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民俗报道如何推陈出新
新华网
近年部分主流媒体节假日民俗报道分析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精华积淀。但类似节日民俗新闻报道年年做,家家做,年年岁岁话相似,媒体家家文雷同,如何从新角度报道出新意蕴?本文通过分析近一年传统节日期间部分主流媒体的报道,对这一命题做了一点儿分析和探索。以期对眼下的节日报道以及未来更多节假日报道有所启示。
文/朱群
信息为本 服务民生
关于节日民俗文化信息发布,尤其需要注重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报道内容的权威性。
201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组织举办庙会、灯会、展览展示等民俗文化活动共计一百多项。媒体准确翔实地提供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信息,满足了百姓春节期间最迫切的信息需求。《北京晚报》刊登的《第四届新春文化庙会今起免费参观持续到正月十五》是一篇关于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新春文化庙会开幕的报道,但记者将标题落笔的重点落在了庙会接待市民免费参观且持续时间至正月十五这两个信息点上,同时在文中介绍了庙会两大主题活动组成:十二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现场展示以及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画家现场作画活动,很好地突出了服务群众生活、提供民俗文化信息的目标。《北京晨报》刊登的《北京春节游园活动公布享受“寻龙得宝”乐》一文则明确提醒市民,大年初三、初四、初五为游客高峰日,游客游园时间多集中在中午以后,建议市民错峰出行游园,并且专设“晨报提醒”,以醒目标题提醒市民,天坛公园年月票首次“限时”,陶然亭公园月票失效只对庙会开放,维修中的香山索道明天恢复运营等。这些温馨提示围绕节日民俗生活的“导游”信息提供,较好地满足了市民参与节日民俗活动的需求。
除了对于这类正面民俗文化信息提供,还有一些记者独辟蹊径,逆向思维,看到节日民俗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从另一角度给市民做了提醒。2011年中秋节,《文汇报》在综合新闻版连发两篇报道《网上的月饼何以成骗子的陷阱》《团购月饼质量令人忧》,月饼是中秋佳节团圆民俗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文章给欢度中秋的市民们提了个醒,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网购和团购陷阱给团圆佳节带来不和谐之音,算是节日民俗报道中的另类信息,更是以平民视角贴近民众生活的生动报道。
动人心者情为先
节日民俗本身就是富于浓郁人情的主题,贺佳节,讲礼俗,互致问候、相赠礼品,这是国人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是亲人朋友之间感情传递的基础背景。所以有关节日民俗新闻的报道,相较于一般的时政新闻,往往多了一些缘事而发的人情味和趣味。
2012年春节,总书记来到慕田峪长城脚下的田仙峪村同基层干部群众共迎新春、共度佳节。新华网以《除夕访基层 和山村孩子放鞭炮》为题报道了总书记和退伍军人同坐一条凳子看戏,接受山村孩子邀请一起放鞭炮的事情。记者通过对这样温馨而热闹画面的报道,把喜悦美好的感情巧妙地传递给读者和观众,使他们受到感染,引起感情共鸣。
同时,节日民俗是人际文化的传承,“人居其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字里行间需真情,关于节日民俗的报道,其中必然渗透人文情怀,只有诉诸真实情感才能打动人。2011年重阳节,《人民日报》以《九九重阳敬老人》为题的报道,将着笔重点落在“敬老”这一传统节日内涵之上,开篇即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化传统,并富于人情味地祝福所有的老年人“平安幸福、健康快乐”。在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政府老龄化工作的成绩以及“十二五”面临的挑战之后,文章将大众耳熟能详的诗句巧妙改写为“夕阳无限好,如同旭日升”,以此寓意政府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发展老龄事业任重道远。切实的生活祝福、素来有的敬老文化传统,令整篇报道站在生活视角,观照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富含人文情怀。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目标的实现,是新闻报道形成人性化亮点的方式。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对公众自身感受的体察和关切,对公众所思所感和生存状态进行关注,正是人文价值的体现。
在关于节日民俗新闻的报道中,记者往往打破新闻写作常规,多采用鲜活的表达方式,以细节的运用、对话的方式、叙事性的结构进行报道,这也是节日民俗新闻报道中以“情”动人的方式技巧。《北京日报》刊登的《党员干部端盘子村民坐席吃饺子》报道了2012年北京大兴区留民营的第32次全村除夕团圆饭的情况。文章贯穿首尾的是村民们鲜活的语言:“端盘子的”忙着招呼老老少少,介绍刚出锅的饺子是什么馅的。喜气洋洋的画面呈现,让人恨不能身临其境,也去感受一下这不一般的吃饺子民俗。对场景的描摹和对细节的捕捉极大地增强了文章感染力。2012年清明节《新民晚报》《“你走不动,我代你去扫墓”》讲述“卖猪小子”鲁传江作为福利院志愿者,八年来悉心照料86岁重病孤老杜伯伯,今年清明更是自费奔波苏州为老人的母亲扫墓。献鲜花,点香烛,烧纸钱……拍下照片和视频带回给病榻上的老人,宽慰其念母之心。文章标题引用鲁传江说给老人家的话,质朴却极不寻常,因而很容易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并在通读报道之后深受感动。
春节贴春联、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观潮、重阳赏菊登高,都是传承数千年的节日民俗。但岁月更迭,社会变迁,节日的内涵也要与时俱进加以丰富,悄然发生的变化让古老的节日变得年轻和时尚。作为新闻记者,必然敏感地捕捉到这份变化,对社会生活里旧民俗衍生出来的新意加以采写。
2012年春节期间,新华网的报道《武汉“万家宴”年饭成经典品牌增加中国城市“年味”》,农历小年夜,武汉百步亭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过小年,吃团年饭,一家出一道菜,直至办成了“中国之最最多家庭参加的团年饭”。“万家宴”重建了现代社会里睦邻友善、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让居民生活的社区成为温馨的所在。这种本是传统民俗的力量,却在“年味”越来越淡的现代城市焕发新意。《解放日报》的报道《传统年味用创意方式留住》,《北京晚报》的《传统年俗与时俱进龙年新“年味”悄然变浓》等,都是对传统节日民俗在时代变迁里的新风尚进行的报道。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诸多北京媒体近期的高频词汇,北京精神不仅是北京的精、气、神,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传承。今年的节日民俗文化展示中,我们也常常见到北京精神的身影。《北京日报》的图片新闻《北京精神入对联》和《北京精神耀红灯青春笑靥迎佳节》中,“北京精神”被农民写入春联,也被张贴在颐和园悬挂的大红宫灯上,文字新闻《庙会成为弘扬北京精神阵地 “图书进庙会”活动启动》让北京的庙会增添了文化贺岁、文化拜年的内容。
另外,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对采写的节日民俗内容富于争议的报道,《烟花零售点今年收摊早》《环保意识增强促市民燃放意愿下降》《中国传统年俗成“热闹”的烦恼》等,对于过年燃放烟花爆竹这传统众议纷纭。看似有争议的,其实正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记者应当体察民情发现细节,了解市民在面对旧节俗、新风尚的困惑与释然,抓住节日民俗文化的核心精神也即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与祝愿是不变的,才能写出百姓所思所想。
强化深度寻亮点
对于节日民俗新闻的深层次报道以其耐读性吸引着读者,毕竟节日民俗本身是丰厚文化内涵的体现。强化节日民俗新闻的报道深度,对于采写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记者不但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具备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透彻的思考能力,才能围绕节日民俗热点,做出有深度、思辨性强的报道。《北京晨报》《礼尚往来:年节生活史的变迁》前半部分回顾了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每十年里中国人礼尚往来中礼物的变迁。行文至此,本已是一篇完整报道,但记者随之进行了深度剖析,以“礼物变迁的另一面”“谁推动了礼品市场”“还能够守望相助吗?”三个议题挖掘了“礼尚往来”在今时今日的变异,并对这一文化传统的起源“守望相助”进行回顾,呼吁现代人远离的君子之风、礼仪之道。记者的深度反思与对文化传统的追本溯源,无疑增添了这篇报道发人深省的厚度。
从文化普及的角度,围绕节日民俗文化加以解读是常见的稿件,却同样可以耐读有深意,同时更富现实意义。2012年4月4日的《光明日报》的专版报道《清明节的精神文化传统》概括清明节的文化蕴含“追思先人,勿忘生者”,是哀与乐的统一,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敬重祖先的活动属于前者,而伴随清明节日的大众性娱乐活动,拔河、蹴鞠、放风筝则属于后者。报道最后指出,我们应将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豁达的生死观等民族特性发扬光大,关注、保护和宣扬那些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清明节相关的游艺、祭祀、饮食习俗,以及与之相互依存的民间艺术。报道在以消费作为节日生活的主题时代,呼唤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节日民俗,具有非凡的深意。
构建节日民俗报道深度也可以用连续性的报道来呈现。2012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北京日报》每日第四版连续做了《旧京图说·新春特刊》,共同的主题就是“年味儿”,用数十张老照片展示了“忙年、除夕、礼俗、庙会、喜兴、上元”主题下从筹备到元宵节之间的各项节日民俗活动。同时详细说明旧时新年每日风俗,比如初一有禁忌、初二“借元宝”、初三“小年朝”等。连续性的报道,多层次、多侧面展示了节日民俗,加强了报道的广度与深度。 (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