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荆州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访问杂感

荆州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访问杂感

  29日起了个大早,早点没来得及吃,我们一行四人匆匆登上了开往荆州的动车。九点半左右抵达荆州。清晨的空气略显清冷,李说这是她见过最安静的一个火车站。车站四周非常开阔,没有想象中的浓烈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沉睡中的古都是我对荆州的初映像。孙老师说,这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高手在民间。
  接着我们来到了林老师家,林老师70多岁的样子,中等个子,精瘦,由于时间很紧,没有太多寒暄,单刀直入地,林老师一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杰作。一幅幅精美的剪纸让我们三个初出茅庐的后生频频惊叹。想不到小小的剪纸也能表达人生百样,各种花鸟图案,人物剪影意义也不一般。谈起自己的创作,林老师如数家珍,一下子拿出好多剪纸获奖奖章。他说这东西现在很走俏,很多名流和外国人都争着要。还有不少人因为会剪纸而受益,比如出国办理签证,只要展示一下剪纸的功夫,事是很容易办下来的。还有的人在国外专门靠此吃饭。我似乎朦朦胧胧看到了民间传统工艺复兴的一道曙光。谈起创作来,林老师说他自己正准备用剪纸来表现校园生活。这个想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也暗自庆幸我们飞扬的青春又有了另一种表达。这时我才意识到,传统工艺不仅仅只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有艺人自己的突破和创新,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融入。要保持剪纸的生命力,鲜活的生活事实应该得到再现。
     告别了林老师,我们来到蛋雕艺人陈老师家里。陈老师跟林老师比起来,更像一个农民,衣着也没太讲究,裤腿上还依稀可见斑斑印记,背微微有点佝偻了,也是70多的样子。陈老师家正在装修。作品被密集地放在一个专柜里。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每一个都是精品,很美,大大小小,图案各异。之前我完全没有听说过蛋雕艺术,还以为是把蛋煮熟了然后在精雕细作。林老师听后笑笑说,蛋雕都是空心的,还拿出一个白色的刻着凤凰图案的鸵鸟蛋雕让我摸了一下。真是贻笑大方了。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对此一无所知呢?陈老师家里很忙,我们没有驻足太久,合影后就告别了。
     之后我们来到刘老师家。刘老师是做木板浮雕的。咋看起来跟路上的人没啥两样,但一讲起自己的行当来立刻神采飞扬,很有大师的范儿。木板雕刻很难,刘老师说他们的理念是用木板雕刻再现图画,让平面的图案更具立体感。我们仔细的看了好多作品,上面的人物不但形态优美,眉目都很传神。刘老师说,他的东西经得起品味把玩,往往于细处见真功夫。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很多仿制品,李老师很自信的说他不怕被仿制,这东西,没有十几年的真功夫是做不出来的。木板雕刻了解的人不多,做的人也很寥寥。刘老师说他不靠这个养家,全凭自己的兴趣一直在做,也不管别人是否了解欣赏。因为有了信念支撑,才使他在浮躁的年代里做得住冷板凳。我看来,刘老师更像一位古代的隐士,言谈中也颇有几分洒脱。
    最后来到了一位孙老师称有点桀骜不驯的艺人家里。这个老师是个全才式人物,家里各种有好几种工艺品。有雕的,刻得,剪的等等。我们跟这位老人呆的时间最久,看得出,孙老师与之感情亦最厚。通过接触我发现,他真的不一般,打消了我对民间艺人的概念性看法,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艺人形象。席间老人问起我们本科的专业,我们说都是师范类的,老人说教书还是比较好。说道目前国家的非遗保护运动,老人并不是那么乐观。他认为目前的状况最终不过像一阵风一样,长远来看,是不会持续太久的。我想起陈老师上课时说过,当前非遗保护好比当年欧洲的文艺复兴,将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学者和民间艺人看待同一件事的巨大反差。确实,非遗保护的弊病还很多,每项政策出台后,反对质疑的声音并不比拥护声小。我们还仅仅走在起步阶段,政策和法规文件都不成熟。一不小心很可能保护不成反而破坏。对待非遗问题,还是要非常慎重。当问起是谁教会老人这项技术的,老人说全是自己觉着好玩瞎鼓捣,哪有什么人教。也没有人学,全是个人的东西。走访完四位老师后,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内涵。
     几位老人差不多都到了古稀之年,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有好有坏,我不知道非遗保护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也不知道他们的“玩意”在当地民众的影响力有多大,比起以前的默默无闻,现在是不是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们。还是仅仅只有政府工作人员,学者对此津津乐道,视若珍宝。传统工艺在民间生活中土生土长,有的技艺是有史可循的,小范围内有一定人群在从事。还有一些纯属自己头脑风暴的产物,是完全独创,原创的。这样的技艺增加了传承的难度,有人愿意学,或许勉强可以弄出看起来还可以的东西,但是创造力是学不来的。或许可以传下一种形式,对于内容的个性化和独创性,探索的路还很长。另外,如果民间传统工艺被搞得越来越专业,附庸风雅,失去民间生活的土壤,仅成民俗的学者考查的对象,政府保护的标本,传承人的私活,而民众抱着好奇的心态凑一下热闹,那就完全背离了保护的初衷。它们衰亡的命运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我们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人保护,也许情况没有那么好吧。

我的反思:
  经过这次田野调查,我发现了自己存在很多问题。以后再次走向田野时,那种不明目的走访,没有事先准备的调查,抱着玩耍心态的出发,走过场的心态都应该通通抛弃。增加一些艺术理论知识,学习一两项可称作艺术的技术也是大有裨益的。在那些精美的工艺品面前,我们仅是个门外汉。所能看到的仅是一个作品的表面,达不到真正的欣赏。因为不懂,存在大量艺术盲点。就拿刘师傅的浮雕画来说,看到细致入微,活灵活现的浅浮雕那一刻,特别惊讶,语言是苍白的。木板上作画,需要的不仅是艺术的思考,更要有卓越的技术,淡薄的心态。这样的精雕细作,不是一两天就能出成果的。其制作的细腻和繁复以及对过人技术的要求,早就把很多想学习的人拒之门外。可以说,这项技艺从产生那一刻开始,就确立了其曲高和寡的命运。入门难,欣赏也难。文学上有所谓的隐含读者,我想它的创作也有特定的受众吧。找一个合适的传承人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更需要机缘。普通的人,比如我,艺术知识的一无所知造成了理解作品的困难。有一定的美术、音乐、戏曲基础能够对此加深认识,在接触他们那一刻,就不在只是看,而是品,是理解和领悟。它又或许能够激起你的生活记忆,来一次艺术与人生的完美融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些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们,需要的是知音,是认可,而不是一群对他的创作一无所知,却在那里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的人。也不是搜奇猎艳,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好奇者。我们认识一个创造物,仅从作品本身得来的信息是不够的。每一个创作都是创造者的个性化表达。要想正真明白它的内涵,需要对这项艺术的历史渊源,流传范围有所了解,还要近距离的接触创作者。他们才是赋予作品生命和灵魂的人。 他们的思想和热情,他们的智慧和阅历,他们目前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全部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影响创作的质量和数量。所以与调查对象的进距离接触,是我们调查的一地步,也是必须走好的一步。
  

TOP

第一次初尝田野, 可以如此深入的记录与思考, 不仅见出专业意识的建立,  而且折射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加油!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