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主题活动] 死亡仪式

死亡仪式

得知外公病危,按照习俗,在临死以前,要把外公从医院转回乡下老家,在家中咽气,才不至于变成“孤魂野鬼”。
            在这一刻,迎接死亡的仪式早已大过生命本身了,外公要用最后的几口阳气完成最后的仪式。求生的欲望似乎没有了,无论是我外公本人,还是他的子女们。他们大概已经忙不迭得去策划后事。当事者人和子女们都意识到了,他们应该对这套仪式负责。
           不知为何,我有些难过。不仅仅是外公即将去世,更是那种对于生命的态度。我很好奇民间习俗的意义是什么?信仰是叫人好好活的,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分钟,而非叫人“慷慨赴义”的。
            此时,我的思想有些“泛华”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是否也是如此,仪式比内容更重要?那我们凭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活?出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或许原来有,现在却早已成为了迷信,大家陷入“不做既遭天谴”的恐惧中。
             外公是在我心中存在的,从小到大,他在我脑中的记忆,他的逝去不是终极,会通过我的意识而存在,这是对先辈最有意义的纪念吧,我觉得

TOP

理解你的感受,不要太难过了。。。是什么地方的事啊?

TOP

楼主节哀!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信仰是为了让人好好活,但不是谁都能好好活。
“仪式比内容更重要?那我们凭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活?出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或许原来有,现在却早已成为了迷信,大家陷入的恐惧中。”没有都称为迷信吧,本质意义丧失了吗?“不做既遭天谴”谈到了仪式的行为与意义谁更基础的问题。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1# 的帖子

中国人向死而生,并不完全视“死亡”为悲哀之事,死亡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或者必经过程,之后灵魂得到重生。而且,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生死,不是一种平和而包容的心态么?当然,人之为人,也对未知心存恐惧,因此也需要亲人作为一种外在力量支撑,给他一些临终关怀。

TOP

回复 1# 的帖子

“他在我脑中的记忆,他的逝去不是终极,会通过我的意识而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信仰的一个意义,信仰是叫人好好活的,不仅是叫即将去世的人好好活的,更是要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活的。

TOP

我的外公本月初八过尽七,他也是按照当地习俗来操办丧葬仪式,

TOP

临终之时,让老人能够按照他对于世界的理解,心安理得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不仅是对于死者非常重要,对于生者也有同样的意义。
面临不治之症,是让亲人平静地死去好呢,还是让他最后再经受一番折磨(氧气、心脏起搏等等器械)而死去好呢,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
我现在主张让亲人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
人总是要死的,不必强求多延续那一口气,实际上,那种延续对临终前的亲人、对其他生者都是一种折磨。

TOP

“此时,我的思想有些“泛华”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是否也是如此,仪式比内容更重要?那我们凭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活?出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或许原来有,现在却早已成为了迷信,大家陷入“不做既遭天谴”的恐惧中”

请问:如果人没有了“仪式”,没有了 文化,那与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动物何异?!

TOP

藏地的《中阴解脱》及死亡指导

对于我们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我们生下来就开始一步步走向死亡,我们在生前就接受死亡的教育或者准备,并不像内地一样谈“死”色变,非常忌讳谈论死亡问题。在藏地,前世今生即轮回的思想是最普遍的价值观,大家都相信死亡并不像水干了灯灭了那样简单,而是一种新的开始。在死亡与新生命诞生之间有一个阶段叫中阴阶段,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来世转生的好与坏除了取决于以往自己所造的善恶业之外,亲人们为亡者所做经忏或上师的超度仪式非常重要。一般是某个人即将死亡时,由自己的上师在枕边指导,为他施“破瓦法”,并且一直要念诵《中阴得度》经文指导此人面对死亡后可怕的中阴境界,这个经文要一直念诵49天。人死亡后的七七四十九天分为一七、二七、、、、七七等,这些重要的日子都要做大型的经忏活动。如果生前得到过《中阴得度》的指导并且一直修行,那么对于修行极好的瑜伽师而言死亡则是一种愉快的事情,因为在中阴境界即可解脱。
  看到你们的死亡的态度,在此只是对我们对死亡的态度及仪式做个间断的介绍。

TOP

其实我并没有否定任何信仰的存在,相反我很期待我所生活的环境是个充满信仰的环境。我只能说,许多民间信仰被许多民间受众,演绎成为迷信。在我看来,迷信某种东西:宗教、学问......久而久之都是对其精神内核的遗忘而对他外部表现形式的定型,到最后人们仅仅为仪式而仪式。好比民间的拜佛。人们拜佛是为什么?无非求财求平安。但佛到底是什么呢?佛是“觉者”,是我的老师而已。他是教人们脱离贪嗔痴的,而你现在去拜佛求财,好像就是拜中纪委教你贪腐一样。此类事件不胜枚举。宗教信仰本身没有错,但人出问题了。

中国人人对风俗习惯与其说是“尊崇”,不如说是“怕”。(怕人说闲话、怕没面子。。。。。。)当然“怕”怎么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还有一点社会约束力。但回复到人的本身,人不应该因为“怕”而去遵守一些东西,这使人活得累。“信仰是人类的精神鸦片”,从这个角度讲,它至少应该使人快乐,找到某种解脱苦难的理由。

TOP

慎用“迷信”这个词。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事实上,你也发现了一个核心问题:不是人的仪式出现了问题,更不是神出了问题,而是人心出现了问题。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确实是这样,斑竹。从头到尾,我没有想否定任何信仰。好比我喜欢林书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有信仰,也是由于信仰他创造了继姚明之后,又一个令世界为之一振的亚洲人。关于中国人的信仰问题,我不想多谈,早就被说烂了。当然,我尊重世俗,对于某些仪式的看法,仅仅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也并未说它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中国人活得不容易,许多东西确实无可奈何。
可能我爱探求周边事情的“意义”,这也是我要学习民俗的目的之一。我无意要改变什么,但至少要理解它。对于某些事物的理解不在于得出某种特定的答案,而在于“如何解释”。对我而言,我不太在乎什么“终极意义”,我更爱尼采,尽量做我想做并可以做的事情。
我和许多长辈都是“没大没小”' 的,我爱和他们成为朋友,互相袒露心扉,无话不聊,勾肩搭背。长辈未必老爱做家长,家长有行使“家长权威”的快感,家庭的温情是“威严的和谐”。但他们却在家中缺乏真正的朋友。记得外公生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是最轻松的(当然我是这么觉得的)。记得外公临终前,我还在他脸上亲了三下;在他火化前,我知道我在悲伤些什么:“一个在生活中关照了我20年的好朋友,永远不再回来了。”而没有什么所谓的“痛失长辈之情”我觉得这种说法太'”抽象“了。

TOP

回复 12# 的帖子

关于迷信,有必要解释下。“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也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
    故,说“xx迷信”,不是说这个东西一定是假的,或是不科学的。而是指人出了问题,而我觉得我所举的一些例子,足以说明某些人的某些行为是迷信,因为他没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