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勇超: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王勇超: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8日第428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原题: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访全国人大代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


    【核心提示】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的过程中,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关中民俗文化旅游,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关中民俗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必由之路。

    “只有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才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与凝聚力。”3月11日,在陕西代表团住地,全国人大代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对本报记者说。

  陕西历史悠久、民俗淳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抢救、保护和珍藏了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民俗遗物3.3万余件,大到民宅,小至烟斗,各种石雕、砖雕、木雕家具、日常用具等门类齐整,40座迁址复建的明清古民居院落和8600多根历代石雕拴马桩最为引人注目,被誉为“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世界性的奇观珍宝”。王勇超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的过程中,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关中民俗文化旅游,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关中民俗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必由之路。

  针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代表性项目保护推广深入程度不够、社会保护推广力量整合不够、“非遗”教育传承体系有待加强等,王勇超建议,一方面要结合大学、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和社会力量,进行文化遗产研究,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享受,使得民众在享受传统文化和艺术熏陶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博物馆要开展多样性的教育活动,教育目的也应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博物馆需要面向公众,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社会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更多地为青少年服务,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感受文明、感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形成全民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大格局,形成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王勇超说:“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实施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才能使具有陕西特色的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