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反是错?——从高校分性别划线看男权布局
资料来源:女声网
http://www.genderwatch.cn:801/de ... 1832&cnID=90000
成绩好反而有错,这说不过去。可如果女生的成绩胜过男生,那就是错,因为,男生落后会让他们受伤,会导致社会危机。她们不能比男生强。所以,要采取种种措施,将高分女生拉下马,确保男生不至输得太惨。这些措施都被合理化,没有人在乎女生是否又被不公平对待了,以及她们已经忍了多久。
这是在高等教育,被认为在中国最性别平等的领域之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吗?
※提前录取分性别划线 女生均远高于男
高校提前录取多按性别划线,女生分数线明显高于男生——7月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高校招生提前批投档线出炉》,详列各高校在粤提前录取一本院校第一志愿投档分数线,其中多个院校分男女划线,女生线最多高于男生44分。
该报解释说44分差距来自国防生。但是,同时,该报称一些外语专业存在类似现象,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科女生投档线643分,男生629分,高出14分;理科女生投档线647分,男生投档线632分,高出15分;国际关系学院文科女生投档线624分,男生投档线601分,高出23分;理科女生投档线628分,男生投档线609分,高出19分。
提前录取指少数高校和专业可在当年高考结束后、大规模招生前提前录取考生,填报提前录取专业的考生若未被录取,可继续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提前录取无统一分数线,各校各专业不同。
目前提前录取高校及专业大致包括:军校和地方院校国防生计划;公安司法类;航海类;免费师范类;体育类;艺术类;外语小语种类;免费医学类;其他少数几所国内高校和两所香港高校。总招生人数不详。
※“潜规则”成政策? 小语种玩“平衡”
在粤提前录取的具体都是哪些专业,《南方都市报》报道没有具体说明。报道中提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编辑查阅了该校招生计划,在各省市提前录取专业均为法语、德语等非英语外语专业,即小语种,该校对各专业各省市均实行分性别配额,总计配额为男女1:1。该校招生章程显示,除小语种外其他专业无性别比例。
另外,《京华时报》也报道了人民大学小语种专业提前招生的“男女有别”:在京文科男生分数线601分,女生分数线614分,理科男女线均为644分,比去年降低8分。
女生还查到,如未在粤招生的中国传媒大学,在其201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中规定:“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导演专业录取时,男女生分别排队,男女生录取比例为1∶1”。
并非所有提前录取专业都设性别比例,女声查阅了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计划和提前录取分数线,其小语种专业未分男女。
在全国范围内,提前录取中有多少专业设定性别比例,涉及多少录取名额?其他批次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女声还不清楚。
那么这种现象是何时开始的?《京华时报》称人民大学小语种专业首次分男女划线,女声查阅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历年招生信息,自2007年以来,该校小语种专业一直实行男女分别排队录取,2006年则未见该校与性别相关的说明。
从《南方都市报》报道公布的数字看,分性别划线直接导致淘汰高分女生。所有在粤分性别划线的专业,无论是军校、国防生还是地方院校,无论文理科,女生分数线全面高于男生。
2005年,媒体披露北京大学小语种专业长期实行提高女生分数线的“潜规则”,一时舆论哗然。在2006年上半年的一次媒体调查中,超过80%的家长反对小语种专业设置性别比例。当年媒体纷纷报道教育部通知:“未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此规定此后在教育部文件如《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及各省市教育厅高校招生文件中多次重申。
但在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招生计划网页均有说明:已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这是否意味着提前录取中设性别比的现象经过教育部的批准?
这是否意味着小语种等专业中的性别规则,在媒体曝光后,反而经过教育部批准,从“潜规则”变为明规则?
对高考中直接限制女生的录取性别比,报考小语种、国防生等专业的考生和家长当然了解,但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
※限招女生无理由 双重标准与歧视
7月4日晚,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官方微博@女权之声发布对提前录取设性别比、提高女生分数线的观点:
无论是否经过教育部批准,在像外语小语种、导演这类专业中设置性别比例,都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国加入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禁止缔约国在各社会领域包括教育领域中实行针对妇女的限制性区别对待,认定此类行为属于国家应该消除的歧视性做法。
公立高等教育是公共资源,分配机会理应公正公开。除自主招生和专门照顾外,中国高校普遍实行按高考分数自前向后录取的招生原则,是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将分数作为惟一的录取依据,以及证明学生潜力优势的惟一证据。这一原则在同一地区内,以公认的量化标准保证了招生公平,也是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招生体制保持公信的基准。
在此前提下,分性别划线只有三个能够接受的理由:第一,该专业学习和就业确有合法合理的性别限制或性别比例要求。第二,有证据证明,男生在中学教育和考试过程中受到了基于性别的限制性区别对待,有必要通过降分给予优惠;第三,类似于自主招生体现的,有证据证明,男生具有相关专业的独特学习潜力优势。
像小语种、导演这类专业,既不符合上述第一条,目前没有,恐怕也不可能有上述第二第三方面的证据,那么,性别就不应该成为分数的附加条件。
教育应该对男女一视同仁,无论男女,只看能力、看潜质。女生占优说明女生在此领域中具有学习优势,既然如此,高校应该大力培养,因应优势,让她们成为预期中的专业优秀人才。
限招女生到底有何理由可言?以“女生太多”为由是双重标准。如果不设置性别限制,鉴于考试成绩和招生规模,像外语小语种这样的专业,会出现女生占绝大多数甚至“清一色”的现象,这是事实。但所谓”女生过多”并不会给教育带来什么确实的负面效应,对此现象做负面描述本来就是不恰当的。
同时,却没有“男生过多”的说法,虽然,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高等教育机会多属男生,现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中也仍是男生占优。而且,也从未听说过在什么历史时期、什么男生占优的专业,有过因为“男生过多”优惠女生的政策。
女生多是问题,男生多就不是问题,这是明显的基于性别的双重标准。
以“就业单位不欢迎”为由限招女生是迎合就业歧视。对何种岗位不能招收妇女,国家法律已经划定明确范围,而且是出于保护妇女的目的。例如,外交工作人员、翻译等适合小语种专业就业的岗位,妇女完全能够胜任,在这一类岗位上排斥妇女就业属于歧视。对歧视性的就业需求,高校应该与学生一起抵制,而不是自动接受,更不应进一步将就业歧视前延到教育领域,通过教育歧视迎合助长就业歧视。
既然限招女生没有合理依据,不过是人为歧视,那么,我们就无法阻止其随意蔓延,这是接下来不能不忧虑的。首先是一些报考小语种等专业的优秀女孩失去机会,然后,英语、新闻……等文科专业也有女生占绝大多数的现象,是否也要限制这些专业的性别比?
高校招生是竞争性体制,但这是人与人的竞争,不是男与女的竞争。限招女生却将焦点主观集中在性别,通过人为操作挑起性别竞争,又扮演倾向于男性的裁判,这是制造性别冲突,不利于两性和谐。
两位女声读者QQ群友的亲身经历,或许可从一角显出设置性别比对女生的伤害。刚刚被某大学小语种专业录取的应届考生@Benty-bai说:“作为外语学校的毕业生,我深深深深地明白这件事,不仅是听老师讲,还有前人的经历。不敢想象,如果自己表现的不够好(和另外一个男生一样),然后因此就被刷掉,而那个人去了,现在我该如何。”另一位女声群友说,艺术专业为维持性别比而优待男生:“至少在面试这关,男生的标准要低得多……女生就左挑右挑,男生,只要凑合着过得去就收。”
“因为男人没女人强,就把制度改成看起来男人比女人强才行”,在微博和女声读者QQ群中,年轻读者们表达了对此种性别歧视政策的惊讶和愤怒,如@苏紫流云说:“无孔不入地打压女人,这是中国的国策吗??高考是中国最公平的考试,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生为中国女人,没颗坚强的心还真活不下去。”
※哀叹“男孩危机”还不够 多法阻遏妇女进步
7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整版报道《男生正被女生“全面超越”,谁之病?》引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的研究,称“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英语成绩的差异最为明显,接近8分。就连一向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遥遥领先,化学的平均成绩更比男孩高出6分。”又称“令人吃惊的现象远不止这些。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甚至,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报道因此发出警告:这场“全面超越”会影响男孩,进而影响全社会。
“男孩危机论”再次得到应和,例如《羊城晚报》7月5日《“男孩危机”实质是”“社会危机”》说:“男孩危机是一个全局性、趋势性的问题。长期的落后于女生,会让男生产生自卑心理、反叛心理,并对这种性别差异感到困惑,甚至会出现性取向混乱。”中国新闻周刊网站《男孩危机:教育和评价要改一改了》说:“ 我们的教育和评价真要为男孩子改一改了。……因为,国家和社会离不开男性这一中坚力量,特别是从责任感、使命感、担当精神、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冒险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来看男生和女生是有差别的,而这些是无法完全出试题在纸上考核出来的。”
“男孩危机”论早已受到全方位的驳斥,例如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以翔实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证明“男孩危机”是伪命题:
第一,女生学业成绩优秀、升学率高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现象,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中国女孩的总体教育机会仍少于男孩,农村地区更是如此,中国“男孩危机”言过其实。第二,近年来的各类考试已经越来越偏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仅靠死记硬背已难以获得高分。女生的成绩日渐上升只能说明,当今的女孩并非只是擅长死记硬背,她们同样聪明自信、勤奋刻苦。第三,即便在学业上真的完全超过男生,一旦踏入中国这个传统的男权社会的职场,女性所谓的“学业优势”也就丧失殆尽了。
徐总结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城市女孩在学业上的进步和优势,而忽略了她们同样是应试教育和性别角色刻板化的受害者,尤其在我们这个重男轻女的国度,……(女孩)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毋庸置疑。”
然而,罔顾事实与逻辑的“男孩危机”论仍然广有市场,为什么?女声曾在报道中指出,此论是男权思想根重的表现,只在男性主导天经地义的前提下,才会将男性优势丧失视为社会危机,此种论调是对妇女进步的恐慌和提前反制。
看来,“男孩危机”论并不只有哀叹和恐吓。提高女生分数线、限制录取女生的做法,或许就是与此种观点一脉相通的制度设计,是从担忧女生占优,到采取措施阻拦女生占优的小小一步跨越。2007年《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采访就引用过一位不同意具名的名校招生负责人的话:“女生增多是招生圈里深恶痛绝的事情。”已经“深恶痛绝”了,这些握有招生大权的人,若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或明或暗地打压女生,恐怕并不奇怪。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女生数增多遭到预警之后,中国高校的性别比变化趋势并不如预期。据《中国青年报》2007年的一则报道,1995年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由35.4%升至45.7%,提高了10.3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大学新招女生数首次超过男生,达到52.9%。按此趋势,报道预言2010年中国高校女生总数将超过男生。
但这并未变成现实,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高校本科女生占比为49.68%,这个最新统计,相当精准地将女生比例卡在了50%以下。
这是偶然的吗?
公开而未广为人知地在部分专业中设置性别比例,从而淘汰部分女生,这只是维持男生地位的做法之一。《新民周刊》公布了徐安琪的一项发现:
“许多女生考分高的专业(文科为主),都给予男生降低入学标准的优惠待遇,即在120%(最高为140%)投档范围内的男生,即使分数较低也可优先录取。一些学校认为女生比例在50%以上就达到了性别平等(但实际上该专业的女生考分高于男生的占60%-90%),或借口女性死读书、创造性思维差、后劲不足、毕业分配难,甚至以学生宿舍中厕所等设置无法让更多的女生入住等各种理由限制或少招女生。……‘惠男抑女’,这已是圈内人众所周知的‘合乎情理’的潜规则,也是未被公众所监督的教育不公正的客观事实。”
另一种已经有所披露,却同样被合理化的做法,是在自主招生中青睐男生。如复旦大学2009年新生中女生总数超过男生,自主招生中男生比例却比女生高出两个百分点。有人赞美这是笔试“个强调知识综合性和运用性”的结果,然而自主招生的推荐和面试环节中主观因素甚强。自主招生规模正在扩大,在名校总招生数中能占到一定比例,如复旦大学2012年仅在苏浙沪就自主招生超过700人。
自主招生“将有利于促进高考新生中男女生比例平衡”的效应被正面化,压制女生的危险却似乎无人在意,在杭州,还有人向地方“两会”建议通过自主招生增加师范生的男生比——自主招生是手段,提高男生比才是目的?
“阴盛阳衰”尚未到来,预警已经召来各种反击,这或许是无意的联盟,但受害者却看到一种布局。一位网友评论说:“利用打压女性进步的方法维持男权社会的苟延残喘,这是人类的倒退!”
的倒退!
(本期特别感谢@Benty-bai、梅婆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