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辛世彪]《海南纪行》:再现19世纪海南的社会生活

[辛世彪]《海南纪行》:再现19世纪海南的社会生活

中国民族报 2012年5月18日

□ 辛世彪


香便文绘制的海南地图。

  1882年10月至11月间,美国传教士香便文在丹麦传教士冶基善的陪同下,在海南岛进行了为期45天的徒步考察。他们一路调查当地民俗风情,考察自然风光,收集植物标本,同时也治病救人。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被香便文用简洁、清晰、流畅且带有美感的文笔记录下来,并收入其于1886年出版的《岭南纪行》一书中。这部描绘了19世纪海南岛生活画卷的著作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包括《自然》、《皇家地理学会会刊》在内的权威学术刊物纷纷介绍,它几乎成为西方人进入海南岛的“路书”,并入选截至1894年的“最优秀文学著作”。

  2007年,海南大学教授辛世彪接触到了《岭南纪行》,在这位语言学博士的眼中,这本书珍贵异常。作为西方人穿越海南岛腹地最早的完整记录,此书不仅具有历史学、人类学和博物学的价值,也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相比海南地方史志文献历来辗转抄袭、缺少实地调查的枯燥文字,香便文的描述真实而细致。于是,辛世彪将其中的海南岛旅行考察记录译成中文,并以《海南纪行》为名出版。

  西方人进入海南岛从传教士开始

  西方人对海南岛的认识最早可能要推到13世纪的马可·波罗。冯承钧所译的《马可波罗行记》第3卷第160章“海南湾及诸川流”中曾写到:“从刺桐港发足向西,微偏西南行一千五百哩,经一名称海南之海湾。”成书于1375年的《加泰罗尼亚地图集》中有关东亚一带的地名,大多来自马可·波罗的记述。“地图说明”中有一个地名叫cay nam,拉丁文说明是:“cay nam裸体之岛,岛上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前后挂一片树叶。”19世纪法国汉学家高第认为这里的cay nam就是Hai-nam,也就是海南。高第这个说法被法国旅行家马特罗列在《雷琼道谈》一书中加以发挥,在西方广为人知。德国民族学家史图博在他的名著《海南岛黎族志》中就引用了马特罗列的观点。但是,文献所记的西方人进入海南岛,则从传教士开始。

  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进入海南岛传教的是葡萄牙籍天主教耶稣会士,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明末。1560年11月21日,葡萄牙人加戈神父从日本传教返回印度果阿途中,被大风吹到海南三亚,呆了5个月,然后去了澳门。从此,海南岛开始进入耶稣会的视线。1632年和1635年,耶稣会士马多禄和麦脱司从澳门先后进入海南岛,在琼州府城建立教会。到1637年,天主教已经在府城、定安、仙沟和岭门建立了4间教会,信徒超过千人。麦脱司去世后,琼州府城的教会相继由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耶稣会士管理。耶稣会士被镇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传播基督教。18世纪末,澳门主教委派了一些中国牧师到海南岛。1849年,法国天主教在今琼中的岭门建立了教会,并逐渐接管海南岛各地的天主教会。

  19世纪中叶以后,海口成为条约通商口岸,西方外交官、军人和旅行家陆续进入海南岛,考察这里的自然地理及人文传统,传教士也不断涌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开始进入海南岛,并日渐成为影响最大的西方教会。当时在今海口、府城、儋州、琼海、白沙、乐东、定安、琼中等地都有教会,除了琼中岭门为天主教会外,其它多为长老会所建。到20世纪初,长老会在海南形成海府、那大、嘉积3个传教中心,都附设有医院和各类学校。美国长老会入居海南岛,它的契机便是1882年香便文和冶基善的海南岛之行。

  香便文是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1873年到广州传教,与哈珀一同创办了私立广州岭南大学的前身格致书院。冶基善于1869年来华,初任粤海军舰长,缉拿珠三角一带的海盗和走私船,1881年辞职进入海南岛做独立传道人。1882年四五月间,冶基善先行考察探索了黎族聚居区一些地方,同年10月陪同香便文进入黎族聚居区。冶基善到海南之前,曾在长老会的广州博济医院接受过嘉约翰医生的医学训练,他和香便文理念相合,一起筹划了这次穿越海南岛之行。那一年香便文32岁,冶基善35岁,正是身强力壮、富有激情之时。

  1882年10月至11月间,香便文在冶基善的陪同下,在海南岛进行了为期45天的徒步考察。他们从海口出发,走西线经过琼山、澄迈、临高,从儋州南丰进入黎区,沿黎母山西侧向南翻越白石岭,到达今琼中县的红毛镇。他们原计划由北向南穿越海南岛,但因受蒙骗,不得不掉头向北,出岭门、下乌坡、走船埠,一夜漂流至嘉积,然后返回海口。因当时条件所限,道阻且长,这次旅行历尽艰辛:有时一日内涉水30次;有时早饭后跋涉一天,晚上10点才吃到第二顿饭。香便文本人也在最后那次漂流中感染了严重的风寒。

  汉区印象:海口自然生态非常好,人文古迹丰富

  香便文所行是从汉区到黎区再到汉区,经历大小市镇,见过各色人等,对当时海南岛的社会、经济、历史、人文有直观的认识。他们走过的汉区几座较大的城市为海口、琼州府城、澄迈老城、临高临城、嘉积和塔洋(会同县城)。除了海口和嘉积是当时最著名的两个经济中心,其他几处都是各地政治、文化中心。

  海口作为通商口岸是在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中确定下来的。到1882年时,海口的城市规模依然很小,只有一条主要街道,没有所谓的市中心,但它是琼州府城乃至岛北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城内还住着10到12个欧洲商人。在香便文看来,海口的自然生态非常好,鹬鸟和短颈野鸭沿着海滩随处可见;只要向内陆走几英里,就能见到鹿、山鹬和原鸡;人文古迹丰富且保存完好,各样的古碑吸引着古文物研究者,大英山上完整地保留着罗马天主教徒墓群,有数以百计的坟头墓碑。

  嘉积镇是仅次于海口的商业中心,丁字形街道汇集了主要的商铺,还有许多小街从这两条主街上扩展出去,遇上赶集的日子,流动商贩们就在这里摆摊设点。集市上人山人海,数以千计的人挤满了各个角落,从草木鸟兽到外国生产的各种小玩意儿,你能想到的各样物品在这里都能找到。

  在从海口通往嘉积的主路上,络绎不绝的苦力挑着从水路运往旧州然后到嘉积的货物,诸如布匹、火柴、油灯、煤油之类。因此,香便文一行途经的好些镇子,“似乎客栈比住户还要多,他们生意红火,是因这源源不断的运输队伍”。

  岭门和南丰是进入黎区的门户和黎货集散地。南丰规模不大,只有一条街,每天的交易量装不满一辆牛车。岭门的规模则大得多,附近有驻军,集市是一条长街,两旁有一些不错的店铺,街中间是木制的遮阳篷。到了开市的日子,小商贩们就在下面支起货摊,供应各式小商品。在集市上交易的有草药、香木、藤、鹿角、鹿筋、干香菇,还有大量肥田用的骨头。

  无论岭门还是嘉积,生意都掌控在说粤语的广东人手里。海南其他地方的生意人也会说粤语,香便文所遇见的从森山(今福山)的临高人老板娘到乌坡的老板娘都是如此。不过,尽管有不少人说粤语,海南岛的“通用语言”却不是粤语,而是海南话(海南闽语),这一点在其他传教士的记述中也得到证实。

  香便文一行走过的汉区集市还有龙山(荣山)、多峰(大丰)、森山(福山)、船肚(皇桐)、三盈、那北(博厚)、美珠(波莲)、马停(美台)、加来、和舍、那大、南丰、岭门、乌坡、居丁、旧州,现今有的已经衰落,有的地位上升,有的仍是当地重要市镇。

  鸦片贸易是海口主要的进口贸易,靠欧洲商号、中国商号和走私方式进口。除了贫穷的黎区以外,海南岛几乎鸦片泛滥,它的毒害既深且广,触目惊心,“所有官员都抽鸦片,在有些地方,几乎所有男人都对鸦片烟枪上瘾”。

  旧时中国人抽鸦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至成为时尚,海南亦然。1936年,王兴瑞、岑家梧的《琼崖岛民俗志》中所写旧时海南吸食鸦片之盛,比香便文描述的更为严重。

  黎区之行:感受黎族人的热情好客与诚实

  香便文的黎区之行是从南丰入,从岭门出,这条路线也为后来很多考察者所遵从。香便文经过的村镇依次是:南丰、志文、什满汀、番仑、福马、甲口、黎班、黎班老村、做歌、立志、加来、肯东、水英、打寒、牙寒、合老、毛西、瓦板、水乖、岭门。这些地名如今有的已消失,有的无从考证,有的犹存但所涉地理范围变化很大。

  他们到达南丰的第一天,就看到赶集的黎族人。男人的头发在头顶绾成一个髻,有人脑后还有一个髻。他们背着细长的小背篓,里面装有木刀、打火石、引火绒等生活必需物品。女人们的脸颊、前额、下巴、手臂和腿上,全都纹有蓝色条纹,前胸和后背也有一部分。她们穿短衫,下身穿紧身筒裙,长不及膝盖,耳朵上穿着鹿骨。

  到了什满汀,他们第一次住进黎族人家宽敞的船型屋里,受到热情接待。房间里一大堆的火烤干了他们湿冷的衣服。主人点着火把上山砍来结实的竹竿,撑开香便文等人携带的帆布床。为了给他们一行14人舂米做早饭,主人家的木杵声响了一夜。他们的到来也引起当地巨大的轰动。

  番仑的黎族人殷勤待客,礼数周全。晚饭时,黎族人全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让香便文觉得“这些黎族人似乎比他们的汉人邻居更能理解家庭生活的真谛”。晚上黎族人围着火塘交谈,聆听“令东”琴声,彼此问候的方式非常优雅,香便文恨不得会说他们的语言,能够融入他们的生活。香便文等人考察了黎族人的服饰和织机,品尝了捕获的野猪肉。临行前,女主人还爆了玉米花给他们带上。

  此后他们一路都能感受到黎族人的热情友好。甲口村的黎族头人让他们住在自己最好最宽敞的房子里。快发村的头人为了顺利邀请他们住进他家的大房子,就把自己的村子说成是他们要到的黎班村。在黎班村和打寒村,他们都遇到慷慨热情的房主。在返回汉区的山路上,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胡子,二话不说就把一副担子接过来,帮他们挑到两英里外的村子。

  在黎区,香便文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黎族人普遍身体较好。在南丰时,他就发现那些黎族女子“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到了黎班,他更发现黎族人身体“极为强健”,“在人数相同的一群汉人里,我们会发现很多不健康的人和病人,但在这里,几乎可以说我们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健康”。

  香便文也观察到黎族女子的美,如后来民国时期广东南区善后公署参谋长黄强所说:“黎族妇女容貌也很端好,并不是狰狞可怕。”香便文在南丰见到的那些黎女,虽然纹身纹面,但“容貌姣好,身形挺拔”。番仑村房主13岁的小女当家,聪明伶俐,引人爱怜。在黎班村,香便文也发现几个黎女非常漂亮。最有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他们在山中穿行、香便文挥刀开路时,遇上了一个纹面美女,尽管这女子纹身纹面,但依然容貌秀美、清新可人。香便文看得竟然忘了放下手中的大砍刀,把夫妻二人都吓跑了。

  黎族人的诚实也给香便文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多次观察留意后的结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黎班村,他们摊开行李晾晒东西,很多黎族人整天在这里来来往往,他们暗中观察,却发现连最小的物件也没有丢失,而且到处都是这样。

  所以,从在南丰第一次见到黎族人,到在岭门最后一次看到他们,香便文对黎族人的印象都非常好。黎族人绝非传说中的害人之辈,害人的却是黎区的汉族奸商,香便文一行就是因为受到汉族奸商的蒙骗,不得不从红毛掉头返回汉界,未能穿越五指山。

  香便文时代的海南岛,自然生态远远好过今天。他笔下的黎区更是风景优美,令人神往。无论水田旱地还是原野牧场,无论高山峡谷还是急流密林,都有一种自然洪荒的原始之美。

  小村志文在今南丰镇松涛水库中南部,与白沙县细水乡接壤,旧时为南丰到薄沙峒(今白沙)之间往返脚夫过夜歇息处,今天这条路已经被松涛水库淹没。香便文在黎区的第一夜便在这里度过。当时的志文村规模较大,“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小幽谷中,一条小溪在附近流淌”。

  什满汀在志文南边,“此镇隐蔽在环绕的林地中,直到我们走近入口处的小门时才看见它。我们发现柴门紧闭,谨守着在南丰听来的规矩,不擅自闯入某地,等里面的人邀请我们进去”。什满汀的房子建在山坡上,从这里他们看到“一大片平原绵延数英里,周围是如画的山脊,许多树木葱茏的山丘点缀其间,有小块的稻田和甘薯田,但大部分是一块山花烂漫的牧场,一群群牛羊白天悠闲地吃草,晚上回到家中屋檐下栖息”。

  在什满汀,香便文见到了船型屋,他详细描述了船型屋的结构,对其赞不绝口,认为它“宽敞、通风,相对舒适”。又说“什满汀有二十户人家,房子都是同样的建筑样式,人口大约一百人”。到了甲口村(即今白沙县细水乡合口村),“看到村子规模很大,房子起架很高,都有高高的门廊,气象不凡”。

  黎班村在今白沙县细水乡南部,后来因修坡生水库,将什龙河上游的黎班村迁到下游。旧时黎班村分上村和下村,香便文一行首先到达黎班下村,然后到黎班上村(老村)。

  “黎班镇由方圆几英里内的5个村落组成,为首的是老村。黎班老村在距山谷大约两英里的地方……溪流两侧高山耸立,镇子沿溪而建,山挡住了远方的风景。我们爬上村后面的山,周围景色尽收眼底,只见层峦叠嶂引人入胜,一些高耸的山峦近在咫尺……山下的树丛里,成群的鸟儿披着艳丽的羽毛,在树丛中飞进飞出。”

  打寒村在今琼中县红毛镇西北的山上,地势高而险峻,仅有小块平坝可供耕种,如今那条通往白沙的旧路已几乎废弃。这么个偏僻之地,当年竟然有土匪强盗:“镇子建在山坡上,俯瞰着肥沃的山谷,有八到十户人家。最大也最好的那座房子是头人的,位于山上最高处,建造式样有点像汉人的房屋,我们就被带到这家。这个村以前有四十座房子,但一年前被一伙强盗烧毁了。新客家跟黎人联手,席卷了整个山谷,烧毁房屋、掠走牛群。房主给我们看他家门上斧头砍过的痕迹,强盗们企图破门而入。他难过地指着一小群山羊说,大群的羊被抢了,剩下的只有这些了,同时被抢走的还有七十头牛。”

  瓦板村(音译)在今琼中县西部,香便文对其北边的环境描述如下:“离开瓦板村,我们进入秀丽的乡间美景……山麓上布满了农田,农田上面依然是大片的树林。沟壑纵横,峡谷陡峭,清澈的溪流从乱石间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喧腾的瀑布。几支较大的溪流发源于山岭的活泉,其中一支从高坡上渐渐汇成一股巨流,顺着陡峭的岩石河谷直冲而下,形成几百英尺宏伟壮观的大瀑布,洒落到岩层深处,发出雷鸣般的巨声,响彻山间。”      

  水乖村(音译)是香便文在黎区经过的最后一个村子:“在进村之前,我们涉过一条潺潺小溪,它朝陡峭而风景如画的峡谷奔泻而下,小溪上方垂着绿树,澄净的水池,带着些许漩涡,河道中堵着一些巨石,让溪水打旋、急泻,形成一个个小瀑布。我在村子里一安顿下来,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小溪那边。溪上有一条大石铺成的简陋堤道当做渡桥,我在堤上坐下,倾听着溪水的吟唱,等待我的朋友与其余同伴到来。这是我们走过的最后一个黎村,它位于黎母山脚下的山谷旁边,周围风景如画,一条湍急的小溪流过村旁,村子下方不远处就是河流。村后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尖峰,从老远就能看见,是这个村子的绝好地标。”

  香便文经过的这些黎村,尽管地处偏僻,但风景绝佳,令人心向往之。

TOP

看了这篇介绍文字,让我想到我们有很多同仁经常出没于田野间,包括我自己,但是就是没有把它用生花妙笔用另外一种文本形式记录下来。其实这是带过就能完成的事情,仅仅我们没有这个习惯而已。我们论坛的洛洛就做得非常好。值得学习和鼓励。

TOP

undefined 汗!
两个月前在海南半个月,现在还一片空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2-6-20 23:17 发表
undefined 汗!
两个月前在海南半个月,现在还一片空白!
我们翘首以待!!呵呵!

TOP

润平兄,可别折杀小弟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现在已惘然!
以后吸取经验教训,多作现场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云南彝乡之行就算弥补吧!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谢谢!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