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十月朔”中华文明史上一个光辉的时日 王根权 [复制链接]
幻墨如雨 幻墨如雨 当前离线
金钱450 元威望3 个积分42精华0帖子84 狗仔卡
秀才
秀才,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0:43: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二、“十月朔”是中华文明历史的选择
以前受错误历史观的误导,认为大秦帝国的建立,改每年十月为岁首,是出于秦始皇个人的独裁专制和武断,以至违背天时。真实的中华文明史不是这么一回事情。大秦帝国的改元是我国历法的一大进步,“十月朔”的确定有其科学依据,秦始皇只是重视科学并尊重科学而已,“十月朔”的确定是中华文明历史的选择,“十月朔”作为大秦帝国的开国大典和大秦帝国的国庆节日是大秦帝国天时地利人和的象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我们的老“黄历”说起。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日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日历是天文与人文的结合。我国现行使用着两种历法,一种是阳历,一种是农历。阳历是与国际纪年接轨的产物,阳历从2012年前开始,以耶稣的诞生日始,将耶稣的诞生日定为公元元年。农历始于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早于阳历三千余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日历,中华民族子民为了纪念黄帝,农历也就有了“黄历”之称谓。
农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先祖观察天象,以日月运转中月亮的朔、望确定“月” 周期,用“置闰”使“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创立了一年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谓“朔”就是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即每个月的第一天。所谓“望”就是每个月中月亮最圆最亮的那一天,一般为每月的第十五天。月亮一朔一望为一月,三月一季,四季一年,由“春”开头。一年12个月同天上12辰相配,以斗柄所指确定正月,一年肇始的“岁首” 正月初一即为春节。这就是我们的老“黄历”。
农历的产生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农历的发展成熟是中华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伴随着农历的发展一步一步前进的。历书的制定所依据的是天文学的知识和理论,我们的先祖对历法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每一个政权都有一批自己的天文工作者。在天文学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一批天文工作者通过长年的观察、测量、计算等辛勤工作才可以制定出新一年的日历。历书是随着天文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认识天体运行的方法和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观察测量计算的结果也是逐步地接近了天体的运行变化规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黄历” 复杂多变。历书的制作与选用又与政治相关,不仅不同时代的历书不一,就连同一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历书。每一部新历书的制定都离不开老历书,都是对老历书的继承。没有浩如烟海的历卷,新的历书则无法制作。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编辑整理历代历书的工作便成为了制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汉书·艺文志》载,汉时存有历谱十八家,其中尚有《黄帝五家历》33卷、《颛顼历》21 卷、《颛顼五星历》14卷、《夏殷周鲁历》14卷。这些老历书,全都是天文工作者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也是后来天文工作者的珍贵资料。
《史记·封禅书》载,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作伏祠”。在此之前周历中无“伏”,是秦人把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的30或40天这最热的时期称作“伏日”,又称“三伏”。这是秦人对中国历法的一大发展。
《吕氏春秋》记载着秦人观星定月的许多成就。在一年12个月中,秦国的天文工作者对太阳分别在天空的位置、晨昏的中星,以及相应的天气、物侯等全都作有详细的观察记录。如“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即是说:孟春这个月,太阳位置在二十八宿之一的“营室”(北方),黄昏时参宿中天(正南),日出前尾宿中天。其描述12个月天象及28宿,是现存古籍中最早的记录。书中提到了立春、立冬、日短至(冬至) 、蛰虫始振(惊蛰)、始雨水、小暑、溽署、白露、霜始降等等。有关农事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再说具体的历书,后人把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合称为“古六历”。因为它们采用的是365又1/4日为回归年长度来调整年、月、日的周期,故而又称为“四分历”。 “古六历”后又被合并为三种历法,即:夏历、殷历和周历。按历书的计算始点历元的不同,夏历、殷历和周历其岁首的月份也不同:
夏历——以冬至所在的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后世俗称的“阴历”正月);
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
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十一月)。
比较夏、商、周三代历书,可以看出其差异主要在于岁首的月建上。三代岁首月建的不同,出现了“三正”的差别。正月一差四季也跟着在月份上有了错动。这就是后来的一些学者在计算重大历史事件时,往往把同一历史事件放在了“两年皆可”的允许范围之内的原因。由此可见,改建岁首是老“黄历”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且又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按照夏历、殷历、周历岁首改变的规律,到了大秦帝国时期也是应该改变岁首的时候了。
大秦帝国和秦始皇对天文工作非常重视。帝都咸阳地处大地原点,咸阳有大秦帝国国家的观象中心,大秦帝国有一支三百人的天文学科研队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候星气者三百人。”历书关乎着国计民生,大秦帝国的建立,统一历书,势在必行。大秦帝国的天文学科研队伍具有世界一流的天文学科技水平,新历书的制定可以说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诸多优势。夏历、殷历和周历都是对《颛顼历》的继承,秦人继承的是《颛顼历》,也是夏、殷、周历。经过大秦帝国的天文学科研队伍的一番辛勤工作,推出了大秦帝国“改年始”后的新历书,新历书以建亥之月为岁首 (即夏历的十月),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为岁首,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大秦帝国把这一先进的历书推向了全国,这就使得《颛顼历》成为了中国第一部通行历书。
大秦帝国改元、制历、历书的推出,以及开国大典 “十月朔”时日的确定全都是大秦帝国天文学科研队伍辛苦劳动的结晶,绝非秦始皇头脑发热,一拍脑袋脱口而出,以此诋毁大秦帝国和秦始皇完全是违背历史事实。大秦帝国以建亥之月为岁首,选定“十月朔”为开国大典之时日以及后来的国庆节,不应该有任何非议,当属顺应天时,倡导人和,文明进步之举。
以“十月朔”为岁首的大秦帝国《颛顼历》到了汉代仍然使用,秦的岁首十月一日依旧是汉的年始,使用期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史记·高祖本纪》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接后叙事是“十一月中”项羽破关,“十二月中”遂至戏。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四月,兵罢戏” “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皆来朝长乐宫。春夏无事。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史记·吕太后本纪》载:“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四月,太后欲侯诸吕”。这些记载都是采用秦“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的例证。不仅如此,后来的《汉书》作者为避免记事的混乱,依旧记作“建元元年冬十月”、“二年冬十月”、“元狩元年冬十月”、“二年冬十月”、元鼎“四年冬十月”、“五年冬十月”、“元封元年冬十月”、“二年冬十月”、“四年冬十月”、“太初元年冬十月”等等。
大秦帝国的历书是什么时候废止的呢?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从秦始皇改岁首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期间日月历出现了与天象严重不符的情况,“朔晦月见,弦望满亏”(《汉书·律历志》),按照“黄历”的使用规律,又该到了改建“岁首”的时候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人提出了“历纪坏废,宜改正朔”的建议,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经过“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等一系列观测和激烈的学术讨论,认定了邓平、落下闳等人所制订的历书,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以无中(仲)气之月为闰月。此历书“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最为科学。《太初历》于夏天五月颁行,岁首只能从太初二年起算,如此一来太初元年就变成了15个月。但此以后年、月、日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的更为紧密,岁首与农历年的春节同步,使年、岁之首保持一致。《太初历》形成了后来中国历书的基本格局,在以后两千年间虽然改历50次但基本框架不变。其所记日蚀、月蚀周期,均为日月蚀预报打下了基础,其所测定的五星运动,也比过去有显著的进步。到了西汉末,经天文学家刘歆加工整理,改名为《三统历》。到东汉章帝时,因《太初历》行用近二百年,误差又渐大,又由李梵、编诉等人测算,编制了“四分历”。
来源中国书法品评网
本文转载自
http://bbs.huanqiu.com/thread-14634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