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日】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日】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平装]
作者:[日]加藤周一 译者:彭曦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8月1日
丛书名: 阅读日本书系
平装: 14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5072642, 7305072648
条形码: 9787305072642


内容简介:所谓时空观并不是超越文化差异的普遍性东西,各种文化一定有其固有的模式。那么,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的时空观呢?独特的时空观使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特征呢?作者凭借丰厚的学识和广博的阅历,从古代神话、信仰体系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时空观的原型,并透过这些原型在艺术与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论述了传统的时空观对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加藤周一,1919-2008,评论家、作家、学者。194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1946年以长篇文学评论《1946年:文学的考察》受到世人注目。曾任上智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等。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混合文化论”广为人知,其力作《日本文学史序说》是日本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他本人则被誉为当代日本“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文学与现实》(中央公论社,1948年)、《美的日本》(角川书店,1951年)、《日本的内与外》(文艺春秋,1969年)、《现代欧洲的精神》(筑摩书房,1975年)、《对我来说的20世纪》(岩波书店,2000年)、《20世纪的白画像》(筑摩新书,2005年)等。

目录
序言/1
生活在“现在一此处”/1
概念的框架/3
本书的构成/6
第一部 时间
第一章 时间的类型/1
犹太教的时间/1
古希腊的时间/4
古代中国的时间/6
佛教中的时间/8
《古事记》的时间/11
日本文化的三种时间/13

第二章 时间的各种表现/17
日语的特征/17
语句顺序/17
时态/20
日语文学/24
物语的文体/24
抒情诗的形式/31
连歌的“现在一此处”/35
俳句的时间/38
随笔的特点/43
艺术与时间/44
“音色”与“停顿”的音乐/44
身体表现/47
绘画中的时间/48

第三章 行为方式/53
从神佛习合到摆脱信仰/53
贯彻顺应大势和内在化/59

第二部 空间
第一章 空间的种类/69
欧洲文明的空间/69
中国文明的空间和东亚世界/72
创世神话的空间认识/75
封闭的空间/78
村落的内与外/80
远方和村落/84
空间的三种特征/89

第二章 空间的各种表现/95
建筑空间/95
茶室的空间/95
崇尚水平线/98
非对称的美学/101
绘画的空间/107
开闭的空间与绘画/107
主观主义倾向/112

第三章 行为方式/115
开闭的对外关系/115
共同体的开闭和集体主义/119

第三部 “现在=此处”的文化
第一章 部分和整体/123

第二章 逃脱与超越/127
关于逃脱的愿望/127
逃脱“现在”/129
逃脱“此处”/131
避难这种选择/133
超越时空间/136
后记/140
译者后记/143

·书摘·

序言
在日语中,有“将往事付诸流水”这样的说法。那是说:应该早一点忘记已经过去的纠纷,不要老是纠缠过去的事情,那样有利于个人、集团现在的活动。但是,那在另一方面又意味着个人以及集团都没有必要对过去的行为负责。当然,这是程度上的问题,不论在哪种文化中,追溯到过去追究责任的做法是有限度的。例如,刑法有时效,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日本。不过,可以说在日本社会,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明显的倾向,那就是:为了顺利地过现在的生活而不拘泥于过去;与其在法庭上解决纠纷,不如将过去付诸流水以实现和解。那样做有时更省事、更实际。但是,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如人们反复指出的那样,德国社会没有将奥斯威辛集中营付诸流水,而日本社会则试图将“南京大屠杀”付诸流水。其结果是,德国和法国恢复了信赖关系,而日中两国国民却没有建构起信赖关系,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未来,则有“哪知道明天会刮什么风”的说法。那恐怕有双重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因为未来的状况不可预测,所以与其为未来的事情操心,不如关注现在的状况;另一层含义是说:因为不知道风向会怎样变化,所以到时候根据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后记
我来说一说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半期,我是在巴黎度过的。当时感觉欧洲文化的基础部分与日本文化的基础部分形成鲜明对照,回国以后指出了日本近代文化中活生生的“混合性”,并强调了其积极意义。
六十年代,我在加拿大的大学任教,讲授日本文学史,通过文学对日本精神史(以及思想史)的本质性特征进行了探求。《日本文学史序说》(筑摩书房)便是那个时候的成果。我认为外来思想和土著思想是两种向量,外来思想的日本化是两种向量合成的结果。土著思想的基本是“此岸性”和“集团取向”。
七十至八十年代,我频繁地换工作,在日本、中国、墨西哥、北美以及西欧等地漂泊。漂泊生活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但乐趣更大。乐趣之一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能够体现、观察不同的时间空间概念。既有剧场在傍晚六点钟开放的城市(例如东京),也有戏剧从晚上九点半开始的地方(例如威尼斯),经营夜宵的餐厅与之配合,风俗习惯也显然有所不同。位于山国山谷间的城镇(例如萨尔斯堡),不论走到哪里风景都很别致,很适合散步。坐在临近谷川的咖啡馆的凉台上,传来的是人们谈论的莫扎特歌剧的轶闻与冲击在岩石上湍急流水交织的声音。但是在辽阔的草原城市(北美南部的俄克拉何马城,北部的爱德蒙顿)是没有“郊外”的。驾车跑上十公里、百公里风景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不到远处的山脉,也看不到巴洛克教堂的尖塔。

文摘
但是,时间的非可逆性并不是原原本本地被投影在历史过程中。历史朝目的地或者目标前进的趋势存在于长期的框架中,而不是在短期的细部。从埃及逃脱的以色列人集团在红海摆脱了追赶过来的法老的军队,红海的水一分为二,拯救了他们。这样的事情只发生一次,而不可能发生第二次。他们横贯沙漠,但等待着他们的是重重困难: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因此他们犹豫:到底是前进还是后退,是坚持走到“约定的地点”,还是退回到埃及呢?以色列人不是被动地、顺其自然地前进,而是在经历了痛苦思索、迷茫之后,才做出了积极向前的选择。“流淌着乳汁和蜂蜜的国度”固然是神的承诺,但那并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在舍弃其他神、侍奉唯一神的时候那才会出现。那是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签订的双向性契约,他们前进就是在履行契约,而打退堂鼓回到埃及众神之下则是违反契约。在后者的情况下,神不受契约的约束。相反,如果神不赐予他们“约定的地方”,也不遵守诺言的话,以色列人大概不会去尽义务侍奉唯一神吧。总而言之,对于他们来说,哪怕在契约很难履行的情况下,也只有两种选择即尊重或者不尊重与神的契约。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未来要实现的目的(“约定的地方”)和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从现在所处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这两项中,选择把哪个放在优先位置。
那么如何进行选择呢?那由集团成员即个人的意志所决定。在做决定的时候,神不会以“神托”的形式介入,巫女所告知的“命运”也不会对之产生影响。另外,领导人摩西不仅不会劝导,甚至还想方设法使集团不要向个人施加压力。总而言之,个人不论在何种意义上都不会受到外部力量的强制。在这种意义上,他们可以自由地做出决定。个人的自由决断结集起来形成集团的意志,他们选择与神签订契约,朝目的地前进。因为前进是以色列人的历史,所以他们创造了他们自己的历史。

TOP

想看这个。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16692
当当有~~~果断入手

[ 本帖最后由 李晓 于 2013-4-11 11:43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