高有关系,但是流行在土家族地区的神话传说故事也算是一种文学形态,我时常在想,林继富老师研究的长阳民间故事究竟是不是“民族文学”?其实本来这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因为土家族是不是一个民族,很多民族学人类学家也在检讨;但话说回来,诸如土家族这样的民族,它的“民族文学”研究如何跟苗、彝族、壮、侗等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甚至和北方大的民族文学研究对话,本身就是内在于民族文学研究问题。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盛会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