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的文化担当
——河北大学以学术研究助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24日 01 版)
近日,河北大学再传喜讯,杨宝忠教授承担的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建设项目——“中华字库工程·明清图书用字搜集与整理之三·文字整理与考释”项目正式启动,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亲自为项目工作室揭牌。
这是河北大学立足中华文化传承,鼓励精品力作的一个缩影。新世纪伊始,该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洪瑞亲自牵头编制《河北大学面向21世纪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要“集中资源,选取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推动作用的选题,给予重点支持”。随后,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举措,从体制、机制层面助推传统文化研究。十年来,该校潜心耕耘,在文化传承创新领域硕果累累。
瞄准重大文化选题,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宋词元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但由于传唱古谱今人难以识读,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难以深入。因此,曲学也被视为绝学。刘崇德教授醉心“天书”,四十余载解译了有“天下之宝”美誉的尘封千年的古乐——《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使得尘封千年的古乐得以重返舞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历时十年汇集全国66位专家编纂380余万字的《辽宋西夏金代通史》,被誉为是“继往开来里程碑式的著作,充分展现了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业绩”。
谈起近年来在文化传承领域的成就,王洪瑞说:“传承文明是现代大学肩负的重要使命。河北大学的经验是,以制度创新营造宽松环境,以宽松环境孕育学术精品,以学术精品高扬民族精神。”
抓住本土特色,挽救文化“活化石”
燕赵之地文化艺术绵长醇厚,孕育了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地方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生存状况堪忧的严峻形势。“以承载和发扬本土文化为己任,我们组织多个科研团队加强对河北历史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承担了《河北百科全书》编纂、燕赵思想家研究省域重大文化工程,有效促进了地方优秀文化的普及弘扬。”河北大学副校长王凤鸣告诉记者。
杨文会教授及其团队,广泛调研河北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生态,选取曲阳石雕、唐山皮影、武强年画等具有代表性的河北民间艺术为切入点,还原省内多样的文化形态,推出100多万字的《河北民间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被业界誉为“燕赵之地的‘文化植被’”。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在于“研”,亦在于“传”。众多河北大学老师为此忙碌,以挽救这些濒临灭绝的“活化石”:民俗学专家刘玉凯教授退而不休,拖着患有严重腿疾的病体四处奔波,以拯救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国药王庙会;马兰老师得知有“天下民间绝艺”之誉的定州秧歌戏濒临失传,到田野乡间搞调研,撰写了“定州秧歌的独特品格与生态保护”调研报告,引起当地政府重视,推动了地方小戏的活态传承……
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作为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河北大学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业态,支撑和助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2005年,河北大学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共建华夏文化产业研究院,搭建文化产业研究新平台;2007年,河北大学汇聚艺术、文学、影视等学科力量成立动漫游戏产学研实训基地,创作动漫作品10余部;2008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教授杜浩带领下精心策划了“狼牙山、英雄山”主题文化系列推广活动,使景区旅游客流量猛增三倍。
据统计,该校围绕旅游开发、动漫游戏、图书声像出版物策划、文化演艺等组成的创意服务团队已达26支,活跃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张进红 李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