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图文报道)

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图文报道)


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作者: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05 |



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全景


  在纪念钟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教育界和出版界联合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家、文艺理论家、诗人、散文家、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留下了巨大的学术文化遗产。在这笔遗产中,教育与出版的联系是最密切的,因为遗产值得出版,出版才能传承,而传承要通过教育的渠道完成。在教育与出版的背后是口述史。钟老是有口述史的人,有口述史就有活着的历史。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辅助推动对钟先生的理论学说和大师精神内涵的研究,同样是广大后学的职责所在。

  6月29日下午,“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办会议室A314举行。座谈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钟敬文全集》16卷样书摆在会议室圆桌的显要位置展陈,格外受到关注。北师大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到会,传达了北师大校领导曹卫东副校长对会议的祝贺。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董晓萍教授主持了会议。

  过常宝院长首先代表北师大校院领导致辞。他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但新中国时期的中文学科建设是从钟先生那一代前辈开始的。钟先生解放前夕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与当时的前辈一起创建了新中国初期的北师大中文系。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钟先生不但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两大学科建立了卓越的学术成就,而且对中文系的整体发展和学科建设有着筹谋规划、营建提高之巨大功劳。钟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历史奠基和无私奉献是中文系历史中最为辉煌的时代华章。多年来,文学院从211、985工程建设经费中多次拨款,支持钟先生学术文化著作遗产整理出版的工作。这次由高教社承担出版的《钟敬文全集》和已经出版的钟先生主编民俗学系列教材,由中华书局协助出版的“北师大文学院励耘文库先贤文集”,由商务印书馆承担出版的《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杂志等,就是我们向钟先生学习的初步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各出版社的大力协作分不开的,我们向以上出版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承担出版《钟敬文全集》的高等教育出版社领导做了重点发言。高教社文科事业部主任汤悦全面介绍了《钟敬文全集》编辑出版的经过、进展与主要收获,特别强调了出版学术文化大师经典著作的学术价值、教育地位和重要社会现实意义。她说,能够在钟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承担《钟敬文全集》的编辑出版任务,是高教社的荣幸,是我们作为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者和先进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的责任和义务。《钟敬文全集》规模宏大,计划出版20卷42册,约1500万字,图片总计900余幅,全集内容涵盖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民间艺术学、民俗文化学、散文、诗词、文字学等多个领域,集中反映了钟先生在学术研究、文学创作、高等教育、学术社团建设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整体成就,展现了他在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史、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大学教育史上的巨大贡献,这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大背景下,弘扬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文成果重要举措。高教社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全集的纸质图书、电子书和数据库检索系统,均被列为高教社2013年重点研发项目。我们本着继承中国民俗学大师的学术文化遗产,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社会奉献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思想信念,投入到全集的出版中来。

  中华书局编审、《文史知识》杂志副主编胡友鸣在发言中说,钟先生有一个中国梦,就是建立中国民俗学和创建中国民俗学派。他的梦就是他的学术理想。他一直工作到近百岁的高龄,为这个学术理想执着地奋斗。他是把个人的学术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话,叫“任重而道远。钟先生建立中国民俗学和中国民俗学派,从事这样伟大的事业,就是任重而道远。他把传承人民文化事业当作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他对“梦”的深刻信念和终生坚持不懈的实践,为后学树立了榜样。

  商务印书馆《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杂志编辑包诗林在发言中说,商务印书馆于殿利总经理已经就钟先生的学术成果,钟先生跟商务印书馆的渊源,以及商务印书馆在民俗学方面做的工作,已经做了说明。我自己从编辑角度表态,以后民俗学的研究一直做下去,我作为一个编辑,会贡献我的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先生在发言中强调,理论修养与学科建设关系密切。要想在学术发展上,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上,有所作为,有所前进,就需要理论修养。读钟先生的书,读他的文章,我们能领会到这一点。他还强调说,钟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在老一辈学者中间,像侯外庐先生、尹达先生、白寿彝先生,他们都提出过这个问题,而且都作了努力。这里面有一种学术上高度的自觉和自信。不论你在哪个领域里治学,都要具有建立中国学派的意识、勇气和信心,从而反映我们中国学术文化的特点,展现中国的风格。

  钟先生生前友好、大众诗人柯仲平的女儿丁静,回顾了父母辈之间的真诚友谊和高洁人格,认为,前辈的共同点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寻找力量源泉。她含着热泪朗诵了钟先生的诗《海滨的二月》和《中国民俗学运动歌》,把大家带回钟先生所经历的20世纪战争、革命运动和社会变迁,现场的崇敬气氛更加浓厚。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说,钟先生离开我们十几年,缅怀他忠厚仁爱的品格,学习他高风亮节的精神,继承他不断开创的事业,弘扬他执着的学习追求,把他未完成的民俗学事业进行到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派,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钟敬文全集》编者陈子艾在发言中说,我今年80岁了,与钟先生有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钟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对学术研究的敬业精神,对撰写和出版著作的严谨学风,都很突出。钟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钟先生的家乡代表,广东省海丰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立群发言说,作为家乡的后学,家乡人民以钟老为荣。学习和宣传钟老,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钟先生的女儿钟宜教授代表钟先生的亲属致答谢词。

  下午座谈会于5点半结束。主办单位与会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前辈的到来,表示继承和弘扬钟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决心。


【会场传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长过常宝教授致辞




高教社文科事业部汤悦主任发言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副主编胡友鸣发言



商务印书馆《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杂志编辑包诗林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民俗学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一书的责编张林发言




北师大资深教授瞿林东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叶春生教授(左)和中华书局陈若一编辑(右)发言




广东海丰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立群发言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陈子艾发言




钟先生生前友好、大众诗人柯仲平之女丁静发言


钟先生生前友好、历史学家尚钺教授的子女尚嘉兰、林玉环研究员发言




钟先生的女儿钟宜教授代表钟先生的亲属致答谢词




座谈会与会人员合影

(点击鼠标右键另存图片可下载大图)



 ( 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图/曹文瀚 )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TOP

祝贺祝贺,这是民俗学的宝贵财富。

TOP

第一次看到陈子艾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