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喀琉斯之歌》获末代奥兰治奖

《阿喀琉斯之歌》获末代奥兰治奖

·大奖·“断背山扬帆,驶向特洛伊”

《阿喀琉斯之歌》获末代奥兰治奖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06日 04 版)



玛德琳·米勒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美国女作家连续四年将英国奥兰治奖的小铜人收入囊中。30岁出头的玛德琳·米勒(Madeline Miller)以其描写古希腊英雄同性恋情的小说处女作《阿喀琉斯之歌》(The Song of Achilles),赢得了英语世界这项最重要的女性书奖,并获奖金3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9.3万元)。

  5月30日晚,颁奖典礼在伦敦的皇家节庆厅举行。

  此前三年,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和蒂娅·奥布莱特(Téa Obreht)先后问鼎。她们全来自大西洋彼岸。

  奥布莱特小姐去年的获奖作品《虎之妻》(The Tiger's Wife)也是处女作,背景是南斯拉夫内战。

  《阿喀琉斯之歌》

  玛德琳·米勒实为今年的黑马。在决选阶段,她击败了多位高手与名家,包括前度奥兰治奖得主安·帕切特、美国老作家辛西娅·奥齐克、去年的加拿大吉勒奖得主埃茜·厄杜坚,以及布克奖得主安妮·恩赖特。

  《阿喀琉斯之歌》描写毛手毛脚的青年王子帕特罗克洛斯流亡佛提亚,与强健俊美的超级大英雄阿喀琉斯相识相恋,厮混之时,忽闻斯巴达的海伦被帕里斯拐跑,遂一同起身,前往特洛伊参战。阿喀琉斯不愿为阿伽门侬上沙场,帕特罗克洛斯遂代友出战,死于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之手。阿喀琉斯大恸,置个人将因此赴死的预言于不顾,重返战场,杀赫克托耳,辱其尸,厚殓帕特罗克洛斯,自己也终被帕里斯箭伤脚踝而亡,死后与男友合葬。

  后世的亚历山大大帝以阿喀琉斯为榜样,处处效仿。他与手下的青年将军赫菲斯蒂翁相恋,曾同往阿喀琉斯和帕特罗克洛斯墓前凭吊。赫将军染病夭折后,亚历山大如阿喀琉斯般痛苦,举丧之隆重,则更要胜出许多倍。

  今年奥兰治奖的评审团主席、英国女作家乔安娜·特罗洛普赞扬《阿喀琉斯之歌》“独创、热烈、新颖、激昂”,亦夸奖米勒女士:“荷马也会以她为傲。”

  古史情考

  阿喀琉斯和帕特罗克洛斯的故事正是来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玛德琳·米勒自小喜爱古典文学,妈妈曾读《伊利亚特》给她听,她深为阿喀琉斯吸引,亦发觉帕特罗克洛斯“撩人心弦”,因为他虽属次要人物,却对整个特洛伊战事的进程产生了“大冲击”.

  米勒获授波士顿大学古典文学硕士之后,在麻省高中讲授拉丁语、希腊语和莎士比亚。写作《阿喀琉斯之歌》,花去了她十年时间,中途一度将手稿销毁,重起炉灶。她说,荷马虽不曾明言阿喀琉斯和帕特罗克洛斯相爱,但两人之间的感情早已超出了伙伴之谊,升华到了同志之情。在这一点上,聪明的古人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我从柏拉图那儿窃来的!”米勒在其个人网站上写道,“关于帕特罗克洛斯与阿喀琉斯情同爱侣的说法源远流长。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都把他俩的关系视作罗曼蒂克--在古典世界,这是一种普遍而且得到认可的解释。我们甚至可以找到埃斯库罗斯一出佚失悲剧的残片,上面写着,阿喀琉斯说,他和帕特罗克洛斯‘经常接吻'.”

  米女士又云:“对我来说,最明显的证据不仅在于阿喀琉斯的悲痛之深,也在于他怎样表现悲痛:阿喀琉斯拒绝火化帕特罗克洛斯的遗体,坚持要把尸身收入自己的帐篷,他在帐中持久地哭泣,搂住它不放手--全然不顾身边众人的惊骇反应。这种寻死觅活的感觉深深地告诉我,在这俩男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真切而极为亲密的私情。”

  《独立报》去年9月11日刊发关于《阿喀琉斯之歌》的书评,兴高采烈地配上一幅电影《特洛伊》的剧照:布拉德·皮特穿着皮短裙,飞扬着金发。书评说,这下好了,“断背山扬帆,驶向了特洛伊。”

  放下感情问题不论,我们更应为年轻的米女士埋首古史、勇于求证的劲头和学识喝彩。

  她还在耶鲁戏剧学校进修,学习怎么改编古典作品,以飨当代读者。

  末代奥兰治

  奥兰治奖创办于1996年,是英国首个专门为女作家设立的文学大奖,凡以英文写作的任何国家的女作家均有资格参评。

  在今年颁奖前,该奖过去17年来的冠名赞助商奥兰治电讯公司宣布中止合作,并将舍弃图书,从此专助于电影业的投资。《卫报》哀叹,此乃文学奖历史上最惨痛的失意之一。

  玛德琳·米勒所得,料为最后一届奥兰治奖。即使顺利找到新的赞助商,明年的这个奖,八成也不会再叫这个名了。

  奥兰治奖联合创办人、小说家凯特·莫斯说,5月30日的颁奖典礼标志着该奖“第一章的终结”。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