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讲座变课堂我的搜狐
2012年09月16日01:34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渤海早报
渤海早报
本报记者 杨扬
连日来在北京画院举行的“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上,冯骥才的画作令许多人感到惊艳。昨天下午,冯骥才把他的讲座变成了一个绘画的大课堂,向人们介绍了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已经远离的传统文人画。
文人画 意境至上
现今画坛理论界对文人画的研究不多,而冯骥才对文人画有其独到见解。冯骥才认为,中国绘画直至唐宋并无真正的文人画。最早出现的是画工的画,从起初为宗教而画,到后来为宫廷而画,都是为别人画,即便吴道子,在冯骥才看来也“仍是最伟大的画工”。然而一些文人开始拾起画笔,王维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琛提出“外师造化,中发心源”,直至苏东坡、米芾,他们开始为自己的心灵而画,虽然尚非真正的文人画,但文人画的基本理念已经萌生。在元四家的手中,文人画才真正完成,崛起于中国绘画史。冯骥才分析,一是由于元代文人在异族统治下的处境,使他们转而专注于内心世界,通过画笔解放了心性;另一方面,绘画的载体由绢变为纸,墨在纸上的千变万化,不可捉摸,造成了艺术创作的偶然性,丰富了绘画的语言。文人画在明代走向高峰,但冯骥才觉得,崇尚摹古的董其昌搅乱了文人画的发展,“幸而明末清初出现了四僧、八大,文人画在他们那里达到了个性的极致。”到了清代晚期,许多画家被市场异化,为买主画画使他们的作品成了千篇一律、玩弄笔墨之作,徒有文人画外表而无其内涵个性,文人画终于从中国画坛撤离。
冯骥才总结,文人的进入令中国绘画为之一变,从此中国绘画开始讲究“意境至上”,所谓“境”是看得见的空间景象,而“意”正是文学的意味,即诗意。对绘画的审美也有了改变,如元代文人画开始有了对“空白”的审美。
个性为本 直抒心意
冯骥才的画被誉为“现代文人画”,已经没落的文人画传统,在他的笔下衍生出新的可能性,自成一家新气象。此次“四驾马车”展览上展出的冯骥才画作,主要就是他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代表作。尽管冯骥才以文学成名,但他透露,自己最初学的是绘画,从临摹古画开始。十几年的写作让冯骥才“文人化”了,当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重拾尘封已久的画笔,他丰富的内心世界“瞬间喷发”,以画笔表达心灵,使他的画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冯骥才自我剖析,他的画是以“个性为本”,“直抒心意”,将线性的散文融入画中,更契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同时坚持“意境至上”,格外注重从清晨至黄昏的光影变化,从而将文人画传统的四时山水题材予以扩充,使表达心灵的绘画语言更加丰富。最重要的是,他只有看见自己的心灵时才会去画。“文人画的传统,我们需要剥掉因历史的折磨已经枯萎的部分,汲取其中最鲜活的养分对意境的追求,对心灵的抒写,自由创作的情怀,表现个性的欲望,及其独特的审美。我相信,每一代艺术家都有责任把创造性的汁液注入传统的江河中。”(本报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