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文和他的中国中古宗教研究
【作 者】姚崇新
【作者简介】姚崇新 北京大学考古系
Stephen F.Teiser(中文名太史文)是近几年美国汉学界升起的一颗新星,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中国中古时期的民间信仰。
最近十余年来,西方汉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潮流,出现了一批新成果,其代表作品有姜士彬(D.Johnson)等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民间文化》(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在有关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中,民间信仰是一个相当受重视的主题。不过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人类学家以当代社会为对象而进行的,但近年这种情形有了改变。一些学者开始对历史上的民间信仰做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欧大年(L.Overmyer)的《民间信仰——传统中国晚期的异端宗派》(Folk Buddhist Religion
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韩森(V.Hansen)的《中国中古时期的变迁之神》(Changing Gods of Medieval China,1127-1276,Princeton
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该书最近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等。而太史文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太史文可谓是美国汉学界的后起之秀,是近年美国汉学界比较活跃的人物。十年前他的名字还不大为中国学者所知,但随着近年其新作的不断问世,他的名字渐为中国学者所熟悉。太史文早年毕业于欧柏林学院,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系,主攻东亚宗教,1986年获博士学位。现任铃木大拙讲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已获终身教职。博士
论文题为《中国中世纪的盂兰盆节》,这篇
论文为他今后研究中国中世纪的民间信仰打下了基础。1988年,他在原博士
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出版了他的成名作——《中国中世纪的鬼节》(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以下简称《鬼节》)。由于该书从研究方法到视角均很新颖独特,分析到位,问世后受到学界普遍好评,认为“他对传统汉学及佛学领域的超越为未来中国宗教研究创立了一个新的模式”(F.Kleeman语),因而荣获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颁发的1988年度宗教史领域的最佳处女作奖。1994年,他的另一部专著《十王经与中国中世纪佛教冥间的形成》(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出版。此外,他还撰写了若干研究中国中古民间信仰的重要
论文,如《中国中古宗教中的鬼与祖先——作为葬仪的盂兰盆节》(Ghosts and Ancestors in Medieval Chinese Religion:The Yu-lan-p\' en Festival as Mortuary Ritual,History of Religion 26:1,1986)、《母亲、儿子与饿鬼——目连神话中的性别与超度》(Mother,Son,and Hungry Ghost:Gender and Salvation in the Mythology of Mülie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in Atlanta,1986)、《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4,May 1995)、《绘画中的冥间——插图本〈十王经〉》(Picturing Purgatory:Illustrated Versions of 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Images de Dunhuang,Paris,1999),等等。
《鬼节》一书的中译本最近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作为“外国学者笔下的传统中国”丛书之一种出版,汉译本书名为《幽灵的节日》(侯旭东译)。这本专著讨论的对象是中国中古时期的重要民间节日——盂兰盆节,而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为贯穿全书的主题。本书的主旨是试图以这一节日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方面。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目连救母的故事并不陌生,因为这一故事曾改编成戏剧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而对于鬼节则更为熟悉,因为它就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还风行于中国的大江南北。直至现在,在中国的某些农村地区,鬼节信仰的余绪仍在继续。可见它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远。
中国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所谓中国传统的“鬼节”。据老人们讲,这一天地狱“放假”,众鬼纷纷出来活动,人们在这一天除了祭祀祖先以外,还必须对众鬼有所表示,或贡献祭品,或奉送纸钱,以送它们回到它们以前居住的幽冥世界中去,以此求得整个家庭的平安吉祥。记得儿时的我在过“鬼节”时曾在外婆的带领下到旷野中给众鬼烧纸钱,一边烧一边呼唤众鬼的名字,请它们来收“钱”。邻居家的孩子们此时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饶有趣味,至今记忆犹新。在佛教的传统中,这一天是所谓的“盂兰盆会”,道教的传统则把它叫做“中元节”。这一节日的起源已无法确知,早在题名晋宗懔著的《荆楚岁时记》中已有关于“盂兰盆会”的记载,之后屡见于反映民间习俗的著作及方志材料中。中国民间似乎多袭用道教的称谓,即称“鬼节”为“中元节”,故江南有“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府开放鬼门关”的民谣。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关于鬼节的知识只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出自大洋彼岸洋学者之手的这本专著,基本上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举凡鬼节的起源、形成与
发展,鬼节与佛、道二教的关系,鬼节与祖先崇拜的关系以及鬼节所昭示的深层的社会文化意义等,本书都有详尽的考辨与归纳。对一般读者而言,可藉此获得“鬼节”的完整印象。而对于学者尤其是从事宗教研究的学者而言,本书的价值远不止此。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新颖独到,值得重视。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了以往就宗教论宗教的传统研究模式,除传统的佛学研究方法之外,作者还运用了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如作者采用了社会学家杨庆堃(C.K.Yang)所著《中国社会的宗教——对宗教的当代社会功能及其若干历史因素的研究》(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一书中的观点,即将中国宗教分成“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的宗教和“分散式”(diffused)的宗教两种宗教形态,并对杨说加以修订。在思维模式方面,作者一改过去传统学者重点关注宗教本身的思维方法,转而关注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而拓宽了宗教学研究者的视野,开阔了思路。可以预言,太史文教授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将代表美国今后一个时期宗《十王经与中国中世纪佛教冥间的形成》是太史文教授研究中国中世纪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又一部力作,是《鬼节》一书的扩展与延伸,因而可视为《鬼节》一书的姊妹篇。该书以敦煌文献为基础,以中晚唐之际出现的佛教伪经《佛说十王经》为通贯全书的主题,对《佛说十王经》及中国中世纪佛教冥间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辨,其研究方法与《鬼节》一书接近,颇具新意,值得一读。
(本文来源:《
论文资料库》
http://lw.zaizhiboshi.com)教学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