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宁隆重开幕

“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宁隆重开幕

新华网 2012年07月18日 12:23:11  来源: 人民网

  7月17日上午,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宁隆重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以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马里等11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吉狄马加发表了充满诗意、富有激情的致辞。他说,在《格萨尔》与世界史诗的神秘召唤下,我们怀着对史诗和民族文化的敬仰、热爱之情,带着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地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深切思考,从世界各地走来,欢聚一堂,切磋交流,缔结友谊。今天,我们在青海――《格萨尔》的故乡举办这样的论坛,这应该是广大学人们共同的心愿。在这个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将集中展示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而对于常年坚守在雪域高原、为《格萨尔》史诗的挖掘和传承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而言,这将是一种无言的激励与肯定。

  吉狄马加说,时代步入新千年以后,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史诗、神话等这些古老思想文化遗产对于人类自身的意义,这些财富都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思想精髓,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部史诗的讲述都展现着文明的光芒。在全球经济文化渐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中,东西方文明在不断的碰撞和对话中,创造着一个不断文明、和谐的新世界。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大史诗依旧闪耀着它们智性的光焰和独特的魅力,而分别代表不同文化地域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就在今天欢聚中国青海,对话史诗,交流思想,把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传递给大家,我想这不仅仅是一项学术交流活动,而且是一种价值体系的交流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我们人类最终的理想,那就是――各民族和睦共处,全世界和平安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也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她说,中国少数民族的口头史诗蕴藏丰富,型类多样,分布广阔,源远流长。从中国的北方到西南,分布着举世闻名的“三大史诗”和数量可观的其他史诗传统,它们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诸多民族。这些从南到北广泛分布的史诗,大多至今仍以活形态的口头演述方式在本土社会的文化空间中传承和传播。这些口头史诗,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青海的史诗蕴藏量十分丰富,近一半的人口都是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表现形式对于丰富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论坛由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民俗学会协办。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论坛将分别举办主旨报告、分组讨论、参观访问等活动。

TOP

青海:不朽史诗《格萨尔》的故乡

  作者:王肖芳 徐顺凯  来源:西宁晚报  2012-07-17

  本报讯(记者王肖芳 徐顺凯)7月17日,由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省社科院承办的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强调,自古以来,青藏高原是一个神秘、神奇而又神圣的地方,巍巍昆仑屹立于此,滔滔江河发源于斯。伴随着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格萨尔》史诗同昆仑神话一起向世人传递着华夏民族智慧的光芒。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质朴的高原人始终将神话叙事和史诗表演作为自己文化之根,代代相传。正因如此,青海--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被学界誉为《格萨尔》的故乡。一直以来,青海被《格萨尔》史诗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钟爱,现在已经成为《格萨尔》工作乃至整个藏学工作的重要科研基地。

  即使有那么一天,飞奔的野马变成枯木,洁白的羊群变成石头,雪山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江大河不再流淌,天上的星星不再闪烁,格萨尔的故事也会世代相传。史诗《格萨尔》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是藏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7月17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将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格萨尔》。在《格萨尔》与世界史诗的神秘召唤下,怀着对史诗和民族文化的敬仰、热爱之情,带着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地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深切思考,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世界各地走来欢聚一堂,对话史诗。

  ●青海被学界誉为《格萨尔》的故乡

  ●《格萨尔》史诗传承时间之久远、流布地区之广阔、篇幅之浩繁、结构之宏伟,堪称世界史诗之最

  ●青海是国内外最早发现《格萨尔》史诗的地区

  ●在发掘、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格萨尔》史诗方面,青海当属全国范围内起步最早、成果最多的省区

  藏族人民

  集体创作的伟大史诗

  格萨尔王,相传是连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戍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史诗中的格萨尔幼年时即遭驱逐,同母亲流落至玛域。母子俩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励精图治,终于开发和治理了玛域,从而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变得水草丰茂。在一次赛马大会上,年轻的格萨尔战胜群雄,登上王位并迎娶了美丽的珠牡姑娘。接下来的故事里,他降服入侵的敌人,使百姓摆脱战乱之苦,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最终让青藏高原走向统一……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地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在中国的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

  《格萨尔》大约产生在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在近千年的漫长时期内,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史诗的情节和语言,到十二世纪初叶,《格萨尔》日臻成熟和完善,在藏族地区得到广泛流传。

  每个艺人口中都有一部《格萨尔》

  《格萨尔》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在民间,应该归功于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们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在大规模的抢救工作中,通过考察,发现了近百位活跃在农村、牧区的说唱艺人,藏语称“仲堪”.其中有十多位是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优秀艺人。他们在说唱前要举行各种仪式,或焚香请神,或对镜而歌,说唱时还要头戴作为道具的帽子,帽子上插有各种羽毛,手拉牛角琴或手摇小铃鼓。就同一个艺人而言,因每次说唱的时间、环境和个人心态不同,每次说唱的内容也就长短不一,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每个艺人口中都有一部《格萨尔》”的局面。

  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截至目前,较为准确的统计数字显示,我们共收集到《格萨尔》手抄本和木刻本总数为289部,除去各种异文本,仍有200多部,若按每部平均20万字计算,总字数也在4000万字以上。仅从字数来看,《格萨尔》已远远超过世界几大着名史诗的总和。由此可见,这部史诗传承时间之久远、流布地区之广阔、篇幅之浩繁,结构之宏伟,堪称世界史诗之最。

  世界最长的气势磅礴英雄史诗

  《格萨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格萨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青海是最早发现《格萨尔》的地区

  自古以来,青藏高原是一个神秘、神奇而又神圣的地方,巍巍昆仑屹立于此,滔滔江河发源于斯。伴随着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格萨尔》史诗同昆仑神话一起向世人传递着华夏民族智慧的光芒。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质朴的高原人始终将神话叙事和史诗表演作为自己文化之根,代代相传。正因如此,青海──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被学界誉为《格萨尔》的故乡。

  在青海,《格萨尔》的各种版本多,格萨尔的遗迹遗物多,格萨尔的传说故事多,《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多,《格萨尔》的藏戏表演多。说不完《格萨尔》的艺人才让旺堆,写不完《格萨尔》的艺人格日尖参,唱不完《格萨尔》的艺人达哇扎巴,画不完《格萨尔》的艺人尕日洛、东智,抄不完《格萨尔》的艺人布特尕。他们是史诗的民间创作者和传承人,为我们讲述着《格萨尔》──这首唱不完、写不完的伟大诗歌。

  早期的青海非常封闭,大部分地区没有公路,人们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尽管如此,《格萨尔》史诗却像一股清澈的山涧溪水,汩汩流淌,经久不息。许多国外学者早就注意到流传于此的《格萨尔》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他们纷纷背起行囊不远万里来到青海,徒步进入果洛、玉树等广大牧区,搜集和挖掘出不少《格萨尔》史诗的原始版本,从而使青海成为国内外最早发现《格萨尔》史诗的地区。与之相呼应的是,在果洛州甘德县,人们把鲁姆德果山顶的一个山洞形象地称为“岭国觉如的口袋”;在热贡地区的隆务峡口处,有一四四方方的棋石,每当路过此地,人们总要在棋石旁做一下赛棋的动作;而在同仁县麻巴乡,人们都知道有个格萨尔赛马场……美丽的传说加上现存的遗迹,不免令人遐思万千、心驰神往。故此,一直以来,青海被《格萨尔》史诗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钟爱,现在已经成为《格萨尔》工作乃至整个藏学工作的重要科研基地。在发掘、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格萨尔》史诗方面,青海当属全国范围内起步最早、成果最多的省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