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千年回眸话清明
开封网 2013-03-21 08:41 作者:付艳波 来源:汴梁晚报
追溯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家家户户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游玩,举办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今,清明节依旧是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那么,清明节有怎样的历史?让我们一起从它的起源追溯。
源自节气 成于秦汉
据河南大学民俗学博士、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彭恒礼介绍,清明节源于先秦,最早与祭祀鬼神有关。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冬至后第105天)相邻,人们后来将寒食节、清明节合并成一日,并在清明节举行禁火、祭祖、扫墓等活动。
“从字面上理解,‘清明’的本义是日照充足、天气晴朗,它源自二十四节气。”彭恒礼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古代中国以五天为一个时间周期,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得名来源于《历书》:“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由于二十四节气始于春秋战国,完成于秦汉,所以称这一时期为清明的起源阶段。
两节相邻 逐渐融合
彭恒礼说,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这一日禁烟火,人们只能吃冷食,有关文字记载始见于汉朝。关于寒食节的起源,学术界尚有分歧。因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禁火的民俗,但大多数人认为寒食节的形成与纪念晋国名臣介子推有关。“虽然说法不一,但我个人认为寒食节与早期人类的火崇拜有关。早期人类用火取暖、甚至治病,造成了人们对火及其人格化的火神的崇拜。吃冷食算是一种祭祀活动。”彭恒礼说。
寒食节到南北朝时期已经从山西扩散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介子推)忌日为之断火,煮醴而食之,名寒食,盖清明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寒食节时间各地不一,通常为3天至7天,是当时民间一年中的大节。从唐人王泠然《寒食篇》中的“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可窥见一斑。唐朝出现寒食节等同清明节的趋势,到北宋时,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融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此作了记载:“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
繁华宋朝 繁盛清明
“北宋在清明节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时期,寒食节逐渐淡出,其内容转移到清明节中。清明完成从节气到节日的转变。到南宋时期,寒食节、清明节彻底合二为一。”彭恒礼说。
宋朝时,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当时,扫墓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民间,清明节期间所有百姓都可以扫墓祭祖,但是新丧不满一周年的必须在清明节当天祭祀。除民间祭祀先祖外,官府还会举办隆重的官祭。从宋太祖开始,每年清明节,官府除了派遣使团在京师祭奠外,还派使团去朝歌等古战场祭奠历朝历代阵亡的将士,并派遣使团远赴友好邻邦去慰问、祭奠他们的先祖。
宋朝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习俗,就是颁新火。颁新火习俗由来已久,唐朝之前,古人四季都要举行一次大的仪式,把旧火灭掉,重新钻木取火,取除旧布新之意。这一习俗渐渐发展为只有在清明节才“改火”,取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意思。到了唐朝,清明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性成为节日主体。唐朝在皇宫里举行仪式取新火,取得的新火主要发给贵族。到了宋朝,颁新火仪式从宫廷走向民间。起初只有贵族和高官能得到新火,由于老百姓也有除旧布新的愿望,后来开封府开始举行向京城百姓颁新火的活动。与此同时,全国各州县也纷纷举行颁新火仪式。
千年传承 重焕光彩
如今,千年传承的清明文化在世人眼中重新焕发光彩。清明节期间,形式多样、富有传统特色的活动让人仿佛穿越千年。七朝古都开封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还在清明节举行颁新火仪式,举办陀螺、风筝、蹴鞠、摔跤等比赛,让人重温宋朝清明节的风情。
“近年来,清明文化在开封得到挖掘,成为展现宋文化的重要阵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文化最终形成产业才能发展壮大。开封清明文化的发展也应注意整体性规划和开发,要把清明文化的挖掘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把城、人和生活变成风景。同时,注重发展文化创意,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拍摄主题影视剧、专题片等。”彭恒礼说,只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才能为清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