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让每个国民心中都有“边疆”两字

让每个国民心中都有“边疆”两字

让每个国民心中都有“边疆”两字
——民国期间的西北开发纪事(一)

□ 钟尼

《中国民族报》2009年1月9日        



20世纪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张相文(1867~1933)资料图片


      “否极泰来,空前的觉悟却也由之而起,优秀的知识分子到西北、西南,开发的事业正在进行,每一个国民的心瓣上都展开了‘边疆’两字。”
                                                    ——中国边疆学会


  上世纪初的中国,可谓一大转型过渡时期。内忧外患,促使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广袤无垠而又陌生的西部。一部分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首先站起来,奔走呼号,动员全社会加强忧患和保卫边疆的意识。国家多事之秋,庞大的政治、军事开支,同样迫使国民政府积极谋划西部开发和建设。政府官员作为官方代表,依靠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可以制定和实施一些具体的开发措施。而学术团体则代表社会和学术立场,进行实地考察或文献研究,提供一系列的建设参考意见。其实,任何时代,学术研究均往往与现实社会和人生同构。每一次研究方向和高潮的迭起,总有强大的社会呼声和感召。学术指导现实,现实又为学术提供了栖息的土壤。

  1909年,中国地学会在张相文的组织下成立,它标志着我国地理学由传统向近代的过渡。面对中华民族被“日辟百里,日蹙百里,固随其人之自取”的时局,就在学会刊物《地学杂志》创刊号上启事:“然溯厥由来,亦惟地理上之知识优劣不齐,其影响遂被于国家,其祸端并延于种族。此亦物竞天择之公例矣。……同处漏舟之中,共集危巢之下,时事所迫既如此矣,岂得以抱膝空山,行吟泽畔”。其忧国忧民、救国图强之旨可见。随后在地学会周围团结了一批社会各界精英,筹谋强国之学。

  1934年,在顾颉刚先生的努力下,专门研究边疆历史地理的团体——禹贡学会成立。顾先生对时局的认识也是相当深刻的,他在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中打过一个精辟的比喻说:“甲负箧而趋,乙迫之,呼曰,是吾家物也,汝何盗焉?甲止步而询曰:汝知箧中所装何物?乙瞠目不能答,甲乃侃侃陈词,谓中有币帛若干,金银若干,启而验之,果如所说,斯时旁观者心直甲而曲乙矣。虽亦有明知为盗者,然而必赞甲之能处心积虑,鄙乙之颟顸而不善保其所有矣。呜呼!今日之事,何以异此……”于是,他领导燕京、辅仁、北大三校的师生,积极开展边疆沿革地理的研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学者。顾颉刚在为《禹贡学会本会此后三年中工作计划》中义正词严地表明学会的宗旨:“当此国家多难之日,吾辈书生,报国有心,而力学未逮,窃愿竭驽钝之资,为救亡图存之学。”亦将和史念海先生在合著《中国边疆沿革史》,归因于“思欲检讨历代疆域之盈亏,使知先民扩土之不易,虽一寸山河,亦不当轻轻付诸敌人,  有是书之作。”不但如此,顾先生还借中英庚款之便,亲历边疆,在教育考察的同时,致力于力所能及的其它方方面面。

  1941年,由赵守钰、顾颉刚、马鹤天等人发起的中国边疆学会在重庆成立。其奋斗目标有五:促进民族的团结;考察边疆的情形;研究建设的方案;编纂边疆丛书;发行边疆期刊。

TOP

扫除民族间的障碍,并力救亡
——民国期间的西北开发纪事(二)
□ 钟尼



《中国民族报》 2009-1-16





  作为记述上世纪30年代西北回族的优秀著作,《西北行》“事事以开发资源,调和汉回感情为先务,立国家百年之基”,详尽记录了西北诸省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地理资源,“态度客观没民族偏见,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旅居新加坡的华侨,林鹏侠于淞沪抗战爆发后回国,本欲赴东三省参加义勇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于是她独自游历西北,历时半年,行程万里,期间曲折艰辛,险象环生。1934年,将其考察见闻撰为《西北行》,付梓赠人。


  开发西北要激发回族人的热情  

  西北是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元明以降,西北逐渐成为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回族同其他民族一道辛勤耕耘,为西北的开发与建设,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历史证实,西北的开发、建设以及边疆的巩固如果没有西北回族的积极参与是很难实现的。对于这一点,林鹏侠是有真知灼见的,积数月的体察,她号召关注西北,尤其要关注西北之回族:“现注意边疆之人每集其视力于蒙藏,而于数百万回族之生死疾苦不甚关心”(《开发西北当前之要务》)。而且“深知将欲开发西北,巩固国防,除政治必须彻底改进外,非积极努力全国人民之团结不为功,而尤以解决回、汉历史纠纷为当前之要务”(《开发西北当前之要务》),“盖西北为回族聚居之地,汉回感情不易融合苟非打成一片,安有开发之望?”(《诸序》)。要开发西北,首要解决便是汉回之间的隔阂,要团结要平等要互助,回汉一心,调动回族人的积极性参与到西北开发中来。“西北为大多数回族同胞生活之区域,吾人至少亦尊重其地位,而使之相安”,之后“政府与人民通力合作”为西北开发作出贡献。调动回族的积极性参与到西北开发这一点在当时看来是很有见地的。


  开发西北要正视回汉之间的纠纷  

  要调动回族人的积极性参与西北开发就要团结一致,保持社会稳定。如何团结,就要消除回汉之隔阂,正视回汉之纠纷,寻找纠纷之根源,客观评价回民之起义。以史为参照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这一点作者是有先见之明的。她通过考察深感外界对回族起义、回汉关系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根本不了解回族,为此林鹏侠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当时回族政界对回汉纠纷之看法:“至谓回民残暴好乱,则更是荒谬之谈。回民虽尚武,此乃自强之风,非好乱也。”“回民中多能守教规,决不能无故暴动。”“则回汉纠纷,别有病根在,非民族问题,乃政治问题也。自满清以还,专尚压迫……”“回民素好刀剑,不甘屈服,至忍无可忍,乃起而反抗。此回与官抗,非回汉民族之争也……回民反抗,官兵剿之,事实扩大,引起种种误会。互相仇杀,逐演成回汉之纠纷,百年不息。”“回民更非好乱,奈国人与政府不加详察,未能对症下药,改良政治,以清病源。”这也是作者以第三者的眼光、以公平的心理寻找到的回汉纠纷的症结,这在当时是不易的。而且她“证以往对回民观察所得,及询于汉人中明白事理,久于边区者,亦以回汉纠纷历史,悉建于政治问题上。中央及负地方军政党务之责者,何不惩前毖后,群谋改善之策哉?”(《回汉纠纷症结安在》)“积数月之体察,深知将欲开发西北,控固国防,除政治必须为彻底之改进外,非积极努力全国人民之团结不为功;而尤以解除回汉历史纠纷为当前之要务……有识之士既确认开发西北为救亡之要图,对于消灭回汉两族以往之恶痕,宜有尽善之方策”(《开发西北当前之要务》)。


  开发西北要发挥回族人的优势   

  历时半载的考察,林鹏侠已经注意到了回族是一个“善经商”的民族,故而在谈及如何开发西北时,多次提到了要发挥回族人的这一优势为开发西北作贡献。作者最有慧眼之处,便是途经青海时注意到了河湟农牧边界地区特有的经济互动关系,即回藏贸易。如记载都兰“外来回汉商人,皆来自西宁、湟源一带,夏季携蒙番必须之物如茶、烟、酒、布、针、线、糖等入境,往各帐贩卖,及冬时则收各类毛皮及鹿茸、麝香等以归,年只一次。输出之品,以羔皮、羊毛、狐、狼、熊、豹、野牛皮、麝香、鹿茸为大宗。”(《美哉都兰》)说明民国时期河湟回族商人经营的回藏贸易已突破了河湟农业地区,深入到了青海藏区的腹地都兰。同时书中也记载了回藏贸易中输入及输出商品的种类,并多次提到了这种贸易的交易方式依然是“以物易物,少用银币为媒介”(《同奏凯旋》)。更为甚者,此时的作者注意到西宁、湟源两城中的转口贸易,如“每年输入者,以江浙之杂货,陕鄂之布匹,四川、汉口之绸缎,湖南、四川之砖茶等,均为大宗。其次为天津之海味,江西之瓷器,每年约在六百馀万元之谱。输出商品,以皮毛、牲畜为大宗,年出羊毛千馀石,羔皮、狐、豹等杂皮二百馀万张,油、木(松、柏、榆柳),药材(麝香、鹿茸、大黄、红花、羚羊角)等次之。输出价值每年计约千五六百万元,每年出超九百馀万元。商业最盛之区,以西宁、湟源、玉树等处为中心。此外北之都兰寺,南之结古寺(即玉树县境)为蒙番之集合所,一切货物先汇于此,然后再输入湟源,是为青藏贸易之总枢纽”(《娱民会场》)。


  开发西北要尊重回族人的信仰  

  “西北为大多数回族同胞生活之区域,吾人至少亦宜尊重其地位,而使之相安”(《开发西北当前之要务》)。林鹏侠意识到尊重回族尤其要尊重回族的宗教信仰。林鹏侠的半年考察深入回族社会,接触了许多回族政界人士,他们希望林鹏侠“以第三者之眼光,公平之心理,相察回族之风情、习惯、性情、信仰,以研究回汉纠纷这症结所至。然后以公平之言论,归告内地之同胞,解除误会,扫除民族间之障碍,并力救亡,实所厚望”(《回汉纠纷症结安在》)。故而,她对回族的信仰给予了特别的记载。对于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的斋戒记载颇为详细,“按其教规,每年于十二月中斋戒一月,盖以止食色,谨嗜欲也。戒期之内,每食必于晓未发,星始烂,日已落之时,如误食于晓发后,或日没前,开斋后仍须补之。至其守戒之日中,不亲饮食,诸务不作,惟省察己躬,洗涤罪过,故斋戒之日,官不听讼,民不列市,君不设朝,不事野猎。其欤如见而斋等,凡有误者,均须补足,似于严格之中,乃寓通融之意。”(《回教精神》)对于回族的饮食禁忌“盖回教圣人所禁忌者,猪肉而外,即酒也”,书中也给予了科学的回答:“猎行污食秽,其肉最不卫生,酒能乱常败德。”(《回汉纠纷症结安在》)

  对于清真寺的记述“西宁各区均有回教徒之清真寺一所,建筑朴素,不事奢侈,一种整洁肃穆之风,使入其内者无不肃然起敬。每寺内均设有教长,俗称阿訇一人,总理寺内一切,并教授该区儿童习回文及经典等”。尤其对西北四大寺之一的西宁东关大寺作了介绍:“城之东关之清真寺,规模较大,组织完善,闻内有大学学员二十馀名。此所谓大学者,即系训练阿訇之储才所,俟毕业后,即分派各县各区寺内服务”(《回民能不需教育欤》)。多少也反映了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伊黑瓦尼的一些特点。

TOP