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每年消失9万个自然村落 冯骥才:古村应活化保护

每年消失9万个自然村落 冯骥才:古村应活化保护

中新网  2012年06月06日 08:23 来源:齐鲁晚报

  6月5日,“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山东省文联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建筑学、艺术学等不同专业领域的近二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就如何保护村落历史性建筑物,如何保护村落文化空间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精神信仰,如何处理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及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全国共有22个省份的169个古村落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山东省内仅有章丘市官庄镇朱家峪村和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入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村落文化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国文化中的万里长城。他指出,中国村落消失速度惊人,2000年全国约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锐减到270万个,平均每年消失9万个村落,有些村落没有《村落志》、《民俗志》,是仅存在一代一代人的记忆里,口口相传的。村落消失,珍贵的历史信息也就随着时间流逝殆尽了。“古村落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针对什么样的村落最需要保护,如何保护?冯骥才指出,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保护,政府加大对其手艺的扶持,不要过度市场化,古村落应当进行“活化保护”,不是表面的修缮房屋、恢复旧貌,更重要的是要恢复文化、生活,让后一代人来传承村落所代表的文化遗存和精神价值。

TOP

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济南举办

作者:姜洋 钟晓雅|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5 |

http://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10218

TOP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2-1012294551.htm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季诚迁  


【摘要】:古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保护古村落,就是保存中国农业社会的文明史,保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古村落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其建筑、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保护其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村落是以村民共同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村落选址、建筑选点、村落布局、建筑结构、营造选材、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蕴含着世代居民的智慧与实践。古村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古村落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古村落,既是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体,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层单位,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本文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重新审视古村落(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肇兴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目前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不够的状况,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对其产生传承展演的文化空间——古村落同样存在不足。本文以文化空间的理论阐释和认识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侗寨相依相存的关系。一方面将肇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古侗寨的文化生境中去研究,另一方面,也把古侗寨的保护与保护其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理论为指南,以肇兴侗寨为个案进一步探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体系,结合国内外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切实可行的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模式与措施。 全文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理论基础、研究缘由,界定了研究对象。 第二章论述了古村落文化生态,简述了村落自然生态环境,村落选址到文化生态空间布局,并总结了肇兴侗寨村落文化生态的主要特 第三章论述了古村落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认为生产生活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载体;节日节庆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民间信仰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灵动基因。 第四章将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其文化空间内进行解释分析,认为古村落的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只有对古村落的所有“文化空间”进行完整地、整体地施以保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至流于形式。文化空间中的任何文化的缺损、破坏、湮灭,都是对文化空间的严重损伤。因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是整体性保护,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第五章提出了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认为古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古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展演以及传承的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承载历史、立足现实、连接未来的灵魂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古村落,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村落,没有了活态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就如历史遗迹,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生命的灵动。由此,整体性保护,成为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整个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选择。具体研究中首先对肇兴侗寨非遗的现实境遇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指明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中需要厘清几对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处理好几对关系的基础上,需要保护和营造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传承的环境: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展演的文化空间,保护作为传承主体的“师’与民,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传承环境: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尊重民众的话语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肇兴侗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文化空间 整体性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54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8-11
  • 一、研究缘起8-10
  • 二、选题意义10-11
  • 第二节 理论基础研究11-22
  • 一、文化生态理论研究11-15
  • 二、文化空间理论研究15-22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22-24
  • 一、研究方法22
  • 二、分析框架22-24
  • 第四节 研究基础与对象研究24-54
  • 一、古村落研究状况24-32
  • 二、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32-34
  • 三、侗族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34-38
  • 四、研究对象概况38-54
  • 第二章 肇兴侗寨文化生态研究54-86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54-66
  • 一、古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54-60
  • 二、古村寨的文化生态意蕴60-66
  • 第二节 古村寨文化生态与空间布局66-76
  • 一、民间信仰——萨堂神祗与神性结构66-68
  • 二、宗族血脉——斗族鼓楼与群体意识68-72
  • 三、稻作文化——梯田生产与鱼米生活72-74
  • 四、天人合一——文化寓意与生态景观74-76
  • 第三节 侗寨文化生态特征研究76-86
  • 一、历史性76-78
  • 二、风土性78-81
  • 三、地域性81-82
  • 四、民族性82-86
  • 第三章 侗寨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86-123
  • 第一节 古村落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研究86-90
  • 一、古村落与文化生态关系86-87
  • 二、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的关系87-89
  • 三、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的民俗学研究89-90
  • 第二节 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肇兴民众生活90-122
  • 一、生产生活——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载体91-101
  • 二、节目节庆——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101-111
  • 三、民间信仰——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动基因111-122
  • 第三节 小结122-123
  • 第四章 侗寨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23-185
  • 第一节 古村落文化空间的新认识123-129
  • 一、文化空间的民俗学研究123-125
  • 二、文化空间与古村落关系认识125-127
  • 三、古村落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27-129
  • 第二节 文化空间里的古村落129-135
  • 一、传统艺术表演的文化空间129-130
  • 二、民俗礼仪节庆活动的文化空间130-131
  • 三、民间传统知识实践的文化空间131-133
  • 四、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文化空间133-135
  • 第三节 肇兴侗寨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35-185
  • 一、鼓楼花桥——肇兴侗寨的文化象征138-149
  • 二、萨堂戏台——肇兴侗寨的精神家园149-159
  • 三、木楼寨门——肇兴非遗的重要容器159-177
  • 四、梯田山野——侗寨非遗的生态之源177-185
  • 第五章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185-226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185-197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185-187
  • 二、中国古村落保护研究状况187-193
  • 三、整体性保护理论研究与认识193-197
  • 第二节 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境遇、特征与保护原则197-211
  • 一、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境遇197-204
  • 二、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特征204-208
  • 三、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208-211
  • 第三节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几对关系211-218
  • 一、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关系211-214
  • 二、古村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4-216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216-218
  • 第四节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关键点218-226
  • 一、协调统一物质与非物质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218-219
  • 二、保护鼓励传承人,营造适宜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传承环境219-224
  • 三、保护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人文生态环境224-226
  • 结语226-230
  • 一、文化精神的传承226-227
  • 二、空间整合与生态调适227-230
  • 参考文献230-238
  • 一、连续出版物230-234
  • 二、专(译)著234-237
  • 三、论文集237
  • 四、学位论文237-238
  • 附录238-24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40-241
  • 致谢241-242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1# 的帖子

不断的城市化进程,农村确实逐渐失去了人气

TOP

这个论坛我去参加了,还捎带着介绍了山东青州井塘村的调查与研究情况。
村落的状况确实不容乐观,但是,保护传统村落中的文化,这不是乡村民众的责任和义务,民众要追求更好的、更高质量的生活,本来就无可厚非,老房子文化价值再高,常年住在里面并不舒服、也不方便,民众拆旧房盖新房,理所当然。
保护传统村落中的文化遗产,责任在政府、在学者。政府提倡保护,那就出钱吧;学者呼吁保护,那就塌下身子来扎扎实实地去做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
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改造,政府有改造的动力,民众有改造的愿望,似乎只有学者是反对者,只有学者与政府与民众唱反调,这是值得深思的。
民俗学一直号称是最理解百姓愿望的学问,在这个问题上,民俗学者不应该成为民众愿望的陌路人。作为现代学的民俗学,要正视村落消失的现实,要发挥民俗学的优势,积极调查、记录、整理、抢救村落中的民俗文化。至于第二步,这些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民俗学者也应该积极介入,献计献策,使这种不可阻挡的变化潮流少走一点弯路、尽可能的多记录保留一些属于这个村落自己的文化。
对于传统村落,如果这个村落只剩下空房子、旧屋子,没有了其中生活、生产的村民,没有了活着的民俗生活,这样的村子,属于没有灵魂的村子。如果还有价值作为旅游景点的,保留几个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没有的村民、没有了民俗、行尸走肉般的老村子、旧房子都保留下来。
社会上和学界对民俗学者有误解:我们给人的印象似乎是留着小辫的遗老遗少,当过年过节的时候,需要谈点老东西、旧传统的时候就想起民俗学者了。
我们应该注意,民俗学者不是古董收藏家,我们决不能成为守旧派。民俗学者是关注现实生活、理解民众需求的一群人,还是钟老说的那句老话:民俗学归根结底是现代学。

TOP

叶老师的话对这个话题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民俗学的实践要接地气,有两层意思:一是空间上的本土意识,二是时间上的时代意识……

TOP

叶老师的话对这个话题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民俗学的实践要接地气,有两层意思:一是空间上的本土意识,二是时间上的时代意识……

TOP

不知这个九万个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非常理解青年人改变生存状态的愿望和努力
作为一个民俗学学生,我感到一种文化的急速断裂
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民俗学孩子,个人观点前后变化很大,自相矛盾厉害
目前的认识是,整个发展模式有严重摧毁作用,难以阻挡。但我想阻挡一下,即使只能发出一点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整体感到悲观的同时,认为能做的是“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