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勃]感恩情怀·生命意识·应时精神——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张勃]感恩情怀·生命意识·应时精神——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一个出现于唐代的民俗节日,凭借其丰富的习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越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主要有祭祀先祖,踏青、插柳、蹴鞠等娱乐活动,以及与农事有关的祀蚕神、轧蚕花、饭牛等。这些活动蕴涵着中国人对于生命本身以及生命个体与自然、社会、民族、家族、家庭之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可以大致概括为感恩情怀、生命意识与应时精神3个方面。

  感恩情怀: 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


  我国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知恩图报的思想,此后代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这种思想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祭祀的盛行。节日期间,对天地自然和对国家有功之人进行祭祀,在我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如果说冬至祭天、夏至祭地,主要是感恩天地自然的话,那么清明节的扫墓祭祀,就主要是对有功之人的感恩。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对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最大的有功之人是父母。对于父母的恩情,子女需要用“孝”来报答。在儒家思想里,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清明扫墓(上坟)是“祭之以礼”,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用祠堂祭拜、坟前祭拜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去世父母的感恩之情。当然,清明时节不仅要祭祀自己的父母,还要祭祀列祖列宗,这是对于血缘祖先的共同感恩。
  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幸福地生活,除了具备生命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之外,还要拥有生产的技能、生活的知识,发现、领悟美的能力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等,而这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我们的前人,所以他们也是感恩的对象。“报本崇初祖,数典颂轩辕”,清明节对黄帝、炎帝、伏羲、女娲、大禹等人类始祖或人文始祖的祭祀,以及对先贤先烈的缅怀,同样是感恩情怀的动人释放。
  “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清明节以其特有的祭扫活动,将生者周期性地置于和先人共处的情境之中。在千里赶上坟的路途中,以及在先人的坟墓前,一个人总会重新回想起所受到的恩惠,并由此激发、强化了报答之心。所以,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不仅是感恩情怀的体现,还是培育感恩情怀的重要时机。

  生命意识: 慎终追远,珍爱生命


  生命意识是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人类也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基于这个现实,传统社会的中国人表现出的不是悲观消极而是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其一,他们看重生存价值,认为生命短暂而宝贵,必须珍爱生命;其二,尊重逝去的生命,慎终而追远;其三,努力超越生命的短暂,追求生命的不朽。这些关于生命的基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明节习俗活动的生成,并在清明节习俗活动中得以显现。
  中国人珍爱生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积极享受生活之乐,欣赏生命之美。踏青是清明节非常重要的习俗活动,是对自然生命的热切关注,是对生命之美的欣赏,同时具有养护生命的作用。民间的许多说法,如“佬小踏青,耳聪目明”“老人踏青,返老还青”等,正是对踏青养生作用的艺术化概括。清明节的其他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踢毽子等,同样是对生命力的展现和张扬。一如唐朝诗人韦庄诗中所写:“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中国人珍爱生命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呵护新生。比如晋南过清明节给孩子蒸“指望馍”,表示对新生命的期望和祝福。在广东翁源,清明节有分祭肉的习俗,一般是每个男丁四两或半斤猪肉。但有谁家新生了儿子,第一次祭祖可得一斤猪肉,叫做“新丁肉”。
  人的一生不仅包括有尊严地生,也包括有尊严地死和死后被有尊严地对待。中国人不仅珍爱活着的生命,而且尊重逝去的生命,慎终而追远。值得注意的是,清明节扫墓所祭不仅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祖先和对国家、民族有功之人,一些没有后代的普通逝者也会受到礼遇。比如在广东始兴,人们会集资买纸祭无祀之鬼,俗名“醮野墓”。在浙江云和,人们以祭扫孤魂为好事,故有“若要富,扫古墓”之说。
  要保持生命持久的鲜活,路径之一便是血脉的传递,因此清明是否有人扫墓也成为判定生命是否延续的一个标准。路径之二便是从事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一个人的肉身虽然不再存在,但是如果因为高尚的品德,或因为拯厄除难的功业而被后人铭记在心,同样可以实现对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
  对清明节众多习俗活动的参与,也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过程。平常的日子里,死亡与人们的生活相隔很远,但清明节里就会上演生者与死者的对话,“该怎样活着”必然成为人们的追问。

  应时精神: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


  中国人讲究顺天应时,循时而动。这个“时”是指时间,但不是简单的物理时间,而是被做了段落划分和属性赋予的文化时间。
  首先是尊重自然规律,不误农时。“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正是春耕春种、养蚕采茶的大好时节,此时我国不少地方都有与农事相关的习俗活动。比如南方养蚕的地方多有“闹清明”的做法,届时农家要祭蚕神,喝天花酒,吃笋、藕、粽子等,期望茧子又白又结实。过去山东许多地方有清明饭牛的习俗,在清明节喂牛一顿好吃的,意味着从此它就要开始春耕农忙了。
  其次是通过一些活动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清明节是个春天的节日,春天的特性是“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身处春天的人就要在行动上与春天的特性保持一致,而像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清明节的习俗活动,都具有运动、竞斗色彩,它们的举行是对“生气”的抒发,对阳气的襄助。
  再次,借助自然之力以实现自身的圆满。这可以清明节的插柳、戴柳习俗为例。插柳,即折取柳枝插于门户、屋檐等处,某些地区还要在坟上或农田的田埂旁插柳,俗信“清明插绿柳,稻麦长过头”。杨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插柳、戴柳的目的,正是为了通过与柳的接触将其繁殖力和生命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都将柳与人们对延续生命的欲求联系了起来。而清明节的食俗,如享用可以补阳气、益精气、强筋骨的鸡蛋、春饼、乌饭、青团等节令食品,同样被认为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祈求年丰的重要作用。

发表在2012年4月2日《中国文化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